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篇1: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学好各门课知识,鉴于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希望对大家以后在学习方面的学习上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每题3分,共2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张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朝状元

B、创办大生纱厂

C、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

D、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2、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于( )

A、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之后

D、五四运动之后

3、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

A、甲午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我国近代产生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机械制造业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哪三座大山的压迫?( )

①帝国主义 ②清政府 ③北洋军阀 ④封建主义 ⑤官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9世纪代以后,中国人可以在国内乘坐 火车旅游

B、19世纪代以后,中国记者可以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发回新闻

C、19世纪代开始,中国人可以看到国产无声电影

D、19世纪代之后,中国人可以阅读中文报纸《申报》

7、19世纪中国人交往和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是因为有了

①火车 ②轮船 ③飞机④电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中国近代创办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读书出版社

D、三联书社

10、近代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

A、京汉铁路

B、 京广铁路

C、京张铁路

D、津浦铁路

11、下面关于侯德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B、他是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C、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D、他创办 了永利碱业公司

12、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严复

13、严复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

A、介绍西方科学技术

B、提高中国的思想水平

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D、激励中国人民变法自强

14、中国最早的 新式学堂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15、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京 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金陵大学

D、清华大学

16、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它创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运动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7、在封建社会,国家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项制度在中国沿用了1300多年。

一直到哪年才被废除?( )

A、

B、

C、

D、

18、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谁的名言?( )

A、鲁迅

B、徐悲鸿

C、詹天佑

D、郭沫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杨鸿年

20、著名的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

1995家50亿元55万多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图)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情况?

(2)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纵看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其发展有哪些特点?

22.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企业的图片,回答问题: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大生纱厂

(1)指出这两个厂的创办人是谁?

(2)两种工厂的类型有何不同?

(3)他们创办这两类企业目的有何不同?

(4)他们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否达到?为什么?

三、主观题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回答下面问题。

①近代中国引进了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近代交通通讯技术。

②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在上海创办的《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

2、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很多进步思想家,他们认识到要改变 中国现状,就必须向方学习。据此回答。

①图1是_______。他的代表作品是《 》,书中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_______,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_______。

②图2是_______。他影响最大的译著是《 》,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进步观点。

4、连线

鲁迅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郭沫若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屈原》

丁玲 《黄河大合唱》

侯德榜 《义勇军进行曲》

詹天佑 《愚公移山》

徐悲鸿 《狂人日记》

聂耳 京张铁路

冼星海 侯氏制减法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2: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 )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2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4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 对峙时期[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国的土地可以政府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前中国青年学生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发出的生命呐喊和铮铮誓言。下列历史事件与此有关的是( D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6月,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这主要是因为( B )

A.武昌起义爆发 B.五四运动爆发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七七事变爆发

4、5月12日,南昌省立农专、工专等17所学校的3000余人,在皇殿侧公共体育场集会,会后游行请愿、致电北京,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释放被捕 学生,随后,赣州、吉安、抚州、萍乡、宜春等地学生纷纷加入声援斗争行列。这里声援的是( 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巴黎和会

5、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是[ A ]

中共一大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

A B C D

6,董必武写下缅怀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所提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是( B )

A.发动五四运动 B.成立中国共产党

C.创建黄埔军校 D.筹备南昌起义

7、翻开《谢觉哉日记》,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 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8、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

A.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 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9、小明同学到广州某地参观时,看到了以下场景和图片,你知道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吗?( C )

A.发动反蒋起义 B.北伐推翻清政府 C.第一次国共合作 D.第二次国共合作

10、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D )

A.南昌起义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11、,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是( A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D.绥远革命根据地

12.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 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 D ]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3.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B )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14.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D ]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1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B )

A.秋 收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遵义会议召开 D.红军长征胜利

16.下列哪一幅地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B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小轩去某纪念馆参观,看见镌刻在纪念馆门柱上的对联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据此判断该纪念馆应该是( C )

A.北伐战争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红军长征纪念馆 D.淮海战役纪念馆

18.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C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9.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B )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 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

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 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20.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而奠定了基础的是( D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C.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

二、非选择题(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 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性质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图片记录该事件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3)根据材料,分析红军在斗争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分)

(4)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红军的什么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篇3: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篇3: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被誉为状元实业家是()

A、范旭东B、荣宗敬C、荣德生D、张謇

2、()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3、()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A、一战期 B、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二战

4、中国最早的报纸是()

A、《民报》B、《文汇报》

C、《申报》D、《大公报》

5、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人民教育出版社 B、商务印书馆

C、大同书局 D、人民文学出版社

6、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是()

A、《定军山》B、《渔光曲》

C、《歌女红牡丹》D、《十面埋伏》

7、第一部无声电影()

A、《定军山》 B、《渔光曲》

C、《歌女红牡丹》D、《十面埋伏》

8、第一部有声电影()

A、《定军山》 B、《渔光曲》

C、《歌女红牡丹》D、《十面埋伏》

二、填空题

1、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但还是比较落后。

2、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_______。

3、《申报》和商务印书馆都诞生在_______ 。(地名)

三、简答题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如何?导致这种现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中国近代出现了哪些交通和通讯工具?

3、近代人们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材料分析题

请回答:

①图中人物是谁?

②他代表了中国哪个阶级?

③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④他创办了什么企业?

⑤他的企业发展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初二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题,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篇4: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篇4:初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思路解析:试题的关键词是实业救国和清末状元。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创办实业的状元是张謇。答案:B

2.思路解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行业和地区不平衡。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几乎没有。答案:B

3.思路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比较落后。答案:A

4.思路解析: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主要是该地区官僚地主首先受洋务运动和外国企业的刺激,发展民族工业。答案:C

5.思路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得益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原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起了积极作用。外部因素是世界大战期间列强的无暇顾及,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答案:D

6.思路解析:试题实质考查的是19世纪代后中国近代通讯工具的出现,当时出现了有线电报,而无线电报和长途电话还没有在中国出现。写书信能够联系,但路途遥远,耽搁太久,不是最佳手段。只能选择有线电报。答案:A

7.思路解析:试题考查的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而Email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新事物,是现代通讯工具,不属于近代通讯手段。答案:B

8.思路解析:以上都是人们广泛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但19世纪代就出现在上海的以上传媒工具只有报纸。答案:D

9.思路解析:试题的关键内容是对我们学习有直接帮助的文化生活成就,是课本和字典。前三项与我们学习生活都有帮助,但不是直接帮助。答案:D

10.思路解析:我国第一部在国家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A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B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渔光曲》C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答案:B

11.思路解析:以上四项礼节中有孙人格的是跪拜礼,而孙中山和黄兴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倡平等民主,所以不可能的是跪拜。答案:D

12.思路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法令。如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图片显示的是强行剪掉清朝长辫子的情景,因此出现在辛亥革命后。答案:B

13.思路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法令。如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上述选项中对体育影响明显的是禁止缠足。答案:A

14.思路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决定用新式礼服代替清朝官吏的官帽官服,中山装是这时期男士最有特色的礼服。答案:B

15.思路解析:试题逆向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最佳办法是浏览全部选项并判断其中的错误说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外国人看的而不是给中国人看。属于明显错误。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

16.思路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从课文中提取现成答案。第四小题则要求我们在做答的时候不能就事论事,进行升华。

参考答案:①《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②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企业谋取专利;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③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国内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没有广阔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三、综合运用

17.思路解析:试题以表格曲线和文字的方式展示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其中的数字分析其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①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时期,时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②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这是内因;一战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外因。③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特点。原因:一战结束,战胜的西方列强马上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停滞状态。④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第一,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第二,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和轻工业部门;第三,社会性质的制约使其表现为整体水平落后。

18. 思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识的能力。这些图片都是课本中出现的,再加上图片下的注释,不难看出这些图片分别是近代生活在交通、通信、文化生活及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的一个方面,由此再引出近代在交通、通信、文化生活及社会习俗方面总的变化。

参考答案:①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②19世纪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的便捷。③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④辛亥革命后,人们剪掉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放足、不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题答案,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初二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初二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测试内容,包括选择题部分涉及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交通工具发展、媒体传播手段等多个历史知识点。同时,也考察了戊戌变法法令、北京大学的百年校庆等相关历史内容。此外,关于中华民国成立的说法也是文章讨论

2025-05-18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