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试验十五大常见错误汇总

化学试验是中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反应,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本文旨在汇总和分析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十五大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一些学生往往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导致水倒流,试管破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在移除酒精灯之前,首先将导管从水中轻轻取出,确保管内空气逸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二、把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有的学生没有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夹在试管的中部。这种操作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增加破裂的风险。正确的做法是将试管夹固定在距离管口1/3的位置,这样可以使试管均匀受热,减少破裂的可能性。
三、倾倒液体时,掌心没有对着瓶上标签,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子上。这样的习惯容易导致标签磨损,甚至使试剂瓶盖丢失,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建议学生在倾倒液体时,确保掌心对着标签,并将试剂瓶盖倒放在干净的桌面上,以防丢失。
四、用量具(量筒和滴定管等)量取液体时,视线往往在上方,量出液体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大。学生没有掌握“量具上的刻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读法。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在视线与刻度线、液体凹面最低点保持水平,这样能够确保量取的液体体积准确无误。
五、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没有将导管先插入水里,或插入水中太深,气体无法逸出。为了确保装置的气密性,学生应该在插入导管之前,先将其放入水中,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确保气体能够顺畅逸出。
六、使用滴管时,将滴管口伸入试管并触及试管内壁。这种操作可能会污染滴管,甚至使滴管上的物质进入试管,影响实验结果。正确的做法是滴管垂直悬于试管上方,避免滴管口触及试管内壁。
七、在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盛氯化钡溶液的滴瓶管放到盛稀硫酸的滴瓶上,或者相反,造成试剂污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在使用试剂瓶前仔细检查瓶塞的正确性,确保没有混淆。
八、药品用量太多,如硝酸与铜反应,铜量太多,生成大量的毒气,既影响健康又浪费药品。在实验中,学生应该严格按照实验指示进行操作,避免使用过量的药品。
九、用玻璃棒蘸取一种溶液后,没有用蒸馏水洗干净就去蘸取另一种溶液;或用药匙取粉末药品时,没有用纸将药匙擦干净,就去取另一种药品,造成严重污染。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学生应该在使用玻璃棒或药匙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再进行下一次操作。
十、试验氨的溶解性时,用湿的试管收集;检验试管或集气瓶是否充满氨气时,红色石蕊试纸没有用水润湿。这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干燥的试管收集氨气,并在检验时确保红色石蕊试纸湿润。
十一、做中和滴定实验时,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了后又用待测试液洗,使待测溶液的实际用量大于用移液管所取的量,使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量增多,造成误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只用蒸馏水清洗锥形瓶,避免使用待测试液。
十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没有用棉花堵住试管口,使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污染水槽。为了避免污染,学生应该在试管口放入一小团棉花,阻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十三、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倒置在水中,集气瓶没有灌满水或者根本没有灌水。正确的做法是将集气瓶直立在水中,确保完全浸没,以便收集到足够的氧气。
十四、实验结束时,没有将所用玻璃器皿洗干净,桌面也没有整理好,影响下一节课的实验。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和下一节课的顺利进行,学生应该在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玻璃器皿清洗干净,并整理桌面。
十五、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用手拿着酒精灯或者酒精灯的位置不当,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为了避免烫伤和保证加热效果,学生应该使用夹持器控制酒精灯,并将其放置在适当的高度,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错误往往是由于学生对实验操作的不熟练或者对实验规范的忽视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实验技能,严格遵守实验规范,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学生将能够逐渐克服这些常见错误,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