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篇1: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一、测量型实验
例题1: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是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杠杆,当手托物件曲肘时,胳膊上的弘二头肌会对前臂施加一个动力,物件对前臂施加一个阻力,如图所示。已知动力臂的长为4mm.请你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阻力臂的长为_______mm,若物件重为l0N,则弘二头肌对前臂的拉力为________N。
例题2:商店里用的案杆,是一个不等臂杠杆。每台案秤都有一套砝码,秤杆上还有个游码。请用毫米刻度尺粗侧一下图中秤盘支点到秤杆支点的距离是________mm,砝码盘支点到秤杆支点的距离是________mm。如果砝码的质量是lkg,游码在零刻度处,秤杆恰好平衡,计算一下秤盘中货物的质量是_________kg。
例题3:如图所示,是脚踩式垃圾桶的原理示意图,当打开桶盖时,竖杆CE对C点的压力是10N。请你用刻度尺测出F1的力臂L1=__________cm,F2的力臂L2=_________cm,则打开桶盖时脚踩踏板的力是_________N。
题4:下图是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贝壳密度的实验情景。
(1)请将上图中测量到的数据填在表格中,并填写表格中的缺项。
(2)上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演示性实验
例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例题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题3:如图所示,P是蹄形磁铁,abcd是多匝线圈,两端与电流表相连组成闭合电路,则下列操作中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把线圈放在两磁极间不动 B.线圈贴近磁极外侧上下运动 C.磁铁不动,线圈左右摆动 D.线圈不动,磁铁左右运动
例题4:小红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图中ab是一根直铜线。闭合开关,把ab迅速向左移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对此小红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电流表指针偏转 B、铜导线太细,应换用较粗的铜棒 C、应把ab改为向右运动 D、应把ab改为上下运动
例题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例题6: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C.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例题7: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①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②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③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④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三、探究性实验
(1)实验步骤与表格类:
例题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毛巾、木板、棉布的表面上运动时必须保持__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的原理,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以下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针对这一猜想完成以下探究内容。
A.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可以配以图来说明):
B.设计记录数据或现象的表格(只列出表格中栏目名称):
C.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题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请你(1)写出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2)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归纳实验结论(注意回归)
例题3: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请你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比较烧杯1和3,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烧杯1和2,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烧杯3和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如何求煤油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实验过程的研究与器材的选用
例题4: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想使蜡烛的像清晰些,你是选择透光程度强一些的玻璃板,还是透光程度弱些的呢?
四、设计方案类
1)建立等效替代思想
例题1:实验室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100 2A)和电阻箱(0~9999 5A)各一个、开关、电线若干。
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
(1)实验思路:(2)电路图: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5)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2) 建立控制变量的思想
例题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软硬程度不同的铅笔其用途是不同的,例如作画用6B软铅笔、写字用软硬适中的HB铅笔、制图用6H硬铅笔。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有何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⑴实验器材的名称及数量:
⑵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 分析测得的物理量,判断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软硬度的关系:
例题3: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属性,例如铅锑合金、铁、铜的熔点不同,电阻率也不同,铅锑合金的电阻率比铁、铜的都大。(某种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体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为了探究制作保险丝的材料,小明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铅锑合金丝、铁丝、铜丝放在同一火焰上烧,发现铅锑合金丝很快熔断,而铁丝、铜丝却不熔断。他结合保险丝的作用和物质的熔点,得出如下结论:保险丝应该用熔点低的材料制成。
你认为制作保险丝的材料还应该具备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例题4: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评估类
1、实验仪器、实验器材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1: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将一个面积为110-3m2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最大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如图所示),然后计算大气压强。若大气压强为1.01105Pa,则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______N。小明发现不能用这个测力计完成测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例题2: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是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现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三个规格分别为10 1A、50 0.5A和1k 0.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8V)一个.
(1)小星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星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请你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要求减小误差,导线不要交叉).
(3)小星正确选择了滑动变阻器,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不为零).具体原因是________。
(4)小星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2、实验数据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3: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文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通过分析,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较大,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对它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例题4: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八?二班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
3.实验方案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1: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⑴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⑵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例题2: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同学选择的实验器材是:3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两个标为2.5V字样的小灯泡、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他的实验设想是:首先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用电流表选择恰当的量程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分析这一次测量中三点电流的数据,就得出干路与支路的电流的关系。
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例题3:大家都有过玩弹弓的经历,它能把纸弹弹出去。弹弓弹射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3)中猜想除外)(1分)
(2)写出能验证你的猜想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估交流
若琦同学猜想弹弓弹射的距离与纸弹的质量大小有关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弹弓斜向上弹出质量较小纸弹,测出弹射距离S1;
②用弹弓斜向上弹出质量较大纸弹,测出弹射距离S2;
③用弹弓斜向上弹出质量最大纸弹,测出弹射距离S3;
④比较S1、S2、S3的大小就能得出弹弓弹射的距离是否与纸弹质量大小有关。
请你对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的评价与反思:
例题1: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1.在中考中,物理实验题的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避免了大题、套题以及陈题。注重了对操作过程、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考核,使那些演示实验不看,学生实验不做,一味地靠听、背、记的学习方法很难奏效。
2.在中考中,注重了对教材中常见的实验题进行改造后再使用,如修改仪器的规格或使用环境等。
3.注意考查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以及在实验条件变化时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4.运用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5.注重对实验失败原因剖析的考查。
篇2: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各校都加强了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它反映出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对实验重视不够,也反映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到位。为此,应改进教学方法,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质为教学的出发点。
一、本学期复习的实验有以下:
初二: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平均速度的测量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弹簧测力计 5、水的沸腾6、天平 7、阿基米德原理 8、物体的浮沉 9、液体的压强 10、动滑轮和定滑轮 11、动能和势能
初三: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摩擦力的影响因素3、串联和并联 4、电流表的使用5、电压表的使用6、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探究7、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8、测量小灯泡的电阻9、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实验复习教学中过程学生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1、基本工具使用得不正确,其主要表现为
(1)在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没有试触就直接使用;不注意接合适的量程。
(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及判断阻值的变化情况。
(3)学生对实验不够严谨,思路不清。
2、操作不规范,如
(1)学生操作不按实验要求,操作过程中对器材的使用不够规范。
(2)连接电路的方法不正确;表的刻度盘没有正对观察者;没有排除电路故障的一般经验,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连接电路。
3、背实验和数据,违背实验事实。
很多学生一开始就马上在实验册上填写有关内容,根本没有看器材,甚至是先填出实验结论、数据,再做实验。其实验数据与填写数据根本不符。
三、进行实验专题的复习,培养学生物理实验思维
为了提高中考中实验操作能力试题的得分,我们应加强复习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现在网络上推荐的VCM仿真实验高度仿真,学生可以不受空间及实验器材的限制,在线做实验,探究实验原理,进行实验同步练习、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总之,物理实验渗透于物理学的每一知识点,复习备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定能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物理总复习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篇3: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近几年来,中考试题中实验试题逐年增多,分值也有所提高,考查范围更加广泛,既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也有自行设计的探究实验。实验在中考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以及实验探究题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物理实验复习的一些方法,供同行们商榷。
一、以教材实验为主线组织全面复习,通过一系列的典型实验将知识“串联”起来,既可以使学生的实验得到有效的复习,又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从而较快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物理素养。
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复习八年级“欧姆定律”和“电功率”时,充分利用“欧姆定律”的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以及“焦耳定律”的实验为主线展开。由“欧姆定律”的实验操作过程,延伸到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特点,以及串联电路的电路分析;由“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延伸到断路与短路的复习;由“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延伸到电能表的使用,以及如何用电能表测定用电器的电功率,还可延伸到家庭用电器的铭牌、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及安全用电等知识的复习;由“焦耳定律”的实验复习延伸到电热的利用与防护,电能、内能及其相互转化的问题等。这样
二、加强对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夯实基础。
1、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
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是实验复习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答实验题的关键。初中涉及到的基本测量仪器有:刻度尺、温度计、量筒与量杯、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复习时要强调它们的基本原理,要提醒学生细心观察它们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有些仪器还需要预先进行校零(如刻度尺,测力计,电流表和电压表等),要明确使用的规则和操作方法,如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两电表都要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不能超过电表的量程等,还应该学会仪表的读数和记录方法等。
2、以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为契机,强化实验复习。
如凸透镜成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多种方法测物体的密度,用电流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实验,是中考考查的重点,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开放一周实验室,把这些重要的实验一次性的展示在实验台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再做几遍,通过动手实验,不仅可以再现当时的学习情境,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领会科学方法,还可以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通过去尝试解决它们,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利用科学探究理论来指导实验复习。
人教版新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实验,在极其短暂而又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不可能把每一个实验都重新做一遍,怎么办呢?这就要注意选取一些最典型的实验,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去复习。如某一典型探究实验,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实验目的,然后围绕实验目的,依据科学探究的理论展开,即本次实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进行猜想和假设,如何设计实验(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要用到哪些仪器,实验的步骤是什么?),数据如何处理,得到了什么结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你有什么其他发现等等,这样多想一想,从整体上把握探究的思路,对探究能力的的锻炼与培养都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对于有些探究性的实验,采用归纳、对比性的复习,从中找出共性和差别,在比较中复习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物理探究实验中有很多体现控制变量法的,可将这些实验归类复习;又如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实验很类同,但又有差别,可对比复习,加强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复习效率。
四、切合中考命题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题设计与练习。
中考实验试题年年变,但物理学的考点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从题型上看主要有:仪器使用型、数据处理型、作图分析型、找出错误型、故障分析型、方案评价型、方案设计型、探究设计型、实验过程型、实验测量型、结论推断(猜想)型、数据分析(结论)型等等。认真研究中考中的实验题型,选取或改编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题,让学生去强化练习,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五、抓住实验操作中产生的新问题去复习,可提升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产生的问题,如教师能善于抓住这些问题让学生实验复习时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肯定能提高对实验的复习深度,实际上这种类型的试题在中考中也屡见不鲜的。如,在学生的电学实验中,学生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如电源电压过低时,串联的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亮而另一个亮的现象,也会遇到串联的两小灯泡都不亮的现象;“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有的学生没有将小灯泡完全拧入底座,而出现灯泡不亮,且电流表、电压表示数不正常的现象,如此等等,举不胜举。善于捕捉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能提高学生中考实验题的解答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物理实验渗透于物理学的每一知识点,中考前,在全面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复习尤为重要,复习备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定能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物理总复习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策略参考
篇4: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1.如图1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图1
(1)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 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2.如图2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图2
信息一:(示例)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 。
图3 图4
4.我们通过如图4所示的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玻璃瓶中的手机是悬挂起来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铃声会 。
5.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图5
(1)如图5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5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 ,听其响度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6.如图6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6
(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
7.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
图7 图8
8.牛顿在做了一个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8所示,从A到B处分别是 色光。
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9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10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3)为了保护视力,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图9 图10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两个可能的原因:
① ;
② 。
(2)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性质
倒立
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根据上表,请你归纳出二个结论:
① 。
② 。
1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
图11 图12
(4)我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师傅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师傅请小明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小明将菜籽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下面的实验:
A.将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把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菜籽倒入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使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图12所示,菜籽质量为____g。
C.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___________,读出体积为80cm3。
D.计算出菜籽密度为___________kg/m3,王师傅家仓库菜籽总质量为_______kg。
1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
甲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乙
4
10
8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
13.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13所示,左图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右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请从图13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金属块的质量m/g
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cm3
金属块的体积V=V-V1 /cm3
金属块密度/(g/cm3)
图13
14.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14所示。
图14 图15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 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为使摩擦力的测量较为准确,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14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
(4)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
15.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二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但第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比第二组的大。
表一 表二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1
3.0
10
4
3.0
20
2
4.5
15
5
4.5
30
3
6.0
20
6
6.0
40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现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16.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水
3
朝上
186
214
28
2
3
朝下
186
214
28
3
3
朝侧面
186
214
28
4
6
朝侧面
171
229
58
5
9
朝侧面
158
242
84
6
盐水
9
朝侧面
154
246
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17.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1)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__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_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8.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所列实验步骤是:
A.把钩码挂在杠杆支点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C.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几次,将数据填在表格内;
D.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该同学漏掉的重要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三幅图是该同学实验的情况,请根据图填写表格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cm,每个钩码重1N)。
填写数据表格
实验
次数
动力F1 /N
动力臂L1 /㎝
F1L1
/(N㎝)
阻力F2 /N
阻力臂L2 /㎝
F2L2
/(N㎝)
1
2
3
(3)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挂钩码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上4个钩码时(如图16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设计两种方案并分别在图16中标出钩码的个数和位置。
图16
19.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
(1)实验所必需是器材有:铁架台、滑轮组、细线、钩码和________。
(2)求有用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求总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测定的物理量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表格是两组同学实验时测得的两组平均数据,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计算表中未知的数据,并填入表中:
组别
每个滑轮组
含滑轮个数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拉力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甲组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9.8
0.1
5.6
0.2
乙组
二个定滑轮
二个动滑轮
9.8
0.1
2.4
20.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图17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五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______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为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图17
2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
(1)图19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20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图18 图19 图20
22.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请你帮他分析这可能是 的原因造成的(任意写出一种原因即可),相应的解决办法是 。
经过改进重新进行实验,该同学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⑴ 在方格纸上,以时间t为横轴,温度T为纵轴,根据记录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⑵在3~7min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用水的沸点是 ℃。
23.某校课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通过实验探究以下两个问题: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的温度变化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图21
他们在图21中的A杯装入480mL的水,在B杯中装入600mL密度为0.8g/mL比热容为2.1103J/(kg℃)的煤油,两液体的初温均为2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表一和表二是前后两次实验探究时记录的数据。
表一
液体
体积
初温
加热时间
末温
水
480mL
20℃
10min
50℃
煤油
600mL
20℃
5min
50℃
表二
液体
体积
初温
加热时间
末温
水
480mL
20℃
10min
50℃
煤油
600mL
20℃
10min
80℃
(1)表一的数据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 。
(2)表二的数据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 。
24.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
2
4
6
8
10
12
温度/℃
海水
31.0
31.4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
31.0
32.5
33.8
34.8
35.8
36.1
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中考物理实验题复习(含答案)
25.【课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22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图22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⑴按图22所示连接电路;
⑵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⑶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分析与论证】
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
⑵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0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0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0
0.55
26.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23所示,他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电源为两节干电池。(1)根据图23的电路图,请在图2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图23 图24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_____。(填写最左边或最右边)
(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哪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5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图25
27.小明设计了如图26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在A、B 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U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锰铜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S
图26 图27
(1)小明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实验采用的方法叫 。
(2)他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大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阻值 (填较大或较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
(3)小明继续用上述电源设计了图27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温度、导体长度因素除外)。他应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
、
所在位置。请你简述小明选择的原理及结论: 。
28.小晶学习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后,就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她找到几个要好的同学开始了讨论和猜想:既然电流有大小之分、磁场有强弱之分,那么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是否与这两者有关呢?
于是她们开始做实验,首先按照课堂上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装置重新安装了仪器,并且多串联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以便改变通电导体的电流大小。关闭电路后先逐渐增大电流,观察导体的运动情况,发现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速度变大;然后他又保持电流大小不变,换用磁性强的磁铁来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速度也变大。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8
(1)小晶从自己的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2)她们在实验中主要用了哪两种研究方法?和 。
(3)要想让电动机运转的更快,可以采用哪些措施?写出两点即可。
(4)请你解释一下当电池用了很长时间后,录音机为什么拉不动录音带?
29.下面是小宇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记录,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课题: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装置及原理。
我们组的同学组装了如图29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上升的高度越 。
实验过程:
①接通电路一段时间,比较两瓶中的煤油哪个上升得高,实验结果是: 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这表明,串联时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
②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原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在两次实验中,比较甲瓶(或乙瓶)中的煤油哪次上升得高。实验结果:在第二次实验中,瓶中煤油上升得较第一次的 。这表明,同一电阻,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
③实验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得越高,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
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分析,找到了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和 因素有关。
(2)应用:有许多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即为焦耳定律,请举两个例子。
图29
3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5、10、15各1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30所示。
(1)这个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其中被控制的变量是,滑动变阻器R2的作用是。
下面是他们获取的一组实验数据:
电压U/V
2
4
6
8
10
电流I/A
0.39
0.79
1.20
1.58
2.00
(2)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为
(3)请在图31坐标系上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4)分析表中的数据或图像,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
图30 图31
答案
1.(1)0.06 s;
(2)不是匀速运动;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3)0.83 m/s。
2.他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骑车者15 min运动200 m;跑步者25 min运动200 m;骑车者速度是跑步者速度的5/3等等。
3.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4.不让手机的声音通过瓶子传播出去;逐渐减小。
5.(1)高;高;频率;
(2)大;大;振幅。
6.(1)不改变;
(2)反射和折射现象;
(3)①入射角越大,反射角、折射角也越大;②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相等到;③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法线的两侧;④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总在法线的两侧;⑤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界面的同侧;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总在界面的两侧。
(4)①丙中为什么没有了折射光线?②丙中的折射光线到哪儿去了?③入射角再大些时,会有折射光线吗?④入射角再小些时,会有折射光线吗?⑤入射角多大时无折射光线?⑥丙中为什么反射光线比甲、乙的强?
7.(1)B与A的像重合;
(2)到镜面的距离;大小;
(3)不能;透过平面镜不能看清背面蜡烛B的位置。
8.光的色散;紫、靛、蓝、绿、黄、橙、红。
9.(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靠近;
(2)A、C、B、D;
(3)正确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不在太弱或太强的光线下学习。
10.(1)①蜡烛的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②蜡烛放在了焦点上;③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④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
(2)①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②在成实像情况下,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离透镜越远;
③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1倍焦距,成倒立的像
11.(1)D;
(2)物、码左右颠倒,质量未加游码的质量;
(3)78.4g;
(4)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72 水平;0.97.2104。
12.(1)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13.
金属块的质量m/g
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cm3
金属块的体积
V=V-V1/cm3
金属块密度/(g/cm3)
133.5
20
35
15
8.9
14.(1)匀速;二力平衡;相等;间接;
(2)压力;A与C;
(3)不准确;因为在实验中,很难保证让物体作匀速运动;如下图。
(4)利用A或B或C图的器材,用弹簧测力计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
15.控制变量法;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越大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16.3、4、5;1、2、3;5、6。
17.⑴小于;(2)形状;排开水的体积。
18.(1)在加钩码前未调平衡。
(2)
实验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
F1L1
/(N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F2L2
/(Ncm)
一
1
8
8
2
4
8
二
2
12
24
3
8
24
三
4
4
16
1
16
16
(3)F1L1= F2L2
(4)几种参考答案如下图:
19.(1)弹簧秤;
(2)G F、n (或G、h F、s);
(3)
(或
)
组别
每个滑轮组
含滑轮个数
钩码重
G/N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拉力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甲组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9.8
0.1
5.6
0.2
87.5%
乙组
二个定滑轮
二个动滑轮
9.8
0.1
2.4
0.5
81.7%
20.(1)1、2、5;射出仰角;速度;
(2)2、3、4;45。
21.(1)冰;52℃;
(2)吸收热量。
22.注入的水温度太低(水太多,火太弱) 用热水(加少水,用强火)
(1)如下图所示。
(2)气泡由下向上,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发生剧烈的汽化,但水温不变 100。
23.不同(或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不同(或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高)。
24.(1)相同的海水与沙子,哪种吸热后升温快(或沙子和海水的比热容哪种大?);
(2)相同的沙子和海水,吸热后沙子升温快(或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小);
(3)如:盛夏内陆很热,海边却很凉爽。
25.(1)断开;
(2)缺少了电流的单位;
(3)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26.(1)如下图;
(2)B;
(3)①0.75W;②电压越高,灯越亮(电流越大灯越亮或功率越大灯越亮)。
27.(1)2和4;控制变量法;
(2)较小;第二次接入的电阻大,电路电流小,灯泡的功率过小;
(3)1和2(或选2和3)。
A.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各用电器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B.由电路图可知,
;
C.可知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不同材料的电阻其阻值不同。(若选2和3,可知同种材料在长度一定条件下,导体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有关)
28.(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弱有关,电流越大,磁场越强,作用力越大;
(2)控制变量法 比较法;
(3)增大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增强磁体的磁性;
(4)电池用久了,供电电流变小了
29.(1)高 ①甲;多;②高;多;③多;电流的强弱 通电时间 电阻的大小;
(2)电饭锅;电热毯;电暖炉等等。
30.(1)电阻;通过阻值的变化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5;
(3)如下图所示;
(4)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篇5: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如图1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图2
信息一:(示例)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 。
图5
(1)如图5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5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 ,听其响度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6.如图6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7 图8
8.牛顿在做了一个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8所示,从A到B处分别是 色光。
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9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10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3)为了保护视力,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图11 图12
(4)我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师傅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师傅请小明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小明将菜籽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下面的实验:
A.将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把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菜籽倒入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使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图12所示,菜籽质量为____g。
C.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___________,读出体积为80cm3。
D.计算出菜籽密度为___________kg/m3,王师傅家仓库菜籽总质量为_______kg。
1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
甲110181.8
21.8
330541.8
乙41080.80
50.80
630240.8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
13.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13所示,左图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右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请从图13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金属块的质量m/g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cm3金属块的体积V=V-V1 /cm3金属块密度/(g/cm3)
图14 图15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 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为使摩擦力的测量较为准确,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14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
(4)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
15.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二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但第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比第二组的大。
表一 表二
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 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
13.01043.020
24.515 54.530
36.0.040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现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16.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
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
1水3朝上18621428
23朝下18621428
33朝侧面18621428
46朝侧面17122958
59朝侧面15824284
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17.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1)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__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_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8.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所列实验步骤是:
A.把钩码挂在杠杆支点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C.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几次,将数据填在表格内;
D.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该同学漏掉的重要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三幅图是该同学实验的情况,请根据图填写表格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cm,每个钩码重1N)。
甲组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9.80.15.60.2
乙组二个定滑轮
二个动滑轮9.80.12.4
20.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图17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五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图17
2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
(1)图19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20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⑴ 在方格纸上,以时间t为横轴,温度T为纵轴,根据记录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⑵在3~7min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用水的沸点是 ℃。
图21
他们在图21中的A杯装入480mL的水,在B杯中装入600mL密度为0.8g/mL比热容为2.1103J/(kg℃)的煤油,两液体的初温均为2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表一和表二是前后两次实验探究时记录的数据。
表一
液体体积初温加热时间末温
水480mL20℃10min50℃
煤油600mL20℃5min50℃
表二
液体体积初温加热时间末温
水480mL20℃10min50℃
煤油600mL20℃10min80℃
(1)表一的数据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 。
(2)表二的数据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 。
24.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024681012
温度/℃海水31.031.432.132.532.833.033.1
沙子31.032.533.834.835.836.1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25.【课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22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篇6: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
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篇7: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因为中考时基础题、中等题占多数,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基础,应按考纲中的要求再将物理书仔细地整理一遍,做到基本的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得;重要的规律要熟练掌握;重要的常数和数据要熟记;基本的实验要会做。
今年中考第七、十七、十八章所占分数有所增加,要复习到。在实验复习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实验过程的复习,要注意实验步骤的设计,要会选择实验器材,要会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要会分析实验记录,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实验复习时要注意会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实验复习时要注意会对别人所做的实验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实验复习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探究性实验的复习。
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篇8: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请你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比较烧杯1和3,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烧杯1和2,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烧杯3和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如何求煤油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实验过程的研究与器材的选用
例题4: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想使蜡烛的像清晰些,你是选择透光程度强一些的玻璃板,还是透光程度弱些的呢?
篇9: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物理复习辅导。
生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目的和要求]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跨步电压触电原理。
[仪器和器材]
灵敏电流计(J0409型或J0409-1型),导电纸(或电火花誉影纸,包香烟的锡纸),学生电源(J1202型或J1202-1型)或干电池4个,单刀开关(J2352型),粗铜丝,平头螺丝,木板,导线若干。
为使平头螺丝有良好的电接触,在螺丝杆上绕几匝0.5毫米左右的裸铜线,并将螺丝杆焊上导线作电极。
[实验方法]
用灵敏电流计接线柱上引出的两个探针模拟人的两只脚,指针摆动的幅度大小模拟人体触电情况。
1.将导电纸平铺在木板上。用粗铜丝弯成一个金属圆环,用软导线把金属环和电源负极连接,将金属环放在导电纸上。
2.在导电纸上金属环中心处放上平头螺丝,并通过单刀开关接在电源正极。平头螺丝模拟高压电线在地上的跌落点。
3.在灵敏电流计的0和G接线柱分别接出两探针。
这篇中考物理复习辅导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10: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①、测密度(1个实验):
原理ρ=m/V,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尽量减小误差。
②、测机械效率(1个实验):
原理:η=W有/W总,器材:一套简单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斜面等)、弹簧测力计、细绳,测量时,注意要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动滑轮的重、摩擦和物体本身的重。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③、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1个实验)和功率(1个实验):
原理:电阻R=U/I,电功率P=UI;器材: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会选择电压表、电流表量程,小灯泡不亮时,能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析电路故障,知道灯泡在不同的电压下,测出的电阻值不相等是因为温度变化了。知道测小灯泡电功率与测定值电阻阻值都要求多次测量意义有什么不同,知道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如果只有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时(缺少测量工具),如何利用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测电阻。
篇11:中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精讲
DIV.MyFav_1305870896234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05870896234 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05870896234 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05870896234 P.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05870896234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05870896234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05870896234 P.MsoCaption{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Cambria;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LI.MsoCaption{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Cambria;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DIV.MsoCaption{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Cambria;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P.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LI.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DIV.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P.1{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72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LI.1{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72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DIV.1{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72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5870896234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一、声现象
1.如图1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说明了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
2.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在变化。图3所示,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图2、3中的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月球上没有,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图2
图2
3.如图4所示,一些人失去听觉后,用牙齿咬住敲响的音叉,也能听到声音。一些人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_______来听声音。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进行创作的。
4.如图5中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并改变伸出的长度,拨动钢尺,使钢尺每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
5.图6中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说明:物体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6.如7图中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并上下移动活塞可听到音调可变的哨声。也可用8个相同的水瓶中罐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来。
以上实验说明了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声音的。
7.如图8中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一端蒙上橡皮膜并扎好,对着烛焰敲橡皮膜,火焰会摇动。说明声波是一种波动,声音能传递。
二、光现象
1.如图9给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发光的物体,我们可以看到发光体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你能画出光进行的径迹吗?
图10中是工程师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的原理。
2.如图11,请你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3.试着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的控制窗口,按以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如图12),这是为什么?
4.图13,把一枝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象在水面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光的现象引起的。
5.图14,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会看到一条光谱。说明了什么?
三、热现象
1.如图15,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憋,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C以上的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
2.图16,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四、电现象
1.图17,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铝片放在盐水中,就制成了电池,怎样知道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
2.图18,用小刀把铅笔剖开,剥出铅笔芯,将铜线绑在它的一端。照图连接电路。使另一端铜线在铅笔芯上移动,观察灯的亮度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3.图19,一根导线平行拉在小磁针的上方,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了。
4.找两根缝衣针,一个纽扣,一只大头针和一块橡皮。用橡皮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斜尖上,就制成了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可以指南北,是因为地球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