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北京版下几种常见的碱知识点

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酸碱反应及其性质是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以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氢氧化铝[Al(OH)3],并简要介绍一些生物碱如烟碱(尼古丁)等。
我们将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探讨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及其相关化学性质。
一、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 1. 氢氧化钠(NaOH)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并释放大量热量。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俗称火碱或苛性钠。其熔点为318.4℃,沸点为1390℃,密度约为2.13 g/cm。由于其强吸湿性,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因此需要密封保存。
化学性质:
- 与酸反应: 氢氧化钠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NaOH + HCl \rightarrow NaCl + H_2O\]
-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等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例如:
\[2NaOH + CO_2 \rightarrow Na_2CO_3 + H_2O\]
- 与金属离子反应: 氢氧化钠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例如:
\[FeCl_3 + 3NaOH \rightarrow Fe(OH)_3 \downarrow + 3NaCl\]
用途:
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造纸、纺织、印染、肥皂制造等。此外,它还用于实验室中调节pH值、制备其他化学品等。
# 2. 氢氧化钙[Ca(OH)2]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饱和溶液称为石灰水,具有弱碱性。氢氧化钙的熔点为580℃,密度约为2.21 g/cm。它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但较氢氧化钠弱。
化学性质:
- 与酸反应: 氢氧化钙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Ca(OH)_2 + 2HCl \rightarrow CaCl_2 + 2H_2O\]
- 与二氧化碳反应: 氢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这一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例如:
\[Ca(OH)_2 + CO_2 \rightarrow CaCO_3 \downarrow + H_2O\]
用途:
氢氧化钙主要用于建筑材料中,如制作石灰砂浆、水泥等。此外,它还用于土壤改良、污水处理等领域。
# 3. 氢氧化钾(KOH)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钾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易溶于水并释放大量热量。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类似于氢氧化钠。其熔点为360.4℃,沸点为1327℃,密度约为2.04 g/cm。
化学性质:
- 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KOH + HCl \rightarrow KCl + H_2O\]
-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氢氧化钾可以与二氧化碳等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例如:
\[2KOH + CO_2 \rightarrow K_2CO_3 + H_2O\]
用途:
氢氧化钾广泛应用于电池制造、有机合成、食品加工等领域。它还用于实验室中作为干燥剂和催化剂。
# 4. 氨水(NH3·H2O)
物理性质:
氨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它是氨气溶解于水形成的弱碱性溶液,浓度一般为5%-10%。氨水的密度约为0.9 g/cm。
化学性质:
- 与酸反应: 氨水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铵盐,例如:
\[NH_3 \cdot H_2O + HCl \rightarrow NH_4Cl + H_2O\]
- 挥发性: 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容易分解成氨气和水,因此需要密封保存。
用途:
氨水主要用于农业中作为氮肥,也可用于制药、染料、橡胶等行业。
# 5. 氢氧化铝[Al(OH)3]
物理性质: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胶状固体,不溶于水,但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可溶解。它的熔点为300℃左右,密度约为2.42 g/cm。
化学性质:
- 两性物质: 氢氧化铝既可与酸反应生成铝盐,也可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例如:
\[Al(OH)_3 + 3HCl \rightarrow AlCl_3 + 3H_2O\]
\[Al(OH)_3 + NaOH \rightarrow NaAlO_2 + 2H_2O\]
用途:
氢氧化铝主要用于医药中作为抗酸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等症状。此外,它还用于防火材料、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酸、碱、盐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会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具体来说:
1. 酸溶液中的离子: 酸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H),这些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酸溶液能够导电。
2. 碱溶液中的离子: 碱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OH),这些离子也可以自由移动,从而使碱溶液导电。
3. 盐溶液中的离子: 盐溶液中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它们同样可以自由移动,使溶液导电。
酸和碱之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水中离解时产生的离子相同。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离子(H),而碱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氧根离子(OH)。这使得酸和碱在与指示剂、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等反应时表现出相似的行为。
三、碱的化学性质
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原因是它们在水中离解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以下是碱的一些典型化学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 碱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这是因为碱性环境改变了指示剂的颜色。
- 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这也是碱性环境的作用。
2. 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碱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例如:
\[2NaOH + CO_2 \rightarrow Na_2CO_3 + H_2O\]
这种反应不仅有助于理解碱的性质,还可以用于实际应用,如二氧化碳的检测和吸收。
四、课后练习解析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练习题,并给出详细解析。
1.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使石蕊显( )
- A. 红色 B. 蓝色 C. 无色 D. 紫色
解析: 酚酞试液在碱性环境中变红,说明该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正确答案是B。
2. 与下列何种物质反应,能准确说明CO是酸性氧化物( )
- A. 蒸馏水 B. 石灰水 C. 石蕊试液 D. 灼热的木炭
解析: 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这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因此,正确答案是B。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B.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C. 所有酸性氧化物都能跟可溶性碱反应
- D. 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解析:
- A选项错误,因为有些金属氧化物如MnO也是酸性氧化物。
- B选项错误,因为并非所有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FeO是两性氧化物。
- C选项正确,因为酸性氧化物确实能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D选项错误,因为有些氧化物既不与酸也不与碱反应,例如SiO。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A. NaO B. Ba(OH) C. SO D. HSO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NaO溶于水后生成NaOH,Ba(OH)直接溶解,SO溶于水生成HSO,HSO直接溶解。通过计算可知,NaO生成的NaOH量最多,因此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答案是A。
5. 实验室保存NaOH溶液,下列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 不避光 B. 玻璃瓶配玻璃塞
- B. 塑料瓶盛装 D. 密封
解析: NaOH具有强腐蚀性,尤其是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因此不能使用玻璃塞。正确答案是B。
通过对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的详细探讨,我们不仅掌握了这些碱的基本特性,还了解了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此外,关于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化学性质的讨论,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酸碱反应的本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文的学习,更加深入地掌握初三化学中关于碱的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