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年级地理学习:深入理解天气与气候

七年级地理学习:深入理解天气与气候

篇1:七年级地理学习:深入理解天气与气候

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篇2:七年级地理学习:深入理解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1.短时间 2.经常变化

1.长时间 2.变化不大

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2.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P49图3.5);

(3)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风向标的读法: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7)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三、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①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④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a.充足的水汽,b.凝结核,c.遇冷(上升运动)。

⑤降水的的主要类型: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P60)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知道:a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b.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雨级”);最少的地方是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

3.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四、世界的气候

1.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如新加坡;

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全年少雨区: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中纬度大陆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还有两极寒带气候区各月降水都很少;

夏季多雨区:大陆东岸季风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东部地区;

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

2.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试举例分析。

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海陆位置影响——x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少(限于大陆东岸地区)

海陆位置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越来越少(温带地区最明显)

地形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重点)

篇3:七年级地理学习:深入理解天气与气候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篇4:七年级地理学习:深入理解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况;大气状况易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大气状况稳定。卫星云图上的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层。常见天气预报符号P55图4.2。

2.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它们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3.气温的时间变化:(1)日变化P60图4.6: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年变化(陆地上)P61图4.7: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是夏季,1月气温最低,是冬季,南半球刚好相反。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气温的空间变化:①受纬度位置影响,P63图4.10: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②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同纬度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③受地形因素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5.降水形成条件:①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②有凝结核③云滴增大变成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

6.降水的时间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均匀型。

7.降水的空间变化,P67图4.13:①受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②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③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篇5:七年级地理学习:深入理解天气与气候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学习重点知识讲解

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知识,包括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以及机械运动中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等内容。学好物理需要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联系实际。同时,也介绍了科学计数法的相关计算和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知识。

2025-03-24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