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篇1: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2*20=40分)
1、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工业特点不同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安庆内军械所
2、曾爱国是一位19世纪代的北京青年,他亲眼目睹国家遭受列强入侵,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他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 )
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了中国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
A.顽固派破坏 B.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C.没有建立强大的军队D.缺乏经济基础
5、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的目的是( )
A、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B、追求资产阶级民主 C、发展近代教育 D、救亡图存
6、张阿姨想利用网络查找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 内容,她使用的关键词是戊戌变法,如果换一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应是( )
A、百日维新 B、公车上书 C、戊戌政变 D、中外纪闻
7、光绪帝积极支持维新派并实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光绪不甘做亡国之君
③变法可巩固以他为首的帝党的势力 ④根据慈禧太后实行新政的旨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你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9、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0、下列戊戌变法法令中与洋务派采取的措施相似的是( )
A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11、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只经过了103天,你认为 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的软弱 B改革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的告密 D光绪帝遭囚禁
12、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探索和抗争,下列事件与之相符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维新变法运动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于( )
A戊戌变法发生的那一年 B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那一年
C《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年 D公车上书发生的那一年
14、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
1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 6、《近代史研究》载文云:回顾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人们发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下列关于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同时又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
B.维新变法运动加速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C.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之间斗争的实质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关于革命的方式、手段和政权形式之争,其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D.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与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7、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的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非常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观念
C袁世凯北洋政府为建设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文化而发动知识阶层进行改革
D袁世凯为实行独裁和专制,企图用封建思想禁锢人民,与新思想发生激烈冲突
18、胡适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 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尊孔复古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
19、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有了新的内容,这新的内容是指( )
A把新文化运动发展 为革命运动 B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C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D不再宣传民主和科学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二、非选择题:(21+18+11+10)
21、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
①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 么派别?这 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2+3
②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
③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2 各举两例说明。4
④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2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4
⑤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2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升太平。
──《拳匪纪实》
材料三: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革命军》
(注:邹容,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杰出人物,代表作《革命军》)
(1)材料一、三分 别是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4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2
(2)材料一、三的救国方式及政治目标有何不同?4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2+2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个运动?2两次运动有什么最大区别?2
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人物:图1( ) ,图2( ) 。4
(2)图3中的杂志是( ) (谁)在( ) 年创办的。这本杂志的创刊有什么意义?该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叫什么?(1+1+2+1)
(3)图2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他在在上面发表了哪两篇文章来歌颂十月革命?2
24、图片历史:
(1)上面四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近代化探索的什么活动?4
(2)通过对上图的分析探究,请用完成下表的形式表述四场运动中思想主张的变化。4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2: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川教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新中 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9、19世纪中 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
(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 )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 )16、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 )17、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 )1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 )19、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A、 B、 C、 D、
( )20、“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马!”,你认为真正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图中的
A、陈独秀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梁启超
( )21、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 )22、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 )2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 、新文学 D、民主
( )24、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 )25. 你认为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推动政治改革 B.挽救民族危亡 C.促进思想启蒙 D.发展社会经济
( )26.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事实的议论是
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 他是没地方可逃
C.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 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 )27. 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维新变法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 )28.旧历辛亥年指的是:
A. B. C. D.
( )29.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黎元洪 D.段祺瑞
( )3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 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 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升庆平。──《拳匪纪实》
材料四: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邹容《革命军》(注:邹容,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杰出人物,代表作《革命军》。)
回答:
①上述材料一、二、四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4分)
②材料二、四的救国方式及政治目标有何不同?(2分)
③在对 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异同?(2分)
④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个运动?两次运动有什么最大区别?(4分)
32、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 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请完成以下各题:
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②分别从后两个阶段选择一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简要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4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4分)
(2) 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2分)
(3) 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做过什么努力?结果如何?(2分)
(4)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
(5) 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第二单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D A B C A B D A C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C B B A B B C D D B B D
二、非选择题(40分)
31、①材料一出自洋务派的观点,材料二出自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材料四出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②材料二的救国方式是变法、改革,政治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材料四表现的救国方式是革命,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材料一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应该在不触动封建体系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科技。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的封建帝制存在着缺陷,应效法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
④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对待清政府、外来事物(侵略者)的态度。
32 、①第一阶段,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
②任意举出第二三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的一个人物并进行说明即可。
33 (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篇3: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彭杨同学在网上收集了下列资料,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适合的题目是
序 号 历史事件 作 用
1 戚继光抗倭 基本解除倭患
2 雅克萨之战 有利于中俄东段边境的长期和平
3 虎门销烟 表达了中国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A.中外友好交往 B.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C.中华帝国的强盛 D.闭关锁国与危机来临
2、(黑龙江齐齐哈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
A.魏源 B.张之洞 C.林则徐 D.关天培
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不包括
A.割占领土 B.开放口岸 C.开设工厂 D.协定关税
4、(江苏泰州)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5、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葡萄牙 D.日本
6、“大将等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哪位晚清将领在收复x疆地区的功绩
A.刘锦棠 B.邓世昌 C.刘永福 D.左宗棠
7、(云南曲靖)6.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并于9月正式交付海军使用。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殉国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宗棠
8、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代与19世纪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10、西方列强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而发动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11、(山东淄博)3.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12、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
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
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
13、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根据结构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下列人物中,宣传维新思想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15、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6、“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组建兴中会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17、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8、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 B. C. D.
19、,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20、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洋务运动标志我国近代史的开端。
错误: ;改正: 。
22、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青浦战役中击毙的“洋抢队”头目华尔。
错误: ;改正: 。
23.(龙岩中考),孙中山联合国内革命团体,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兴中会。
错误: ;改正: 。
2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错误: ;改正: 。
25、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申报》。
错误: ;改正: 。
三、辨析题(共5分。)
26.(龙岩中考)小东学习了《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后,将学习笔记整理如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笔记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四、材料题、综合题
27.(9分)【材料一】自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被谁劫掠的?(1分)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2分)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28.(福建福州)(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图4 图5
材料三 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2分)
(2)材料二中,把图4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
孙中山把图5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3分)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2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3分)
29、(10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指的是什么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1分)今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2分)
30.(14分)看材料,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武昌起义
上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在1前的辛亥革命。请你就这一事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一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先生,(2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在 年,(1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2分)
(2)在这里,“辛亥”的意思是【请把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 ) (1分)
A.旧历纪年 B.起义军的名称 C.武装起义的代号 D.地名
材料二 两岸同胞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有利于两岸同胞的交流,共同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振兴,我们积极支持。
-----------------摘自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答记者问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岸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的积极作用。(3分)
(4)你认为两岸同胞可以联合举办哪些活动纪念辛亥百年?(2分)
(5)想一想,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2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BCCBB DBCDC BCABB ADCBD
二. 改错题
21.错误:洋务运动 订正:鸦片战争
22.错误:青浦战役 订正:慈溪战役
23.错误:兴中会 改正:中国同盟会
24.错误:封建制度 订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5.错误:〈〈申报〉〉 订正:〈〈新青年〉〉
三. 辨析题
26.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理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南京条约》签订后。(1分)
四.材料题与综合题
27.(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英法联军。(3)《辛丑条约》。(4)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28.(1)洋务运动(2分)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2分) 三民主义(3分)
(3)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3分)
29.(1)〈〈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洋务运动,公车上书
(3)辛亥革命,孙中山,100
(4)新文化运动
(5)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
30.(1)孙中山,三民主义
(2)A
(3)有利于两岸交流,有利于推进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中华振兴。
(4)举办海峡两岸纪念辛亥百年论坛;举办海峡两岸纪念辛亥百年文艺晚会;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遗址;联合编辑纪念辛亥百年通讯或刊物;举办纪念辛亥百年专题展览等。(答出其中一点或意思相近即可)
(5)坚忍不拔、务实开明;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革命、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