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二历史同步练习之三大改造

初二历史同步练习之三大改造

一、选择题

1.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包括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官僚资本的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对手工业的改造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过程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步骤。然而,选项B中的“对官僚资本的改造”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官僚资本已经被没收并转化为国家所有,因此它不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

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它只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虽然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法律框架,但并未直接涉及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则更多地反映了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真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使得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3. 在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 实现农业合作化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

D.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避免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还成功地将私营企业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通过赎买政策,国家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是一次独特的尝试。

相比之下,农业合作化和对手工业的改造虽然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们更多是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而非创新性的突破。

4.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主要形式是

A. 农业互助组

B. 初级农业合作社

C. 高级农业合作社

D. 人民公社

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形式是农业互助组,这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农民们通过自愿结合,共同劳动,分享工具和技术。随着合作化的深入,初级农业合作社逐渐取代了互助组,这种合作社具有更明确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而高级农业合作社则是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它不仅扩大了合作范围,还引入了更加集中的管理方式。至于人民公社,则是在合作化高潮之后出现的一种更为极端的形式,它试图将农业生产完全纳入集体化管理,但最终因过于激进而未能持续发展。

5.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 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时期不仅包括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包括了政治体制的巩固和完善。特别是从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因此,正确的答案是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一时期涵盖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材料解析题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2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项目 | 占全国经济的百分比 |

|------|------------------|

|------|------------------|

| 工业 | 63% |

| 商业(批发) | 67% |

| 商业(零售) | 85% |

材料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 项目 | 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 商业零售额 | 95.8% | 4.2% |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1对比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通过对两份材料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1952年至1956年间,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1952年,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领域,私营企业的比重非常高。然而,到了1956年,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

根据材料2的数据,公有制经济几乎完全取代了私有制经济,尤其是在工业总产值方面,公有制经济达到了100%,而私有制经济则降为零。在商业零售领域,公有制经济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占比高达95.8%,而私有制经济仅剩下4.2%。

这种变化表明,短短几年内,中国经济从以私有制为主导迅速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导,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私营工商业的比重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控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系。

(2)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主要归因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施。自195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推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方面,通过合作化运动,农民被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合作社;在手工业方面,个体手工业者被引导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国家采取了赎买政策,逐步将私营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此外,国家还大力推动工业化建设,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大量国有企业。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也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国家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加强了对私营经济的管理和限制,逐步削弱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从...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掌握了主要的经济命脉,实现了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种变化不仅是经济体制的转变,更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和平赎买等创新性政策,国家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避免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确保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变化,不仅为中国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它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