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挫折:从莫言到贝多芬的启示

在八年级上册的政治课时训练中,我们探讨了“感受挫折”这一重要主题。通过分析几位著名人物的经历,如莫言、孙中山以及贝多芬,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挫折的本质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些案例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挫折,并从中汲取力量。
一、莫言:坎坷中的文学巨匠
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然而,这位文学巨匠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童年时期,莫言在家乡的小学读书,后来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即使成名后,他也曾落选茅盾文学奖。
莫言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挫折,但正是这些挫折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卓越的文学成就。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莫言的经历十分坎坷”。材料中侧重强调莫言的一生充满坎坷,从而得出结论:人生难免有挫折。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A项“自强要从少年始”与题意不符;B项“理想是自强的航标”虽然重要,但不是本题的核心;
D项“挫折面前应从容”虽然表达了应对挫折的态度,但并不是题干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互动探究
莫言的经历启示我们:
A. 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让挫折激励我们成长
B. 有挫折就会成功
C. 导致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D. 只有普通人才会遭遇挫折,身处逆境
提示
正确答案是A。莫言的经历告诉我们,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和克服它。挫折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碍。
二、孙中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民间俗语也讲:“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伟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感受挫折。题干两句名言警句都表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干扰、困难和失败,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选项B“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符合题意。A项“挫折对人有双重影响”虽然正确,但不是题干的核心;C项“造成挫折的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虽然也是事实,但题干并未涉及;
D项“人生不如意事总占绝大多数”说法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
三、贝多芬:音乐巨匠的磨难
被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遇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几乎逼他行乞,失恋使他绝望,双耳失聪更是对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尽管如此,贝多芬依然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解析
本题以贝多芬遇到的挫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挫折产生原因的认识与把握。贫困主要是家庭环境因素,失恋主要是个人身体和心理因素,双耳失聪主要是意外因素。因此,选项D(①自然或意外因素、②社会客观因素、④个人身体和心理因素)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
造成挫折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
1. 个人目标的适宜性:如果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挫折感。
2. 个人能力因素:能力不足或准备不充分也会引发挫折。
3. 个人对工作环境的了解程度:不了解环境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困难。
4. 挫折容忍力不同:每个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同,这也会影响其应对方式。
四、列别捷夫:挫折的力量
俄国科学家列别捷夫曾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挫折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之走向成熟和成功。平静的生活虽然舒适,但却缺乏锻炼的机会,而挫折则能激发人的潜力,促使人们不断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的理解能力。“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说明挫折具有积极的一面。选项C“挫折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之走向成熟和成功”符合题意。A项“人生难免遭遇挫折”虽然正确,但不是本题的核心;B项“人世间的路都是曲折的”说法过于片面;
D项“人们对社会只有赞叹”与题意不符。
通过对莫言、孙中山、贝多芬以及列别捷夫等人物经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人生难免有挫折,但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和克服它。挫折不仅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还能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正如孙中山所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坚持,将这些不如意转化为成功的基石。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这些伟大人物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挫折不仅是成长的一部分,更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挫折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1. 引入更多历史人物:除了莫言、贝多芬等人物外,还可以引入其他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探讨他们是如何面对挫折并取得成功的。
2. 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将现代心理学中的应对机制、情绪管理等内容融入文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挫折。
3. 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具体的现实案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培养积极心态: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学会从挫折中寻找机会,培养乐观、坚韧的品质。
5. 互动式学习: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挫折的意义和应对方法。
通过这些创新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讨挫折这一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成长为坚强、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