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备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里程碑

篇1:中考历史备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里程碑
主题十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时代特征】
10月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巩固:(1)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2)军事上:抗美援朝;(3)经济上:土地改革。
【核心考点】
1.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站”的含义:人民当家做主。
3.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1950—,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8.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巩固了人民政权。(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篇2:中考历史备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里程碑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目的:
时间:9月 地点:北平 目的: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分别指的是那一段历史?
1946到的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兴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建国;
3、第一届政协会议中的什么文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该文件哪年不在起到临时宪法作用?
《共同纲领》;195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国内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国际意义: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西藏解放的方式、时间、文件、意义。
方式:和平解放;时间:5月
文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同时也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和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前途。
6、什么事情标志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是和什么机构和谈最终解决西藏问题?
开国大典 西藏地方政府
7、我国首位政务院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员分别是谁?
周恩来 朱德
篇3:中考历史备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里程碑
中考历史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
【主题结构综述】
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
【基础知识识记】
开国大典 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⑴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⑵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原因:,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入侵朝鲜的同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结果: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黄继光和邱少云 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能力情感价值】
⑴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它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⑶了解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遗留任务。
篇4:中考历史备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里程碑
1、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2、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涌现出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堵敌人机枪口的黄继光,烈火吞噬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作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赢得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
4、6月,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6、新中国的巩固措施:西藏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7、唐朝时对吐蕃采取了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宣政院),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理,除了册封外,还设置驻藏大臣,西藏解放后保障西藏人民当家作主,中央人民政府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修建“天路”青藏铁路,促进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的经济发展。
主题18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①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
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4、,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之后党中央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6、“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发展生产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篇5:中考历史备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里程碑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10月1日。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结束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篇6:中考历史备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抗美援朝:,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底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物事迹归纳』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领导虎门销烟,是民族英雄。
2.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在位期间爆发鸦片战争。
3.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李秀成:太平天国将领。指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战役有:青浦大捷、慈禧战役。
5.华尔: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组织洋枪队进攻太平军。在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打死。
6.左宗棠:从俄国手里收复新疆,是民族英雄。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创办福州船政局。
7.光绪帝:清朝皇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支持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戊戌变法政变囚禁光绪帝。在位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来领其出逃。
8.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壮烈牺牲,是民族英雄。
9.李鸿章: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0.伊藤博文:日本首相。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11.西摩尔:八国联军侵华时,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
12.曾国藩: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3.张之洞: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14.栾訢:恭亲王。洋务运动中央代表。
15.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康、梁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6.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康、梁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7.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参与戊戌变法。后被杀害。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18.慈禧太后:甲午战争失败后派李鸿章与日本议和。发动戊戌政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带领光绪帝出逃。
19.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组织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组织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还创办了《民报》。
20.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创办《新青年》。五四运动时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中共一大期间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21.李大钊:新文化运动代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五四运动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
22.胡适:新文化运动代表。
23.鲁迅:新文化运动代表。
24.曹汝霖:五四运动去的初步胜利时罢免了他的职务。
25.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粉碎革命根据地。4月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遵义会议确立核心领导地位。在中共七大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签署“双十协定”。转战陕北。下达渡江战役的命令。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逝世。
26.董必武:参加中共一大。
27.李达:参加中共一大。
28.周恩来:创建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参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担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粉碎林彪集团中起了重要作用。文革中主持工作使经济有所好转。逝世。
29.贺龙:领导南昌起义。解放战争中率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进攻。
30.朱德:领导南昌起义。解放战争中率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进攻。下达渡江战役的命令。
31.杨虎城、张学良: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2.佟麟阁、赵登禹:保卫平津战役为国家捐躯。是抗日将领。
33.李宗仁:抗日战争中指挥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将领,是民族英雄。
34.彭德怀:抗日战争中指挥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司令员。
35.蒋介石:创建黄埔军校任校长。北伐战争任总司令。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叛变革命。使国民革命运动失败。4月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被扣押,后同意联共抗日。抗战后提议重庆谈判,发动全面内战。
36.刘伯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
37.邓小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文革中主持中央工作使经济有所好转。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还有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南巡讲话。成就详见八下P48~50
38.林彪:指挥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文革中形成林彪反革命集团,9月23日被粉碎。
39.衬衣、粟裕、谭震林: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
40.傅作义:由于中共的争取,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时,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使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