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篇1: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基础知识考点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篇2: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如空气、木、铁等。

  3声音的场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秒以上。最少也要0.1秒。

  5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7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扰人们听的声音。

  12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3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1温度和温度计: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3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4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5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t=T-273℃

篇3: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篇3: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1. 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 常见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8. 熔点或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体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15.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6. 液化现象:“白气”、“雾”等。

 

  17.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篇4: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篇4: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温度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物态变化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4.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9.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篇5: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篇5: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30:六种物态变化的识别

  母题探究  

   典型141

   六种物态变化的识别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解析: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A选项中,灯丝(固体)变细(物质"跑了",变为气体),这是一个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为升华,故A错;B选项中,湿衣服(里面有水,为液态)变干(水分子"跑到"空气中,为气体),这个过程为汽化(或蒸发),故B错;C选项中,酒精(液态)干了(变为酒精蒸气),这个过程为汽化,故C正确;D选项中,水(液态)结冰(固态)这个过程为凝固,因此D错.

  【答案】  C

  典例142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多选)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自粉'',属于凝华现象

  解析: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白气"是由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C是正确的;剥去包装纸,冰棒"流汗",是由于冰棒熔化了,不是液化现象,B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中的"白粉",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C、D.

  【答案】  C、D

  

篇6: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试重点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31: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的辨别

  母题探究

  典例146

  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属于放热的是

      A.用电吹风吹千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

  解析:应对此类试题的方法主要靠记忆,一般将三种物质的状态按固、液、气变化的顺序分为熔化、汽化和升华来记忆,且此三种物态变化都要吸热.若逆向变化则为液化、凝固和凝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都会放热.A.B是汽化现,吸热;c是升华现象,吸热;D是凝华现象,

  【答案】  D

  典例147

  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缥缈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吸热

  解析:霜和雪都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所

  以A、D是错误的;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液化要放热,所以B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故选C.

  【答案】  C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核心知识点解析

中考物理中的物态变化核心知识点。首先介绍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详细列举了物态变化的六种形式,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并解释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液体沸腾的条件和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以及使气体液化

2024-12-31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资源杯”初赛分析及复赛展望!(含初赛答案)

“资源杯”数学初赛的情况,指出初赛试题源于数学课本并略高于课本,旨在筛选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文章提醒学生,在考试中即使觉得试题简单,也不能轻敌,需要反复检查并展示完整的解答过程。文章详细列举了初赛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并附有部分试题说明。最后强调了比赛的

2025-04-15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