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知识点:动筒尝于国学

中考语文知识点:动筒尝于国学

动筒尝于国学

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士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译文:动筒曾经在国学中听见博士辩论说:“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个人。”动筒于是就问:“有名的七十二个人,几个是成年的,几个是未成年的?”博士说:“书上没有记载。”动筒说:“先生读书,怎么能不知道孔子的弟子成年的有三十个人,未成年的有四十二个人呢?”博士问:“你是根据哪篇文章知道的?”动筒说:“《论语》中说:‘冠者五六人’,五乘以六是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乘以七是四十二,加起来难道不是七十二个人吗?”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博士无言以对。

1.“达者七十二人 ”的“达”是什么意思?

“达”:得志,显贵。此处指在学识上取得较高成绩。

2.“经传无文”的“文”什么意思?

“文”:这里指文字记载 “据何文”中的“文”指文章

3.“博士无以对”的“对”是什么意思?

“对”:回答,对答。 “无以对”是“无言以对”的意思

4.动筒的说法为何引人大笑?

动简不理解古文中表示约数的语句的意思,只凭自己的独断曲解《论语》中的语句:《论语◎侍坐》中说道:“冠者五六人”指大约有五六个冠者;“童子六七人”指又有六七个童子。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知识点:荀子·劝学

荀子《劝学》中的核心观点,结合现代语境,深入剖析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荀子提出“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文章还指出,在现代社会,学习是个人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的重要

2025-03-02

大家都在看

最新文章

亲子沟通的五个小妙招

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出亲子间存在代沟现象,然后提出五个小妙招来促进亲子沟通。第一个妙招是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第二个妙招是有效聆听比经验重要,第三个妙招是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以及后两个妙招的简要介绍。摘要的主旨在于强调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

2025-04-04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