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享

篇1: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享
去年沈阳中考和去年一样产生了两名最好成绩学生,其中杜逸楠考了714分(满分730分),高赫琳考了709分,但有5分加分。
这两个女生都很多才多艺,而杜逸楠从来不熬夜。
一下子出了俩最好成绩,这已经成为辽宁省实验学校的大喜讯。昨晚5时,在省实验学校门前,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在谈论她俩。
该校一位负责人说,据学生通过登录“中考查分系统”反馈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因有些学生的成绩尚未查到),该校中考成绩690分以上的20人,700分以上的4人,最高分714分2人,是历年少有的好成绩。
杜逸楠:以前没咋考过第一
身高1。65米的杜逸楠身材和脸形都偏瘦,戴着小巧的眼镜,看起来文文静静,说话声音也不高。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杜逸楠聪明认真,但她能考那么好可是个“意外”,因为此前各类考试中,她基本没考过第一,总是在前三名到前十名之间,而且与第一名的差距还不小。
杜逸楠并非死读书本的学生,她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很多爱好直到初三也没放弃,比如钢琴。“我准备在暑假考钢琴10级,现在正忙着准备,从5岁学琴至今一直没间断练琴。”杜逸楠说,她还尝试学过二胡、古筝等乐器,学过舞蹈,她说乐器都是相通的,很好学。
跟一般同学都熬夜看书不同,杜逸楠初三的作息时间为早6时30分-晚10时30分,从不熬夜。但她上课很认真,用一个本子头一天写上自己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
谈到学习秘诀,杜逸楠表情严肃地说出了一番很少见的理论:“学习最重要要有学德。现在大家都很聪明,如果要想在这些之上再有突破,我觉得就是做人了,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人格品德,一点点提升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高赫琳:完美“白雪公主”
“她就是块完美的玉,一点瑕疵都没有。”省实验中学一位老师这样评价高赫琳。
高赫琳的学习成绩很稳定,一直都排在前面,“20次考试,有十二三次都是第一,这次考试她也本应考得更好。”这位老师说。高赫琳是个学者型的孩子,“她性格内向,但在课堂上发言却很踊跃,只要不明白的就一定要弄清楚,经常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
但高赫琳也绝对不是一个“读死书”的孩子,除了考试科目,高赫琳对美术、音乐等许多学生都偷懒的课也十分感兴趣,“她听得也十分认真,甚至还能提出问题。”学校的许多活动,高赫琳也都积极参与,“她曾经在文艺晚会上扮演过白雪公主。”
在为人处世上,高赫琳在老师和同学们当中也有口皆碑,“没有许多成绩好的学生的优越感,谁问她问题都能一一给予解答,为人很谦虚。”记者谢甜甜高望
专家支招:中考你该复读吗
三年前,朱津瑶放弃了复读,考入当时还不是市重点的沈阳市126中学高中部。现在,她正在家里等待着上海同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而记者采访到的一名初三复读生,在去年放弃了升入市重点高中的机会后,如今正忐忑地等待二次中考的结果。
究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选择复读?昨日,记者专访了沈阳市知名教育专家、沈阳市126中学校长余秀林。
辽沈晚报:啥样的学生适合复读?
余校长:有两种考生是比较适合复读的:一种是一时失误型。这类型考生课程基础好,只是因为对中考没有足够重视等一时的原因导致考试失利。
另一种是有质量没速度型。这类型考生肯学,学习主动性强,只是接受能力差,学习没有效率。这种考生,复读往往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至于那些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完全靠别人推着走的考生,即使复读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辽沈晚报:复读生有啥优势?
余校长:优势在于他们对知识再次接受起来比较快。但如果利用不好这个优势,反而变成了复读生的劣势。因为有些考生对所学内容已经事先了解,缺乏了兴趣,反而不深入研究了。
要想再次中考取得好成绩,复读生就要有一个从头开始的决心,如果是站在查缺补漏的立场上去复读,最后的效果很难理想。
余校长认为,随着高中的普及和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上一所什么样的高中已经不能决定考生的未来命运了。现在中考复读生越来越少,近两年,他们学校初三年级也就有两三名复读生。
篇2: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享
高分考生的十大经验分享
无论什么考试都要有第一名,中考是人生面对的第一次抉择性考试,那么中考的状元又是有怎样的秘诀呢?
1、重视基础
注意听课,不放过疑问。
2、建立各科错题本
经常通过自己做错的题反省自己做错的经过。
3、读英语不怕别人笑话
要大声朗读,并经常用英文写笔记,锻炼英文写作能力。
4、可以订一些适合中学生读的报刊
通过多读多看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5、数学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
最好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分章节梳理清楚,选作典型题,类型题,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准确率上,另外还可以把从前做过的错题集中处理一下,通过改正错误,填补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将复杂习题的解题思路重新领会,加强对常用解题法的掌握。
6、英语学习保持语感是最好的突击方式
另外可以做一些题型,查缺补漏,将自己掌握不太牢固的语法点、知识点着重领会,记忆。
篇3: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享
今年沈阳中考和去年一样产生了两名最好成绩学生,其中杜逸楠考了714分(满分730分),高赫琳考了709分,但有5分加分。
这两个女生都很多才多艺,而杜逸楠从来不熬夜。
一下子出了俩最好成绩,这已经成为辽宁省实验学校的大喜讯。昨晚5时,在省实验学校门前,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在谈论她俩。
该校一位负责人说,据学生通过登录“中考查分系统”反馈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因有些学生的成绩尚未查到),该校中考成绩690分以上的20人,700分以上的4人,最高分714分2人,是历年少有的好成绩。
杜逸楠:以前没咋考过第一
身高1.65米的杜逸楠身材和脸形都偏瘦,戴着小巧的眼镜,看起来文文静静,说话声音也不高。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杜逸楠聪明认真,但她能考那么好可是个“意外”,因为此前各类考试中,她基本没考过第一,总是在前三名到前十名之间,而且与第一名的差距还不小。
杜逸楠并非死读书本的学生,她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很多爱好直到初三也没放弃,比如钢琴。“我准备在暑假考钢琴10级,现在正忙着准备,从5岁学琴至今一直没间断练琴。”杜逸楠说,她还尝试学过二胡、古筝等乐器,学过舞蹈,她说乐器都是相通的,很好学。
跟一般同学都熬夜看书不同,杜逸楠初三的作息时间为早6时30分-晚10时30分,从不熬夜。但她上课很认真,用一个本子头一天写上自己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
谈到学习秘诀,杜逸楠表情严肃地说出了一番很少见的理论:“学习最重要要有学德。现在大家都很聪明,如果要想在这些之上再有突破,我觉得就是做人了,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人格品德,一点点提升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高赫琳:完美“白雪公主”
“她就是块完美的玉,一点瑕疵都没有。”省实验中学一位老师这样评价高赫琳。
高赫琳的学习成绩很稳定,一直都排在前面,“20次考试,有十二三次都是第一,这次考试她也本应考得更好。”这位老师说。高赫琳是个学者型的孩子,“她性格内向,但在课堂上发言却很踊跃,只要不明白的就一定要弄清楚,经常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
但高赫琳也绝对不是一个“读死书”的孩子,除了考试科目,高赫琳对美术、音乐等许多学生都偷懒的课也十分感兴趣,“她听得也十分认真,甚至还能提出问题。”学校的许多活动,高赫琳也都积极参与,“她曾经在文艺晚会上扮演过白雪公主。”
在为人处世上,高赫琳在老师和同学们当中也有口皆碑,“没有许多成绩好的学生的优越感,谁问她问题都能一一给予解答,为人很谦虚。”
篇4: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享
语文“最爱外国名著和中国古文作品”
《小妇人》、《安娜·卡列尼娜》、“列子丛书”中的《老子》、当代席慕容的散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朱玉婷一口气报了一大串书名。“很多人都不喜欢古文,我觉得这是偏见,古文精炼、有韵味,读来琅琅上口,我很喜欢!”说着说着她仿佛又陷入了对古文的陶醉之中。对于语文题目之一的文言文阅读,朱玉婷从未花过过多的时间专门练习,“除了完成老师上课布置的任务,我从未找过其它的参考书。”古文的词语解释她从来不背,课外古文作品的大量阅读以使她能够轻松应付课内的文言文题目。“古文不就是那数量有限的几百个词吗,就是用法灵活点,什么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但是看得多了自然就熟络,意思都很好理解的。”谈起古文的学习,她立即滔滔不绝。
难记的古诗古文对于她也不在话下。问起绝招时,她神秘一笑,“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啦!什么东西你反复朗诵五到十遍都能够背下来,我的《论语》就是这么记下来的!”朱玉婷又补充道,朗诵与背记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有的同学早上记忆力最旺盛,我就不是,早上谁有精力呀,看到课桌就想睡觉,所以我多半是在吃完午饭啊,或者上完下午第二节课之后才开始背诵,而且要大声地朗读出来,乐音的美感会刺激你轻松记住!”说起这点“心经”,朱玉婷小有得意。
回想起今年的中考作文,朱玉婷觉得很简单。“拿到题目我就开始刷刷刷地写,也没列提纲,也没想套用以前写过的作文。”她说,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去上海一个很有名的作文辅导班补习,那里的老师都是复旦附中的,他们的应考秘诀就是让同学在考试前背下10篇优秀作文,在考场上一般都能够套用上去。朱玉婷对这种方法有些不屑,她说平时多看些书和杂志,到写作文的时候自然有神来之笔。今年的作文她写了“我们的名字叫龙的传人”,从自己这个“小我”出发,写到身边同学发生的趣事,再扩展开去,天南海北地讲到了刘翔、费俊龙、聂海胜这些热点新闻人物,“这些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青年文摘》与《中文自修》都是朱玉婷手边常备杂志。
老师课上讲的东西,朱玉婷只选自己感兴趣的听。“到最后参加考试了,我都没有把课本全部看完,只有古文读得比较熟。”说到这里,朱玉婷还是为自己的“反常规”学习有点不好意思。
数学“在脑海中推演每一道题”
尽管中考数学取得了满分的骄人成绩,朱玉婷却自称数学在众多科目中是自己的“老大难”,并且自己一直是文科好、理科差,偏科严重。“从初一到初三上半学期我都一直只能考到120分左右,到下学期我哥给我辅导,一下子我把所有难题全想通了!”朱玉婷津津乐道于这段“神话”。表哥在朱玉婷初三下学期时由于在“奥数”中的优秀成绩,被复旦大学免试录取。“他比较闲,索性来给我辅导数学。”表哥会在每周日上午给朱玉婷讲两个小时课,但在切入正题之前,往往会说一大段与具体解题思路无关的话,“他会说数学很可爱,现在想来,其实就是让我克服心理障碍,放松包袱,在学习数学时不要有任何压力。”表哥的教学方法也很独到。他选用的辅导书是“初三学生人手一本的《灿烂在六月》”,而从中抽出来的题也多半难度适中,让朱玉婷做起来既有一定障碍,又不至于无从下手。“我哥不主张‘题海战术’,他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脑中空空如也’与堆满东西一样不好,所以他讲求的是不断地从做过的题目中间总结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是王道。”朱玉婷自豪地说。
朱玉婷觉得以前搞不懂数学题,是因为老师在课上讲的东西都比较零散,自己无法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以前做题总是拿能想到的所有方法去套,又慢又不准”,表哥辅导她之后,她开始经常在脑中练习推算,久而久之,自己就能够摸索出什么类型的题该用怎样的套路,解题变得又快又准。
有趣的是,让朱玉婷瞬间开窍的辅导并不是免费的。表哥的收费是一次50元,并且按次结帐,“一个学期下来我至少花了上千块吧,”朱玉婷嘀咕着,“不过市场经济嘛,也是应该的!”她笑了笑。
英语“听英文歌,看英文原著”
“我最爱英语,看到英语试卷就有想做的冲动!”说完她自己先哈哈笑起来。从小英语较好的她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英语学习上面,“题嘛,也要练,不过只要把老师上课布置的做完就好,更多的时间我是在‘享受’英语。”英语听力她并不刻意训练,但听英语歌却为她所热衷。“最喜欢听西城男孩的歌,最爱看《巴黎圣母院》。”她把《巴黎圣母院》读得很熟,经常会翻出来阅读其中的句子,遇到“精妙的词语组合”,她就会默念数遍背下来。提起英语作文,她说原著的阅读让她无需费心准备。
篇5: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享
一、复习时要做到“五到”。
即复习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尤其以心到最为重要,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记忆的效率就高。有研究表明,光看只能获取知识的20%,光听只能获得知识的15%,如果眼看、耳听、手写、脑思同时并用,则可获取知识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复习效率、增强记忆能力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养成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习惯。
二、要养成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的习惯。
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人确实存在着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内,做某一类事情可获得最佳效果的生理、心理规律,这就是人体生物钟现象,这一规律运用到复习上就要求养成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的习惯,一到这时间,心理上就会做好准备,复习的效率就高。
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
大量的实践证明,理解后的知识易记难忘。可见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要复习好功课,必须先得把知识消化了才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上课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课听懂,当天的疑难问题当天解决,决不拖到第二天。
篇6: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享
所谓高分考生,都有着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中考高分考生在听课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呢?
一、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
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
听,一般指听录音、听范读、听提问、听讲解;看,主要是指看板书、看挂图、看荧屏或银幕上的多媒体画面,看教师的教态,如教师的举手投足、神情姿态。因为教师要借助这些板书、画面、手势,化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变陌生为熟悉。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二、听思并用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
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
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三、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
耳到: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
眼到: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
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
手到: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
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
“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四、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
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
五、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
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六、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学得很被动。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七、听懂新知识法
听懂,就是把知识的概念或结论搞明白,即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明白。
依据听懂的标准,研究运用听懂的规律,主要是研究学习概念的规律。掌握旧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搞清概念的由来,是概念学习之本。概念的表述(定义、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是概念之本。舍本逐末,是死知识,亦非真知,于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无益;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学性,是概念学习的关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概念学习的保证。这是新课标下听好课的最重要的方法。
八、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
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有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疑难大问题。
九、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
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十、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内在的欲望决定了努力地程度和做事态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想听才去努力学会听,会听才会说,会说才会交流。每个人就像站在阳台上观看阳台外的风景,街上的人也在欣赏阳台上的表演。没有阳台,就是独角戏,没有观众就不是演出。故,听课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要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