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密物理测量:长度与时间的精准度评估

精密物理测量:长度与时间的精准度评估

篇1:精密物理测量:长度与时间的精准度评估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m =10-6m;1 nm =10-9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这篇中考物理考点清单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2:精密物理测量:长度与时间的精准度评估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知识考前辅导。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

2.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 ,

分 。1h= 60 min= 3600 s.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物理知识考前辅导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3:精密物理测量:长度与时间的精准度评估

初三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知识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与时间测量的精进

八年级物理上册中长度与时间测量的关键知识点和技巧。详细介绍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单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长度估测等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高物理学习水平。同时,也强调了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做出高效、实效

2025-02-11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倾听心声: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

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提出了三个关键方法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首先,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探索和尝试的空间;其次,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给予孩子认可和接纳;最后,父母应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孩子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倾

2025-05-01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