中考语文复习提纲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唐代诗人李白写给被贬为龙标尉的王昌龄的诗。此诗不仅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他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一、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收录在《李太白全集》中。
王昌龄,字少伯,同样是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二、创作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因得罪权贵,被贬为龙标尉,流放到偏远的山区。李白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同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遥寄给远方的王昌龄,以表达自己的慰问之情。
三、词义解析
左迁:古代官职调动中的一种贬职行为。杨花:柳絮,指暮春时节柳树飘落的白色花絮。子规:杜鹃鸟,常在暮春时节啼叫,其声音凄厉,常被用来象征悲愁。五溪:指五条溪水,是王昌龄被贬之路上的地标。
四、译文
在这暮春的季节,柳絮纷纷落下,杜鹃鸟在不停地哀啼。听说你被贬到了龙标,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五、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通过杨花和杜鹃鸟的描写,李白表达了对王昌龄被贬遭遇的同情,并通过自己的心随明月飞向远方,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中也流露出李白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六、赏析要点
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的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这一句,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原则。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 诗中的杨花和子规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杨花飘落,暗喻王昌龄的飘零流落之感;杜鹃的哀啼,则增强了全诗的悲伤氛围。
- 李白的七言绝句在写景方面独具特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2. 艺术手法
-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通过对杨花和子规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王昌龄的同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诗人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随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这种浪漫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感情。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李白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能够领略到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充满真挚情感和艺术魅力的佳作,值得我们在中考语文复习时深入学习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