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篇1: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多元评价(一)。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多元评价(一)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

A、保留了猿的特点 B、使用打制石器

C、会人工取火 D、过着群居生活

4、下列原始居民中,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

A、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B、手脚有明显分工

C、懂得人工取火 D、过着群居生活

6、已经会做装饰品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7、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

A、猿类 B、古猿 C、猿人 D、现代人

8、以下能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0、我国最早会建造干栏式房屋的居民生活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北京周口店

11、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2、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造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不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半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B、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

C、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D、半坡居民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居民会制造彩陶

14、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

A、劳动工具 B、饮食习惯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15、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16、下列成就被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A、发明陶器 B、发明医药 C、发明车船 D、开辟集市

17、 相传,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

18、被华夏族尊奉为祖先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尧 C、舜 D、禹

19、中国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

A、尧 B、舜 C、禹 D、鲧

20、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

①黄帝 ②尧 ③舜 ④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1、元谋人与北京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B、人工取火御寒

C、过着群居生活 D、使用打制石器

22、下列对北京人用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B、北京人用火驱赶野兽

C、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 D、北京人会用火但不会管理火

23、半坡居民在生活中不可能食用的食物是( )

A、水稻 B、鱼 C、猪肉 D、粟

2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小麦和玉米 C、玉米和水稻 D、粟和水稻

25、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最早可能会使用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

(二)连线题(7分)

a 元谋人 A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

B使用天然火

b 北京人 C最早使用石器

D掌握磨制石器的方法

c山顶洞人 E会人工取火

F缝制衣物

G会制造装饰品

二、综合与探究(28分)

(一)文史一家(20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请回答:

(1)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分)

(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哪些史实?(4分)

2、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回答:

(1)原始社会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定居?(4分)他们建造的房屋类型是一样的吗?(1分)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类型的建筑?(4分)

(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5分)

(二)写一写(每空1分,共8分)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年至 年以前,北京人保留了 的某些特征,但能够用手使用工具劳动。他们已经是人了。

(2)远古传说中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和 。

(3)汉族的前身是 。

(4)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都是由 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 。

三、生活与实践(13分)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请回答: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过的?(10分)

(2)你认为北京人喝过开水吗?你的根据是什么?(3分)

四、自评与互评(2分)

学生心语得分温馨寄语

学生心语栏由学生填写,由学生就本单元学习的收获、疑难、不足、体会、喜好、方法、建议等挑选一至二个方面进行自评;温馨寄语由教师或亲人、同学就本单元学习中的闪光点、不足点作温馨激励或友情提示。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ACDCDCDCADADCA

题号1617181922232425

答案CBACDBDADC

(二)连线题(7分):abA、B;cD、E、F、G。

二、(一)文史一家(20分)

1、(1)原始社会时期(2分);(2)尧舜禹时期推选首领的作法。(4分)

2、(1)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4分)不一样(1分)。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4分)(2)意义: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5分)

(二)写一写(每空1分,共8分):(1)70万、20万、猿。(2)皇帝部落、炎帝部落(3)华夏族。(4)民主推选、禅让制。

三、生活与实践(13分):(1)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采集果实,男子打鱼、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其他: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10分)(2)喝过开水。根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3分)

四、自评与互评(2分):按题目要求自评的可给满分。

篇2: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多元评价(二)

一、知识与技能(69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2232425

答案

1、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

A、公元20世纪 B、约公元前20世纪

C、公元21世纪 D、约公元前21世纪

2、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舜传位给禹 B、禹传位给伯益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3、约公元前,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4、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下列不符合西周分封制内容的项目是( )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并封侯

B、诸侯必须随天子作战,定期朝见

C、诸侯要向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税

6、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公元前7公元前4是(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8、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9、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在齐国进行改革的是( )

A、姜尚 B、管仲 C、吴起 D、商鞅

10、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葵丘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1、与成语一鸣惊人有关的春秋时期的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2、下列成语与越王勾践有关的是( )

A、退避三舍 B、一鸣惊人 C、问鼎中原 D、卧薪尝胆

13、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 )

A、齐国 B、吴国 C、秦国 D、楚国

14、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边的国家是( )

A、齐国 B、燕国 C、秦国 D、楚国

15、我国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农具是( )

A、石制的 B、铁制的 C、铜制的 D、木制的

16、铁兵器最早出现在(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8、任用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

A、秦穆公 B、秦始皇 C、秦孝公 D、齐桓公

19、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晋 B、齐 C、楚 D、赵

20、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张仪 D、苏秦

21、下列各种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

①世袭制 ②禅让制 ③等级制 ④分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下列手工业部门不属于商朝时期的有( )

A、青铜冶铸 B、玉器制作 C、酿酒 D、生铁冶炼

23、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4、下列内容属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的是( )

①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②奖励耕战 ③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④严明法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白起 D、张仪

(二)连线题(12分)

1、王朝 开始时间 建立者

①夏朝 A、约公元前11世纪 a、武王

②商朝 B、约公元前16世纪 b、禹

③西周 C、约公元前21世纪 c、汤

(三)填图题:(7分)

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篇3: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篇3: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多元评价(三)

一、知识与技能(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2232425

答案

1、李白曾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是( )

A、长平之战 B、楚汉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秦统一全国

2、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 B、公元前2

C、公元2 D、公元2

3、秦国先后兼并的国家是( )

A、赵魏韩楚燕齐 B、楚燕齐赵魏韩

C、韩赵魏楚燕齐 D、赵魏韩燕楚齐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5、秦统一文字后简化的标准字体是( )

A、隶书 B、草书 C、小篆 D、楷书

6、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钱币是( )

A、刀币 B、布币

C、蚁鼻钱 D、圆形方孔钱

7、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焚书坑儒

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瓦岗军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9、破釜沉舟的成语来源于( )

A、巨鹿之战 B、楚汉战争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10、陈胜、吴广起义建立的农民政权是( )

A、大齐 B、大蜀 C、张楚 D、大顺

11、决定着秦王朝成败的两次战役是( )

①垓下之战 ②河套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巨鹿之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2、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李斯 B、商鞅 C、董仲舒 D、赵括

1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 )

A、太学 B、郡学 C、官学 D、府学

14、汉初的西域是指现在的( )

A、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B、宁夏、青海

C、新疆和中亚以及更远的地方 D、新疆地区

1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开辟丝绸之路 D、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16、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A、五岭以南 B、西南夷地区

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海南岛

1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 B、公元前1

C、公元前 D、公元1

18、开拓中原和西域交通的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1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A、分封刘家子弟为王,巩固王国势力

B、平定七国之乱,削弱王国势力

C、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彻底铲除王国,削弱割据势力

20、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是( )

A、甘英出使大秦 B、班超出使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 D、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东汉

2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不包括( )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 D、颁布推恩令

22、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赋税深重 B、繁重的徭役

C、宦官专政 D、严酷的刑罚

23、下列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有( )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铸五铢钱

C、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D、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24、下列有关秦朝史实,不正确的是(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5、两汉时期与中国交往的亚洲国家有( )

A、日本和朝鲜 B、朝鲜和大秦 C、大秦和阿拉伯帝国 D、日本和大秦

(二)照样子,找出下列材料中的错误并改正。(每空2分,共20分)

吴起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不断兼并邻国土地。公元2,在巨鹿之战以后,其他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进攻,公元前2,秦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统一的国家。而后秦王采用皇帝称号。在中央,设立宰相、太尉、御史大夫,由皇帝直接任命;在地方,设立郡守、县令,由上级任命。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管理征收赋税,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没有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例:错误:吴起变法 改正:商鞅变法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二、综合与探究(20分)

1、阅读下面材料:(8分)

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境,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之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请回答:

(1)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4分)

(2)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4分)

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

《汉书》

回答: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2分)

(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4分)

(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4分)

(4)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生活与实践(8分)

在天下的千万条道路中,丝绸之路以影响深远广泛、名字优美动听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商业通道,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你知道汉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吗?请写出来。

四、自评与互评(2分)

学生心语得分温馨寄语

学生心语栏由学生填写,由学生就本单元学习的收获、疑难、不足、体会、喜好、方法、建议等挑选一至二个方面进行自评;温馨寄语由教师或亲人、同学就本单元学习中的闪光点、不足点作温馨激励或友情提示。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DDCDCDDAACCCAAD

题号1617181922232425

答案CCCCDDCDBA

(二)照样子,找出下列材料中的错误并改正。(每空2分,共20分)

(1)公元2改为公元前2 (2)巨鹿之战 改为长平之战

(3)公元前2改为公元前2 (4)由上级任命改为由皇帝任免

(5)基本上没有改为基本上都。

二、1、(1)公元前2;大泽乡。(4分) (2)陈胜、吴广;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4分) 2、(1)焚书坑儒(2分)。 (2)加强思想控制;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4分)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4)巩固中央集权。(2分)

三、生活与实践(8分):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到达西亚和欧洲。

四、自评与互评(2分):按题目要求自评的可给满分。

篇4: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篇4: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多元评价(四)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知识与技能(6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2232425

答案

1、东汉末年,曹操能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保证军粮供应

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 D、官渡之战打败劲敌袁绍

2、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

A、袁绍和曹操 B、曹操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刘备和孙权

3、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4、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孙刘联军拥有长江天堑

B、曹操南下不得人心

C、曹军战线长,不习水战,又遭遇火攻

D、孙刘联军力量强大,又有诸葛亮为其出谋划策

5、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6魏国的建立者是(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7、三国中的吴国,都城在今天的南京,当时的地名是( )

A、建业 B、建康 C、江宁 D、应天

8、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D、南方相对安定

9、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鲜卑 C、羯 D、羌

10、下面古今地名对照,错误的是( )

A、夷洲台湾 B、建康杭州

C、建业南京 D、天竺古代印度

11、东汉至西晋初年,我国居民迁移的特点是( )

①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 ②北方黄河流域的农民大批南迁

③东南沿海居民迁往南洋各地 ④北方黄河流域的农民迁往长城以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直接控制黄河流域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

1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国家分裂局面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14、盛赞曰:魏武用兵如神、理论丰富;唯才是用,善纳人言,知人善任;谋略高远;文章有悲凉之意,又为建安文学之创始人;感情丰富。曲高和寡,乃旷世之鬼才!说的是( )

A、诸葛亮 B、曹操 C、曹丕 D、孙权

15、历史上出现的大规模的移民潮,其迁徙的主要方向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16、三国时的台湾称( )

A、琉球 B、夷洲 C、澎湖 D、扶桑

17、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洛阳 B、开封 C、长安 D、建业

18、下列行业中,蜀国最兴旺的是( )

A、织锦业 B、造船业 C、制瓷业 D、冶铁业

19、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东汉王朝结束 ④卫温到达夷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20、东汉结束的标志是(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定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D、孙权称王,后称帝

21、下列不是江南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原因是( )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24、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

A、2率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B、重视农耕,大兴屯田

C、2在官渡大败袁绍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25、下列战役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城濮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连线题:将下列政权建立者和它的都城相连接。(12分)

A、魏 ①刘备 a洛阳

B、蜀 ②曹丕 b成都

C、吴 ③孙权 c建业

二、综合与探究(28分)

(一)文史一家(23分)

1、阅读下面材料:(7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此诗的作者是 。(1分)

(2)他的壮心是指 。 (1分)

(3)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1分)

(4)此诗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4分)

2、辨析题: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错误并改正。(16分)

三国时期,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扩展势力,形成了许多根据一方的军阀集团。在军阀混战中,曹操脱颖而出,政治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均田令,增强了经济实力;军事上,2曹操打败袁术,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最终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接着,曹操挥师南下,企图统一全国。2,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官渡,曹操败走华容道,在也无力南下。2,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植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曹魏。有古人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曹操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例:错误:三国时期 改正:东汉末年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6)错误: 改正:

(7)错误: 改正:

(8)错误: 改正:

(二)读图题:(5分)

读《三国鼎立形式图》,请回答: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第六单元复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的复习题,包括选择题和相关的知识点。隋朝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时间;大运河的路线;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繁荣;唐朝的武举考试;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的历史背景;唐朝创制的瓷器珍品;科举制度的形成时间;唐朝名臣的角色扮演;唐朝全盛时期的称呼;唐朝农

2025-04-01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中考生物:多基因知识的深入探讨

中考生物中的多基因知识,包括多基因的定义、历史发展、纯系的重要性、统计学在分析多基因现象中的应用以及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多基因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至关重要,也对生物科学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5-04-13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