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精选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还承担着排除代谢废物的任务。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它负责运输血细胞以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血浆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激素、酶等成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介质。
血细胞则包括三种类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它们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这种特殊的形态使得红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附着空间。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结合氧气的能力,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携带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白细胞体积较大,拥有细胞核,其数量远少于红细胞。白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能够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菌和异物,起到防御和保护机体的作用。当身体受到感染时,白细胞会迅速聚集到炎症部位,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直接吞噬病原体。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在血管受损时参与止血过程。当血管破裂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并在破损处形成血栓,阻止血液继续流失。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伤口愈合的过程。
心脏与血管的功能
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心脏内部结构复杂,通过瓣膜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确保血液单向流动,防止逆流。
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构成了人体的血管系统。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主要管道,动脉壁较厚且富有弹性,能够承受较高的血压。毛细血管则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管,直径极细,仅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关键场所。
静脉负责将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静脉壁相对较薄,管腔较大,有助于血液顺畅回流。
心脏解剖图、心脏工作示意图和血液循环模式图都是学习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工具。这些图表详细展示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心脏解剖图清晰地显示了心脏的四个腔室及其相互关系;心脏工作示意图则通过动态的方式展示了心脏如何泵血,以及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路径;
血液循环模式图则完整地呈现了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
血液循环的路径
血液循环是人体内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经过主动脉及其分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后,再通过各级静脉返回心脏右侧。体循环的主要作用是为全身各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帮助清除代谢产物。体循环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则是指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经过肺动脉及其分支,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后,再通过肺静脉返回心脏左侧。肺循环的主要作用是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排出,同时吸入新鲜的氧气。肺循环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确保了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有效交换。体循环负责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肺循环则负责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补充新鲜的氧气。两者相辅相成,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通过深入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心脏和血管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