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篇1: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电阻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R1/R2=U1/U2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总=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篇2: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考点:欧姆定律

核心知识

规则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实验按图8-1连接电路,其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2伏、4伏、6伏等.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加在R上的电压值和通过R的电流值,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电压(V)

电流(安)

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规则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仍利用图8-1的电路,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如5欧、10欧、15欧等.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把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电阻(欧)

电流(安)

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篇3: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知识,有助于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快一起来阅读中考物理重点难点吧。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U/R,变形公式有:U=IR,R=U/I

2、欧姆定律使用注意: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3、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4、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5、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R=R1+R2+……+Rn(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大)

并联:1/R=1/R1+1/R2+……+1/Rn(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小)

n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则R总=nr;n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则R总=r/n考试用书

篇4: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考点:欧姆定律简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定律之一,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这个定律是欧姆发现的,所以叫欧姆定律。欧姆出生在德国埃尔兰根。他的父亲是个工人,但爱好哲学和物理。在他父亲的教育下,欧姆从小喜爱物理。

欧姆中学毕业后,上了大学,但因为家庭困难中途休学。为筹集学费,欧姆离家到外地当了家庭教师,这年他才17岁。五年后,他重返大学学习,学习非常刻苦,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欧姆一直在大学和中学里当教师,教物理和物理并出版了许多著作。

在欧姆那个时代,实验设备非常简陋,欧姆为发现这个定律,创制了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仪器,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才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在学习欧姆定律的同时,还要学习欧姆刻苦学习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核心知识

1.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我们在第七章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曾经介绍过这一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某物理量或某物理过程时,常忽略次要因素只研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对起决定作用的诸多主要因素中,常控制几个因素不变,只研究其中任一个主要因素对物理量或物理过程的影响,最后综合所有的研究结果得出最后结论。

在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间变化关系时,先保持电阻值不变,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篇5: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考点归纳:欧姆定律

物理欧姆定律这一章节是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下面是关于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相关知识考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电流 I=U/R (2)电压 U=IR

(3)电阻 R=U/I(但R的大小与U、I无关!

(4)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的(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在该实验中若R增大了,为保持R两端电压不变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1) R串 =R1+R2

(2)n个电阻串联R串 =R1+R2+R3++Rn

(3)n个相同电阻R串联:R串 =nR

(4) R串 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点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I3;

3、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1)若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n分之一;

(2)并联相当于增大横截面积,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

3、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个支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U总=U1=U2;

三、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

2、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I=U/R变形R=U/I

3、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4、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4)计算导体阻值

四、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2、触电方式:(1)单线触电;(2)双线触电;(3)高压电弧触电;(4)跨步电压触电

篇6: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部分公式考点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篇7: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一、简单电路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其中电源在向外供电时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吧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干(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连接电路时,开关须断开。②从电源正较(或者负较)出发,按一定顺序连接各个器件,防止出现短路或者断路。③连接线应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并旋紧螺母。④电源的两极较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2.电流和电流表:电流强度(I)用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强度的国际主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kA、mA、μA。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电流表要串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要流进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③电流表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否则电流表很快烧坏(因为电路中,电流表等同于一根导线,并不是用电器)。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调零。②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流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这样测量结果会更准确。

电流表的读数步骤: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③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3.电压和电压表:电压(U)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的作用是维持正负较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电压的国际主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kV、mV。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①电压表要并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并联。②并联时,电流要流进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经过电压表的电流较小)。③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测出的就是电源电压(在电路中,电压表等同于一个几乎断开的地方,经过它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调零。②被测电压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压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测量结果会更准确。

电压表的读数步骤: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 ③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4.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②串联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则整个电路为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③串联电路中,开关在不同位置的作用是一样的,它能控制整个电路。

④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⑤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⑥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用可以得到较大的电压。

5.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

②断开一条支路,其它支路仍能工作。

③干路上的总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④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⑤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⑥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所以把电池并联起来用并不能得到更大的电压。

二、欧姆定律专题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较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较缘体之间没有的界限。原来不导电的物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如:常态下的玻璃不导电,把它烧成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接法: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且须“一上一下”(上边接哪个接线柱都行,下面接左还是接右要看题目要求),若接的是“同上”,则相当于一根导线,在电路中的电阻为0。若接的是“同下”,则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电阻为它的较大阻值。

③在电路中的作用:A.保护电路。(所以有要求:闭合开关前,滑片要位于其电阻较大端);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篇8: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9: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原理实验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

2、实验原理欧姆定律I=U/R变形R=U/I

3、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4、实验电路图:略

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4)计算导体阻值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1)若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n分之一;

(2)并联相当于增大横截面积,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

3、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个支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U总=U1=U2。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1)R串=R1+R2

(2)n个电阻串联R串=R1+R2+R3+…+Rn

(3)n个相同电阻R串联:R串=nR

(4)R串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点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I3。

3、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篇10: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DIV.MyFav_130257434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257434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257434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0257434 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0257434 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0257434 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0257434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0257434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0257434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0257434 A: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0257434 SPAN.MsoHyper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0257434 A:visit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0257434 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0257434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章节要点点睛】

1、在探究电阻上电流跟电压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不变。实验中常用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实验时,取得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后,还要换接另一只定值电阻重复实验,并记录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其目的是:。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3、欧姆定律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不是探究电压与电流、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这是因为电压是由提供的,电阻是由导体的、、等决定的。因此当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为零时,电阻将。

4、研究电阻的串(并)联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运用的是的方法。电阻的并联相当于,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5、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测几组是为了探究灯泡电阻与的关系;而测量定值电阻时采用了多测几组数据是为了。

【精选佳题点拔】

【例1】(·荆门)如图1是汽车、摩托车油量表(实际上就是电流表)原理示意图,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则( )

A.向油箱里加油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B.燃油消耗下降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C.燃油全部耗尽时,电流表将被烧坏 D.油箱加油过满时,电流表将被烧坏

【点拔】该题要求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强。油量多少通过电流表反应出来,向油箱里加油时,浮标上升,杠杆作用滑片下移,R接入电路阻值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燃油全部耗尽时,滑片移到b端,R接入电路阻值最大,电流最小,不会烧坏电流表。油箱加油过满时,滑片移到a端,R接入电路阻值最小,串联的定值电阻R′起保护作用,电流表将不会烧坏。故A项正确。

【例2】(·德州)如图2,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点拔】此电路是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流,当P向左移动时RAP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测的是RAP的电压,可表示为UAP=U-IR,U不变,IR增大,所以UAP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此问还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来分析,当P向左移动时RAP变小,所以UAP变小。故答案选A。

【基础训练】

1、(·安徽)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但过了一段时间,小灯泡发生断路,这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2、(·哈尔滨)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平均值,减小误差

3、(·广州花都)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灯L亮,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R上。现用一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L'替换灯L,正确的判断是( )

A.若灯L'亮,则灯L一定断路 B.若灯L'亮,则灯L一定短路

C.若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断路 D.若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短路

4、(·烟台)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5、(·黄冈)下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 )

6、(·荆门)如图电路,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5Ω,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0Ω~10Ω B.0Ω~20Ω C.5Ω~20Ω D.2.5Ω~10Ω

7、(·荆州)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性是灯L断路 B.可能性是电阻R断路

C.一定是灯L短路 D.一定是电阻R短路

8、(·烟台)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

9、(·蚌埠)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在1A至2A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在6V至9V之间。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是( )

A.3Ω,15V B.6Ω,15V C.3Ω,12V D.6Ω,12V

10、(·义乌)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Ω”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

11、(·恩施)为了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小强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5V,R2的规格为“15Ω 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 A。

(1)R1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2)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

(4)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12、(·鸡西)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还应。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0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捷高效。那么①电压表示数会怎样变化:。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压U=2V

次 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0.1

【提高训练】

13、(·莱芜)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1.5W”的小灯泡、标有“20W,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

(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②。

(3)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下表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从表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3.0

3.8

电流I/A

0.33

0.34

0.40

电阻R/Ω

6.0

8.8

9.5

14、(·贵港)为了锻炼身体,小莉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试图用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出拉力的大小,原理如图14(甲)所示。其中,电源电压U=12V;电压表的量程为3V;R0=10Ω;R1是一根均匀电阻线(电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总长为10cm,总电阻为50Ω;弹簧右端固定金属片P,并连接拉环,P与R1的左端拉触,当拉环受到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并带动P在R1上滑动,弹簧伸长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14(乙)所示,弹簧能承受足够大拉力,其电阻不计。

(1)该电子拉力计能测量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2)为了使电子拉力计能测量的最大拉力达到600N,在保持其它元件不变的情况下,R0应改用多大阻值的电阻?

15、(·安徽)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在图乙中R1=14W , R2=9W。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 ;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 和电阻r。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C 6、D 7、A 8、A 9、C 10、D

11、(1)保护电路,避免R2阻值为零时发生短路 (2)变大 (3) 0.4 (4) 4—10Ω

12、(1)图略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一端 (或具体说出接线柱的名称,滑片P在上图中移到D、B或右端)

(3)电阻处出现断路

(4)变大; 在更换电阻之前没有断开开关。

(5)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或电压不变时,电阻与电流的乘积是一个定值)

13、(1)如图

(2)①连接电路时没断开开关

②滑动变阻器没调到最大阻值

(3)C

(4)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14、(1)当 △L=3cm时,F=300N,即为电子拉力计最大测量值(2)R0=70Ω

15、U=3V r=1Ω

篇11:中考物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关于欧姆定律的中考物理考点讲解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物理表达式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三者单位依次是A、V、

2、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标);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4、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电路图:

原理:

常见考法

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解决电压、电流、电阻的计算,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性的计算题中。

误区提醒

1、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认真体会。

【典型例题】

例析: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导出R=U/I,关于此公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解析:

当导体中电流一定时,应该是导体两端电压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不为零,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章总结:深入解析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在物理中的基础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阐述了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并强调了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情境,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深入解析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024-11-17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考试应注意的考场细节

考试时的考场细节及应对策略。包括答题时选择题做完就填答题卡以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考前看相关资料转换思维,保持冷静,不被他人做题速度影响,作文可从试卷中寻找灵感,答题合理分配时间等策略。考试不仅考查知识储备,还考查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2025-07-16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