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题集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题集

篇1: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题集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 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3.公元6,李渊建立唐朝,这一时期是

A.五世纪初期B.六世纪早期C.七世纪初期D.六世纪后期

4. 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它的设计者和建造时代分别是

A.李冰、隋朝 B. 李冰、唐朝 C.李春、隋朝 D.李春、唐朝

5. 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系列是

A.青瓷 B.唐三彩 C.白瓷 D.黑陶

6.因执政期间奉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而赢得各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和西北各部的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的

A.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B.北宋后期,广东地区

C.南宋前期、四川地区 D.南宋后期,广东地区

8.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板印刷 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径》 D.《步辇图》

9. 唐朝中期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直如白话,通俗易懂。这位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10.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圣是指

A.阎立本B.杜甫 C.王羲之D.吴道子

11.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说 明岳家军

A.队伍庞大B.作战勇敢C.纪律严明D.装备落后

12.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辽和北宋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蒙古D.北宋和金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统一蒙 古B.建立元朝C.创制蒙古文字D.创立行省制度

14.观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司南模型的舞者图。追溯历史,将司南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15.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了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6.《清明上河图》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描绘了汴河及其两岸的街景市貌。其作者是

A.郭守敬 B.赵孟 C.张择端 D.李公麟

17.我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政策调整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南方贸易发达

18.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 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 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9.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两尊铸铁跪像,写下了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诗名。你知道 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王彦抗金 C.岳飞被杀 D.秦始皇实行暴政

20.,是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追溯历史,攫取澳门居住权,进而霸占澳门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21.下列关于文字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文字狱是从清朝开始出现的 B.清朝的文字狱规模大,次数多

C.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D.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2.清初,一直坚持抗清并决定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将领是

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岳飞

23.5月,时年18岁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 胞 的祈愿法会。追溯历史,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始于

A.清朝B.明朝C.元朝D.唐朝

24.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没起过任何作用

B.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C.不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5.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 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计50分)

26.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分)

(2)有人说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是皇帝的 励精图治。请说出他在政治上的举措。(4分)

(3)列举开 元全盛日在农业方面繁荣的表现。(6分)

27.我国今天的疆域版图是清朝时期奠定

的。请阅读右边的清朝疆域图,完成

下列问题。(18分)

(1)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南、西、北四

个方位各至什么地方?(4分)

(2)清政府把全国划成25个省级行政区,这种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源于哪个朝代?(2分)

(3)图A地区,西汉时就已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后,是如何对该地区进行管辖的?(4分)与回部叛乱相反,蒙古的哪一部众不远万里摆脱沙俄控制,返回该地区,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2分)

(4)图B地区正式归属 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2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 生。

材料二 唐 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以做官。

材料三 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试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2分)规定的作文格式创作的文章被称作什么?(2分)这一系列规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的发展趋势。(2分)

篇2: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题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2分,共50分)

1.十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

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

A、保留了猿的特点B、使用打制石器

C、会人工取火 D、过着群居生活

3.我国长江流域氏族社会的典型代表是( )

A、 元谋人遗址B、半坡氏族遗址

C、河姆渡氏族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

4.从某一远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以下遗物:鱼骨、海蚶壳、一枚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的骨针、兽牙,磨光石珠。此遗址属于( )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

5.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因为( )

A、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B、手脚有明显分工

C、懂得人工取火 D、过着群居生活

6.已经会做装饰品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7.以下能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西周的众多诸候是通过 产生的( )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9.西周诸侯应尽的义务有( )

①镇守疆土②出兵勤王③交纳贡赋④定期朝见周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

11.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造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2.相传,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松花江流域

13.被华夏族尊奉为祖先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尧C、舜D、禹

14.中国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

A、尧B、舜C、禹D、鲧

15.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

①黄帝②尧③舜④禹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6.孙中山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下列史实符合此话含义的是( )

①发明舟车②建造宫室③养蚕缫丝④发明文字 ⑤编出乐谱⑥冶炼青铜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7.半坡居民在生活中不可能食用的食物是( )

A、水稻B、鱼C、猪肉 D、粟

18.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B、小麦和玉米C、玉米和水稻 D、粟和水稻

19.构成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的是( )

①农业的繁荣②手工业的繁荣 ③畜牧业的繁荣 ④商业的繁荣 ⑤青铜铸造业的繁荣 ⑥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的繁荣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

20.右图 文物是( )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

C、编钟D、唐三彩

21.三星堆文化出土于( )

A.河南安阳 B.阳城

C.成都平原 D.河南郑州

22.世界上最早发明陶瓷器的国家是(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巴比伦

23.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 D.秦穆公

24.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

A.韩、赵、魏 B.齐、楚、秦 C.齐、楚、燕 D.楚、赵、韩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3分)

1.(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2.尧舜禹时期采用 ( ) 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3.( )年,( )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4.商王 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5.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 ) 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 ) 。

6.( )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周平王迁都洛邑,( )开始。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8.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公元前4;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公元前2。

9.春秋霸主是指先后称霸的 ( ) 。

10.战国七雄是指 ( )七雄并立的局面。

11.公元前2,秦、赵之间 ( ) 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三、连线题(7分)

a夏朝 A厉王

B武王

b商朝C启

D桀

c西周E纣王

F汤

G盘庚

四、材料解析题(6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 等。 课文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①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②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③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五、问答题(10分)

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六、生活与实践(4分)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请回答:

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 样过的?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1、A 2、C 3、C 4、B 5、C 6、D 7 、D 8、C 9、D 10、D 11、B 12、B 13、A 14、C 15、D 16、A 17、D 18、D 19、A 20、A 、21 、C22、A23、A24、A25、B

二、填空题

1.黄帝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2.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3.商王盘庚 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4.东周分为春秋 和战国 两个时期。

5.春秋五霸是指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6.战国七雄是指 齐、楚、燕、韩、赵、魏、秦。

7.公元前2,秦、赵之间长平之战 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三、①过群居生活。(1分)

②北京人已经 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1分)

③开始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代开始。(1分)

四、因为齐国是东方大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建立强大的军队。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以 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五、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采集果实,男子打鱼、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其他: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或从衣、食、住、行方面回答)(4分)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题练习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3: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题集

篇3: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题集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B.赵州 桥C.长城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注意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 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④选拔贤才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置安西都护府 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 “繁荣与开放”的有: ①贞观之治 ②“唐蕃和同为一家” ③鉴真东渡 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

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⑤开封.杭州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 ②③④

1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5.下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宋朝的民族融合 B.元朝的民族融合 C.元朝的对外交往 D.元朝的边疆管辖

16.右图反映中国雅克萨之战胜利场面,

当时两次下令进攻沙俄侵略者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7.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下列充分反映了这一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尔扈特部回归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戚继光抗倭 D. 文天祥抗元

18.如果把“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 .“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题目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文化专制的强化

C.思想控制的加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危机

19.“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了对x疆地区的管辖.

20.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成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5分)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在走向强盛的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功不可没。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从唐太宗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什么?(2分)

材料二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2)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举一例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政策?(4分)

材料三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唐)杜佑《通典》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太宗是怎样“励精图治”的?(5分)

(4)唐太宗“励精图治”的结果如何?(2分)

22.(16分)9月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大运河”的申遗文本。“运河”的昨日今天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参考答案,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方面的内容。文章指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实施暴政,而唐太宗吸取教训,推行德政,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同时,文章还涉及了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走出去学习交流的重要性等话题。文章

2025-07-10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中考政治考点:十九大的意义及概念

十九大的重要意义及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强调坚持以人民

2025-07-18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