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的九大拟题技巧

命题作文一直是出卷老师热衷的类型,尤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发展,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与热点话题接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话题的延伸性和开放性也日益增强。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为自己的文章拟一个既能体现智慧与匠心,又能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标题,成为了考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作文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够酣畅淋漓地展示作者的个性与文化修养,还能给阅卷老师一份见面礼,让他们在批阅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同时,标题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考场作文的等级评定。因此,如何让作文的“眼睛”更加明亮、有神,成为了每个考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九个方面详细探讨中考作文的拟题技巧,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这些技巧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作文得分。
一、引用化用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影视书名、影视剧名、新闻标题、电台栏目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展示考生的文化底蕴,还能让标题更具吸引力。
1. 青春话题:
- 《一笑而过》——源自郑钧的歌曲,表达了青春中的无奈与释怀。
- 《明明白白我的心》——借用张信哲的歌词,传达了青春期的情感波动。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化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经典台词,象征着青春的热烈与美好。
2. 成长话题:
- 《无限风光在险峰》——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寓意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
- 《一枝红杏出墙来》——化用宋代叶绍翁的诗句,暗示成长中的突破与创新。
3. 理想话题:
- 《我的未来不是梦》——来自张雨生的经典歌曲,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 《我心永恒》——借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象征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 《化蝶飞》——化用梁祝故事中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4. 考试话题: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引用历史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考试中的成败得失。
- 《莫道不销魂》——化用李清照的词句,表达了考试带来的压力与焦虑。
5. 理解话题:
- 《对面的老师看过来》——模仿周杰伦的歌曲,幽默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期待与理解。
-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借用刘德华的歌词,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 《有一点动心》——化用王菲的歌曲,表达了理解和共鸣的瞬间。
6. 信念话题:
- 《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邓丽君的歌曲,象征着坚持信念后的成功。
- 《我想我会成功》——表达了对未来的自信与期望。
7. 诚信话题:
- 《众里寻它千百度》——化用辛弃疾的词句,寓意在诚信缺失的社会中寻找真诚。
- 《千呼万唤始出来》——借用白居易的诗句,表达了诚信的珍贵与难得。
8. 环保话题:
- 《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化用歌曲《我想有个家》,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 《插翅难飞》——借用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动物在环境污染下的困境。
这些标题通过引用或化用大家熟悉的诗词、歌曲、影视作品等,既具有浓郁的文化韵致,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自我陶醉法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自我陶醉正是个性张扬的开始,作文标题中一个“我”字的存在,能够让表达更加轻松、愉快。这种方法不仅能让考生更好地展现自我,还能让文章更具亲和力。
1. 欣赏话题:
- 《酸酸甜甜就是我》——模仿流行歌曲,表达了青少年丰富的情感世界。
- 《我就是春天》——象征着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自我形象。
2. 骄傲话题:
- 《13岁,我为你骄傲》——表达了对自己成长的自豪感。
- 《相信自己的感觉真棒》——传递了自信与自尊的重要性。
3. 渴望话题:
- 《给我一双翅膀吧》——表达了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
- 《好想好好爱“你”——我的假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自信话题:
- 《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强调了自我价值的认同。
- 《我是我的天使》——表达了对自己力量的信任。
5. 处世话题: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引用但丁的名言,表达了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 《一个人的精彩》——展现了独处时的内心世界。
6. 自由话题:
- 《心想喝歌就唱歌》——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
- 《我的地盘,听我的!》——模仿广告语,传递了强烈的个人主张。
这些标题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能够很好地展现考生的个性与情感。它们不仅让人感到轻松愉悦,还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巧用公式法
运用数字或者数学、物理、化学中的程式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简练精当,形式新颖,逻辑严密,给人以启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展示考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文章更具条理性和说服力。
1. 生命话题:
- 《10-1=0》——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了生命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体的失败,寓意生命的完整性与脆弱性。
2. 教育话题:
- 《∞×0=0》——借用数学中的无穷大乘以零等于零的概念,表达了教育中如果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再多的努力也可能徒劳无功。
3. 成功话题:
- 《立志+努力=成功》——通过简单的加法公式,清晰地表达了成功的必要条件,即志向和努力缺一不可。
4. 友情话题:
- 《1+1>2》——借用数学中的不等式,表达了友情的力量,说明两个人的合作往往能够产生超越个体的效果。
5. 家庭话题:
- 《3×3=9》——通过简单的乘法公式,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关爱,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6. 环保话题:
- 《1+1=1》——借用数学中的特殊等式,表达了环保行动中的集体力量,说明每个人的努力都至关重要,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地球。
7. 时间管理话题:
- 《24÷8=3》——通过简单的除法公式,表达了合理分配时间的重要性,说明一天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如果能够科学安排,仍然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8. 心理健康话题:
- 《1-0.5=0.5》——通过简单的减法公式,表达了心理问题的处理方式,说明即使遇到挫折,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仍然可以保留一半的希望。
这些标题通过巧妙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中的公式,不仅形式新颖,而且逻辑严密,能够有效地传达文章的核心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设问反问法
设问和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考生可以在标题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文章。
1. 梦想话题:
- 《如果没有梦想,我们会去哪里?》——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梦想的重要性。
2. 成长话题:
- 《成长路上,你准备好了吗?》——通过反问的方式,激发读者对成长的思考。
3. 友情话题:
- 《朋友,你还在吗?》——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与珍惜。
4. 诚信话题:
- 《如果我们都不讲诚信,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诚信重要性的思考。
5. 环保话题:
-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还能坐视不管吗?》——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6. 亲情话题:
- 《父母的爱,你感受到了吗?》——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反思亲情的价值。
7. 学习话题:
- 《学习是为了什么?》——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读者对学习目的的思考。
8. 责任话题:
- 《如果你是领导者,你会怎么做?》——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责任感的意义。
这些标题通过设问和反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而吸引他们继续阅读文章。
五、比喻象征法
比喻和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考生可以在标题中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 梦想话题:
- 《梦想是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梦想的指引作用。
2. 成长话题:
- 《成长是一场旅行,风景在路上》——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成长的过程与体验。
3. 友情话题:
- 《友情是一艘船,载着我们驶向远方》——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友情的支持与陪伴。
4. 诚信话题:
- 《诚信是一座桥,连接彼此的信任》——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
5. 环保话题:
-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我们该如何守护它?》——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地球的关爱。
6. 亲情话题:
- 《亲情是一片海,深邃而广阔》——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亲情的深厚与包容。
7. 学习话题:
- 《学习是一把钥匙,开启智慧的大门》——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学习的意义。
8. 责任话题:
- 《责任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前行》——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责任感的重要性。
这些标题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能够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六、对比衬托法
对比和衬托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能够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通过衬托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方式,考生可以在标题中设置对立的情境,增强文章的戏剧性和冲突感。
1. 梦想与现实:
- 《梦想与现实,哪一个更真实?》——通过对比的方式,探讨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2. 成功与失败:
- 《成功与失败,只差一步之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微妙关系。
3. 友情与利益:
- 《友情与利益,你选择哪一个?》——通过对比的方式,探讨了友情与利益之间的冲突。
4. 诚信与欺骗:
- 《诚信与欺骗,哪一个是真正的财富?》——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
5. 环保与破坏:
- 《环保与破坏,地球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选择》——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6. 亲情与疏离:
- 《亲情与疏离,距离是否能改变一切?》——通过对比的方式,探讨了亲情与疏离之间的关系。
7. 学习与娱乐:
- 《学习与娱乐,你更倾向于哪一个?》——通过对比的方式,探讨了学习与娱乐之间的平衡。
8. 责任与逃避:
- 《责任与逃避,哪一个更能成就人生?》——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责任感的重要性。
这些标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方式,能够设置对立的情境,增强文章的戏剧性和冲突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七、谐音双关法
谐音和双关是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通过词语的多重含义,创造出幽默风趣的效果。通过谐音和双关的方式,考生可以在标题中设置巧妙的语言游戏,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1. 梦想话题:
- 《梦中有梦,梦外有梦》——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梦想的多层次性。
2. 成长话题:
- 《长高不长心,成长不成熟》——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
3. 友情话题:
- 《友你真好,友你更好》——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4. 诚信话题:
- 《诚心诚意,诚心不成意》——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
5. 环保话题:
- 《环顾四周,环护地球》——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6. 亲情话题:
- 《亲上加亲,亲上更亲》——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亲情的深厚与亲密。
7. 学习话题: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8. 责任话题:
- 《责无旁贷,责无旁推》——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责任感的重要性。
这些标题通过谐音和双关的方式,能够创造出幽默风趣的效果,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文章的观点。
八、拟人拟物法
拟人和拟物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通过拟人和拟物的方式,考生可以在标题中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 梦想话题:
- 《梦想在召唤,我已准备好》——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梦想的吸引力。
2. 成长话题:
- 《成长的脚步,从未停止》——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成长的持续性。
3. 友情话题:
- 《友情在微笑,温暖了我的心》——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友情的美好。
4. 诚信话题:
- 《诚信在呼唤,你听到了吗?》——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诚信的迫切性。
5. 环保话题:
- 《地球在哭泣,我们还能袖手旁观吗?》——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6. 亲情话题:
- 《亲情在拥抱,温暖了我的世界》——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亲情的温暖。
7. 学习话题:
- 《知识在等待,你准备好了吗?》——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8. 责任话题:
- 《责任在肩头,我已准备好承担》——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了责任感的重要性。
这些标题通过拟人和拟物的方式,能够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九、借古喻今法
借古喻今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能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或古代故事,表达现代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考生可以在标题中设置历史背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
1. 梦想话题:
- 《卧薪尝胆,只为梦想成真》——借用越王勾践的故事,表达了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2. 成长话题:
- 《十年磨一剑,今日试锋芒》——借用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句,表达了成长中的磨砺与奋斗。
3. 友情话题:
-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借用伯牙子期的故事,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4. 诚信话题:
- 《一诺千金,君子之道》——借用古代君子的诚信故事,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
5. 环保话题:
- 《天人合一,共护自然》——借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理念。
6. 亲情话题: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借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7. 学习话题:
- 《悬梁刺股,只为学业有成》——借用古代学子刻苦学习的故事,表达了对学习的重视。
8. 责任话题: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借用清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表达了责任感的重要性。
这些标题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能够设置历史背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中考作文的拟题技巧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考生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为自己的文章拟一个既能体现智慧与匠心,又能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展示考生的个性与文化修养,还能给阅卷老师一份见面礼,让他们在批阅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
同时,标题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考场作文的等级评定。因此,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应当多加练习,掌握这些拟题技巧,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