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篇1: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明朝 B、秦朝和唐朝 C、西汉和唐朝 D、西汉和明朝

2、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至第二。这一变化发生在 ( )

A、隋朝初期 B、宋朝中期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3、在目前预防和治疗甲型H7N9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可能提供治疗方法的是 (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徐霞客游记》 D《农政全书》

4、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从废除丞相到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

5、下列对中国古代的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而修建的 ②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④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充满凝聚力的象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D、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7、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并逐渐成为文学主流是在( )

A、唐宋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清朝后期

8、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9、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徽商在文化上的谦虚 B.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 徽商的虚伪的反映

10、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理依据是 ( )

A、清朝疆域图 B、《瑷珲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尼布楚条约》

11、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这一点的有( )

①唐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2、如果你在明清时去做生意,你带的货币应该是 ( )

A、铜钱 B、白银 C、银元 D、纸币

13、下列四位欧洲航海家中到达东方(亚洲)的有 ( )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④麦哲伦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哥伦布航海后,动植物品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养殖与种植,以下品种中,原产地不在美洲的是 ( )

A、玉米 B 、番茄 C、花生 D、橄榄

15、下列历史事件中率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是( )

A、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 B、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C、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 D、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7、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主要目的是( )

A、 建立平等社会 B、加强中央集权 C、解决专制弊端 D、实现天赋人权

18、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一铜书,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日期:7月4日。这一日期是为了纪念( )

A、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约克镇之战

19、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可用来佐证这个观点的论据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 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C、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发展 D、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材料二:

明代考生看榜图

(1)材料一反应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2分)

(2)明朝时我国科举考试出现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图中考生金榜题名就喜,名落孙山就悲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6分)

22、阅读史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月30日,天刚蒙蒙亮,人们就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涌向英格兰王宫广场,来观看处决国王。广场中间设置了高高的断头台。下午1时,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王宫的侧门徐徐打开,两名威武的士兵,押着一个衣衫不整、满脸沮丧、步履蹒跚的囚犯走出来。

材料二: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是件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材料三:7月14日,路易十六的记事本上是这样记载的: 14 日,星期二,无事。 7月15日的早晨,大臣向国王汇报前一天的情况,路易十六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路易十六被捕后,在狱中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在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该革命的成果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谁?美国独立有何意义?(3分)

(3)材料三中造反啦指的是哪个事件?结合史实说说路易十六为何感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4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ACAAADCDBDABBDB

1617181920

DCCBC

参考答案

21、(1)材料一反应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2分)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2)明朝时我国科举考试出现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2分)

科举考试变八股取士

(3)材料二图中考生金榜题名就喜,名落孙山就悲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6分)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导致许多读书人为了考中,只顾埋头读书,苦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说明科举制到明清时很大程度上演变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22、阅读史料,回答问题。(10分)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在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该革命的成果有哪些?(3分)

英国。 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2)材料二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谁?美国独立有何意义?(3分)

华盛顿。 确立共和体制;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北美大陆上建立起来了;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3)材料三中造反啦指的是哪个事件?结合史实说说路易十六为何感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4分)

攻克巴士底狱。 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制。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7月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废除了君主制,将路易十六推上了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

篇2: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明朝 B、秦朝和唐朝 C、西汉和唐朝 D、西汉和明朝

2、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至第二。这一变化发生在 ( )

A、隋朝初期 B、宋朝中期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3、在目前预防和治疗甲型H7N9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可能提供治疗方法的是 (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徐霞客游记》 D《农政全书》

4、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从废除丞相到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

5、下列对中国古代的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而修建的 ②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④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充满凝聚力的象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D、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7、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并逐渐成为文学主流是在( )

A、唐宋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清朝后期

8、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9、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徽商在文化上的谦虚 B.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 徽商的虚伪的反映

10、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理依据是 ( )

A、清朝疆域图 B、《瑷珲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尼布楚条约》

11、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这一点的有( )

①唐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2、如果你在明清时去做生意,你带的货币应该是 ( )

A、铜钱 B、白银 C、银元 D、纸币

13、下列四位欧洲航海家中到达东方(亚洲)的有 ( )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④麦哲伦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哥伦布航海后,动植物品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养殖与种植,以下品种中,原产地不在美洲的是 ( )

A、玉米 B 、番茄 C、花生 D、橄榄

15、下列历史事件中率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是( )

A、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 B、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C、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 D、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7、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主要目的是( )

A、 建立平等社会 B、加强中央集权 C、解决专制弊端 D、实现天赋人权

18、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一铜书,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日期:7月4日。这一日期是为了纪念( )

A、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约克镇之战

19、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可用来佐证这个观点的论据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 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C、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发展 D、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篇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篇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企业的清末状元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范旭东 D.郑观应

2.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下列哪一部门?(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服务行业

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总的来说 ( )

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内地比较发达

4.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6.19世纪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7.下列不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带来影响的是 ( )

A.促进商品流通 B.朋友间发Email C.便于百姓之间沟通 D.利于信息传达

8.19世纪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

A.广播电台 B.因特网 C.电视 D.报纸

9.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 )

A.照相机 B.电影与照片 C.《申报》 D.课本与字典

10.下面哪一剧照反映了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

11.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12.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应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戊戌变法后 D.洋务运动后

13.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

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14.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其中最有特色的服装是什么呢?( )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

B.近代,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C.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人等称呼,使用先生君平等称呼

D.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人看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票。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应该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他曾呼吁说: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如果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他还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好景不长,到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归纳张謇是如何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并使企业获得发展的?

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③.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原因何在?

④.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综合运用

17.下面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时间(年) 企业数 投资额

18631894 119家 680万元

18951898 74家 1432万元

材料二: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时间 面粉厂和

机器磨坊(家) 资本

(万元) 日产

(万袋)

40 600多 4.3

120 4500 18.8

-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①.根据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

②.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请你分析其形成原因。

③.根据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原因。

④.请总结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大门北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来中国来。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交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信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化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社会习俗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思路解析:试题的关键词是实业救国和清末状元。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创办实业的状元是张謇。答案:B

2.思路解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行业和地区不平衡。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几乎没有。答案:B

3.思路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比较落后。答案:A

4.思路解析: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主要是该地区官僚地主首先受洋务运动和外国企业的刺激,发展民族工业。答案:C

5.思路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得益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原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起了积极作用。外部因素是世界大战期间列强的无暇顾及,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答案:D

6.思路解析:试题实质考查的是19世纪代后中国近代通讯工具的出现,当时出现了有线电报,而无线电报和长途电话还没有在中国出现。写书信能够联系,但路途遥远,耽搁太久,不是最佳手段。只能选择有线电报。答案:A

7.思路解析:试题考查的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而Email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新事物,是现代通讯工具,不属于近代通讯手段。答案:B

8.思路解析:以上都是人们广泛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但19世纪代就出现在上海的以上传媒工具只有报纸。答案:D

9.思路解析:试题的关键内容是对我们学习有直接帮助的文化生活成就,是课本和字典。前三项与我们学习生活都有帮助,但不是直接帮助。答案:D

10.思路解析:我国第一部在国家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A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B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渔光曲》C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答案:B

11.思路解析:以上四项礼节中有孙人格的是跪拜礼,而孙中山和黄兴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倡平等民主,所以不可能的是跪拜。答案:D

12.思路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法令。如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图片显示的是强行剪掉清朝长辫子的情景,因此出现在辛亥革命后。答案:B

13.思路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法令。如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上述选项中对体育影响明显的是禁止缠足。答案:A

14.思路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决定用新式礼服代替清朝官吏的官帽官服,中山装是这时期男士最有特色的礼服。答案:B

15.思路解析:试题逆向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最佳办法是浏览全部选项并判断其中的错误说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外国人看的而不是给中国人看。属于明显错误。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

16.思路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从课文中提取现成答案。第四小题则要求我们在做答的时候不能就事论事,进行升华。

参考答案:①《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②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企业谋取专利;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③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国内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没有广阔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三、综合运用

17.思路解析:试题以表格曲线和文字的方式展示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其中的数字分析其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①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时期,时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②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这是内因;一战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外因。③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特点。原因:一战结束,战胜的西方列强马上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停滞状态。④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第一,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第二,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和轻工业部门;第三,社会性质的制约使其表现为整体水平落后。

18. 思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识的能力。这些图片都是课本中出现的,再加上图片下的注释,不难看出这些图片分别是近代生活在交通、通信、文化生活及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的一个方面,由此再引出近代在交通、通信、文化生活及社会习俗方面总的变化。

参考答案:①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②19世纪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的便捷。③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④辛亥革命后,人们剪掉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放足、不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

篇4: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篇4: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题

要想学好历史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预习

1、周朝创立的礼乐文明包括 制度,这些制度起到 什么作用? 。

2、周朝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的制度是 。

3、我国有文字考察的历史,就是从 开始的。

4、公元前 年,周武王在 与商军展开大战,最终消灭商朝。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史称 。公元前 年, 西周灭亡。

5、公元前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朝。禹死后,启继位。从此, 制代替 制。

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遵守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封建制

二、重点研讨

(一)简述夏的兴衰(时间、人物)

(二)简述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时间、人物、主要成就)

(三)简述西周的兴衰(时间、人物)及巩固统治的措施

第2课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一、课前预习

1.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

3.最先称霸的是 。

4.战国七雄:

5.公元前3, 开始实行变法。

6.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于农业生产的是在( )

A.商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7、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 ,并已使用 ,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8、公元前 年,周平王建立东周,定都 ,东周分为 和 。

9、齐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设,打出 的旗号,在诸侯中树立威信。后来,在 会盟,正式确立霸主地位

10、公元前 年到前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二、重点研讨

(一)、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

1、齐桓公首先称霸的条件?

2、确立了霸主地位

3、争霸的作用

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

(二)、商 鞅 变 法

1、时间:

2、主要内容:

3、历史作用:

4、成功原因

第3课时 百家争鸣

一、课前预习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郭沫若说:由秦朝到现在俩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的主要表现是( )

A.诸侯争霸 B.礼乐文明 C.百家争鸣 D.各国变法

4、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了 的局面。

5、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的是

他主张实行 。

6、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 ,主张教育公平。

7、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也称《 》。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 。

8、墨家的创始人是 ,主张是 和 。

二、重点研讨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时期?

2.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背景)

(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1、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或著作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

3、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呢?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题可以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测试题集

八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测试题集的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新中国外交成就、对外开放格局、第一个五年计划、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土地改革、西藏的解放与管理、建设西藏以及我国公私经济所占比重等知识点。通过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历

2025-03-08

大家都在看

最新文章

中考家长:考生常见的十大心理矛盾

中学生常见的十大心理矛盾。首先提到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学生需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其次,学生存在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问题,需明白爱劳动是美德;第三,中学生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要求老师理解并帮助他们;最后,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需

2025-04-05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