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对联知识复习要点

中考对联知识复习要点

篇1:中考对联知识复习要点

  了解对联的知识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意义相关。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一、对联撰写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或上联);二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下联:(湖北荆门市中考题)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浙江温州市中考题)

 

  参考答案:例1:如廉洁奉公为百姓、勤政爱民得民心、贪污腐败失民心等。例2: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等。

 

  二、对联匹配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

 

  例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福建福州市中考题)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三、对联删改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二是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副对联。

 

  例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江苏南京市中考题)

 

 

  例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参考答案:例4: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例5: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四、对联链接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结合起来加以考查。

 

  例6、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辽宁锦州市中考题)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对联中的重要词语,如“表”“对”“三顾”“酌酒花间”“磨针石”“正气”“丹心”等,再联系自己相关的知识积累来解答。参考答案:(1)诸葛亮三顾茅庐(2)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3)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例7、根据对偶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幅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例8、.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地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对燕子矶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天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乌龙潭对莫愁湖对总统府对

 

  答案:白马湖、天想寺、状元楼。

 

  例9、分析对联,排列顺序

 

  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

 

  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顺序为②④①③

 

  例10、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参考答案有“琅琊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等。

 

  例11、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可对“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也可对“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还可对“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例12、(重庆市中考题)

 

  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D、万户争传新乐府

 

  答案是B项。

 

 

  欣赏对联

 

  一、对联的由来

 

  秦汉以前,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就是把传说的降鬼大神“神茶”“郁垒”的名字刻在两块桃木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神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年。五代,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最早的春联。宋代,极普遍。“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描写了这种盛况。

 

  二、对联故事

 

  相传,太行山上的古南村,一农家,一商家,两家积怨已久,纷纷写对联来讥讽对方。一教书先生,仿效他们在对联中,寄予情感,写了一副对联,在大年三十,抢先挂在大门上。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横批:农商并重,

 

  B、农民很惭愧毁掉已写好的对联,诚心诚意的写了一副。

 

  重春夏秋冬勤耕耘,也好也好;轻东西南北苦经营,不该不该。

 

  横批:农商一家

 

  C、商人也很内疚,撕掉写好的对联,情真意切的写了一联。

 

  闯东西南北苦经营,应该应该;忘春夏秋冬勤耕耘,惭愧惭愧。

 

  横批:农商携手

 

  2、秦少游新婚之夜对对联

 

  闭月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天水底天。

 

  3、一书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高中状元后,亲友纷纷拜访,趋之若鹜。于是,他感慨万千,写下此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三、对联的特点

 

  A、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B、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C、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D、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妙联欣赏

 

  1、数字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2、针顶联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

 

  3、拆字合字

 

  对联故事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4、叠字复字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後始逢春。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5、回文倒顺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处处飞花飞处处声声笑语笑声声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倒读又成一联: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6、同字异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一、三、八字读音(条),调整的(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

 

  下联: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

 

  7、古今绝对

 

  (古)南通前北通前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8、谐音双关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

 

  「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

 

  六、牛刀小试:给下面对联对下联

 

  1、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大功夫暂露头角,我为文坛颍才

 

  2、忆往昔沧桑岁月,看今朝锦绣河山。

 

  3、忆往昔,刘备三顾茅庐传佳话,看今朝,陈毅四上矛山谱新曲。

 

  4、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赤胆忠心,赵云力救主

篇2:中考对联知识复习要点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对联题

  【考点阐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能够运用得“连贯、得体”。此外,在学习名著的要求中,也要求了解名著所涉及的文化常识,其中就包括对对联的了解,不仅要求阅读对联,还要求能够模仿拟写。受高考题的影响,中考题中也出现了对联考题,尤其是近两年来,对联考题普遍在中考题中出现。如,就有数十套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对联考题。这种对联考题难不难呢,应该如何有效而快速地应对呢,这些都是我们即将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非常关心的。下面,我们先以中考真题引路,研究、琢磨应对的最佳方法,以便更好地备战今年的此类中考题。

  【技法点拨】

  一、对联常识储备

  ⑴对句和出句字数要相等。⑵对句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⑶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⑷停顿也需对应。⑸一般情况下是仄起平收。

  二、备考答题技巧

  使用“拆合法”对对联最有效。

  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我们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陋风”等。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又如,“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等。

  当然,以上“拆合法”是对答做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我想还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联的练习吗?同学们随口就有的,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

  二、多关注一些对联高手的佳联、妙对。像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三、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真题例析】

  一、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吉林省第8题)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

  下联:。

  【解析】运用上面所讲方法,把“青山外早莺争树”,切分为“青山~外~早莺~争~树”五节五个词语,然后分别作对,即可以最快的速度对出下联。

  【参考答案】示例:①绿水旁游鱼跳波。②绿村旁蜻蜓点水。③绿园里粉蝶戏春

  二、近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四川××市主城区黄金地段一栋7层住宅楼,因为顶楼一户人家不肯搬迁,所以开发商将楼下5层楼梯用挖掘机拆掉。看了此图,请你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四川遂宁市第10题,图略)

  上联: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

  下联:,。

  【解析】上联“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可以进行这样的切分:“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然后一一作对。

  【参考答案】示例:①小民无辜,才受望天这苦。②百姓无辜,乃遭露顶此苦。

  【实战演练】

  1.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或当今时代楷模,对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

  2.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意完成对联:

  上联:调查研究得灼见,

  下联: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有很多写到传统节日的佳句,请写出其中的一联: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内外名著的导读,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长沙的名胜古迹选择合适的对联,将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温馨提示]麓山寺。位于岳麓山,是佛教入湘醉枣的一所寺院,至今已有1700多年。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号称千年学府。天心阁,位于城南,今天心公园内,是旧长沙的制高点,可俯瞰全城。杜甫江阁,位于湘江边,为纪念杜甫晚年漂泊湘江而建。

  A.惟楚有材于斯为盛B.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最关心

  C.江流楚韵阁驻唐风D.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

  ①岳麓书院()②天心阁()③麓山寺()④杜甫江阁()

  6.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

  难报恩来生为国家耿耿忠心昭日月何堪魂去青史千秋功同五岳寸草春晖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死为人民

  对联①:___________

  对联②:___________

  7.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对联:___________

  8.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中缝)

  【第4版《运用拆合法,巧答对联题》参考答案】

  1.示例:范仲淹和万民共忧

  2.示例:以小见大出真知

  3.示例: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示例:①《三国演义》颂英雄豪杰。②《傅雷家书》谈生活艺术。③《聊斋志异》刻鬼妖贪虐(记奇谈异闻)。④《骆驼祥子》绘车夫辛酸。⑤《爱的教育》录师长教子(述男孩成长)……

  5.①A②B③D④C

  6.①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②青史千秋,何堪魂去;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7.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8.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篇3:中考对联知识复习要点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仿写.对联.广告.标语专题训练

  1.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2.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排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宛如柔韧的丝线,终能使平凡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1.大地的幸福,是能让万物茁壮成长

  2.人生宛如漫长的河道,终能使细小的水流汇成汹涌的大江;

  人生宛如肥沃的土壤,终能使娇嫩的树苗长成茂密的森林

  3.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追求,

  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

  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4.参考下面的例子,从"海、路、思、记、忘"中任选一字,根据其字形特点写一两句有意蕴的话。

  示例:灯--黑暗中一丁点儿的火星,也可以点燃希望的明灯。

  出--努力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就会找到出路。

  示例:海--接纳每一滴水,成就了大海的辽阔。∥路--人生之路,在我们各自的脚下。∥思--思想,心田上开出的智慧之花。∥记--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做一个守信的人。∥忘--连心都死亡了,那是真正的遗忘。

  5.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深夜,我们渴望黎明;孤独,我们渴望陪伴;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运用--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

  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伤心,我们渴望安慰

  6.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

  稻谷,就交给勤劳的农民去种植吧;环境,就交给文明的市民去保护吧

  7.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

  青春是一棵挺立的大树

  书是大树上最美的一朵花

  它使青春的气质变得芬芳而儒雅

  8.结合语境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即使人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幸,我们也要对它报以美丽的笑容。《史记》是司马迁对不公的命运报以的最坚强的笑容;《童年》是高尔基对冷酷的生活报以的最真诚的笑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残缺的人生报以的最乐观的笑容

  9.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半句应点明节日及主要活动;后半句说明该节日的意义,句式可从宽。)

  清明上坟墓拜先祖,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

  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10.下面四副对联中,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A.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B.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C.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D.临水开轩,四面云山一幅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D

  11.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

  痛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

  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

  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

  D.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B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12.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18字以内。

  示例:关爱留守儿童,浇灌祖国幼苗;留守一份真情,奉献一片爱心。

  13.选出下列句子在特定的语言场合使用不得体的一句()

  A.某图书馆在墙上挂了一幅标语:"求知使人进步,知识就是力量。"

  B.某中学有一个教室贴了一幅标语:"人生求痛快,先痛而后快。"

  C.某中学校门处立了一块告示牌:"同学,进出学校请佩戴校徽。"

  D.某体育馆内挂了一幅横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B

  14.在连续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了贯彻这一文件精神,你所在的社区将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为这次读书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20字以内)

  示例:①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②让书香飘满每个角落;③让阅读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15.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上联:书声萦耳,如歌岁月如歌趣;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气溢胸,似锦文章似锦程

  16.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请你参加以"我爱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设计一条标语(至少要用到一个成语)。

  示例一:品读成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示例二:走进成语,就是走进了万紫千红的文化园地。

  ②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一句。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一支歌,用旋律彰显着青春的喜怒哀乐

篇4:中考对联知识复习要点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句子之仿写.对联.广告.标语

  考点检索:

  1.联系前后句子,仿写一个内容相关,形式一样的句子。

  2.拟写对联、广告、标语、口号等。

  3.赏析对联、广告、标语、口号等。

  方法点拨:

  一、句子仿写

  1.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

  2.在结构上,重视"形似",使仿句在字数、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与例句一样或大致一样。

  二、拟写对联

  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对称,甚至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等。

  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上下联平仄要相反。"平"指拼音的第一、二声,"仄"指拼音的第三、四声。

  5.节奏相合。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6.语意相关。所谓"对联",既要在词性、平仄上讲究"对",又要在内容、语义上讲究"联"(即上下联的意思要有一定的关联)。

  7.上下联最好不出现重复的字。

  三、广告、标语的拟写

  (一)基本要求:

  以道理倡导人,以情感打动人,以创意吸引人。

  (二)具体方法

  1.运用修辞。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

  ①对偶。使用对偶,这类公益广告词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②双关。就是利用双关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之效。如"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二字,一语双关。利用双关语作为公益广告词,能增加表达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

  ③对比。如"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④仿拟。就是套用人们熟知的语句,使其产生一种新的意义,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如"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是化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类语句为人熟知,让人感到亲切,有利于赢得人们的好感,也有利于迅速传播。

  ⑤比喻。如"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血的作用。

  ⑥设问。运用设问,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构思新颖,提问巧妙,发人深省。

  ⑦反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编拟广告词也是常用的方式,因为它可以起到强调作用,突出广告对象的某些特征。例"天天钙天力,添钙添活力"。(钙天力)整个广告就是要让消费者能对钙天力这种补钙产品产生强有力的兴趣。

  2.化用歌词

  例"平生只唱一首歌,哪有不平哪有我。"(某压路机广告)

  3.字词巧排

  如"让普通话不普通,让平凡人不平凡",通过字词的巧妙排列,造成语音、语义上的循环往复,既有要求,又有标准,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4.哲理情趣

  例,有一则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则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世人记住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否则留给我们的可能只有眼泪。

  试题探究:

  【例1】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解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相同。答此题时,要根据句中"冬的肃杀""冬的真实"再举一个与冬有关的特点,如"冬的宁静""冬的单调"等,然后仿照例句内容表述方式来赋予所选词语一定的含义,用"没有……或许我们永远……不……"的句式表达即可。

  【答案】示例: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欣赏不到夏的多姿多彩。

  【例2】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

  下联:【解析】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再分析上联内容。上联写某人干某事,下联也要写某人干某事。上联"子瞻"是苏东坡的"字",整个句子是主谓结构,下联也要选一个古代文人的"字"或"名"、"号"开头,后面的内容要按照上联的结构和内容来仿写。

  【答案】示例:(1)茂叔独爱池中莲;(2)青莲豪饮樽中醇;(3)渊明独采篱下菊。

篇5:中考对联知识复习要点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仿写.对联.广告.标语中考预测

  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

  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

  2.试模仿下面的诗句,以"青春"为题写一首小诗。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桑叶,养育着可爱的春蚕

  是春蚕,吐出晶莹的蚕丝

  是蚕丝,编织美好的未来

  是未来,创造着无限可能

  3.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是幸福;灯光下一次醉心的阅读是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用心体会,幸福俯拾皆是。

  eg:假日里一次快乐的远足是幸福;春雨中一次悠闲的漫步是幸福

  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g: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

  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1)上联:______;下联:______;

  (2)上联:______;下联:______。

  ①⑤

  ④②

  6.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

  ①山清水秀--〔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

  ②粗茶淡饭--〔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盘珍馐等)〕

  8."节俭过年、杜绝浪费"成了春节的关键词。为倡导人们度过一个幸福、节俭、平安、和谐的春节,东方热线向广大市民征集春节宣传标语。请你试着写一条。

  示例一:提倡节俭过年,营造祥和气氛。示例二:不铺张,不浪费,节俭过个实在年。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物理考试复习知识考点:力

中考物理中关于力的考试要点和常见题型。考试基本以选择题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为主,并指出力的测量主要在实验探究中出现。同时提醒考生注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误区和力的图示详析。通过典型例题解析了如何判断相互平衡的力,包括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重要性。

2025-02-12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让学习压力见鬼去吧!轻松应对的妙招

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压力的几大妙招。王女士的儿子在初三时因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症状。老师发现儿子的压力主要源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王女士采纳了老师的建议,通过心理调节和体育运动来缓解儿子的压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09-26

最新文章

中考网上阅卷答题技巧详解

中考网上阅卷答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文章指出网上阅卷要求考生使用黑色中性笔答题,保持字迹清晰,并注意答题范围。同时,文章强调了保持卷面整洁的重要性,并建议考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习并熟悉修改符号。家长应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共同帮助考生适应新的考试方式

2025-02-22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