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篇1: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公元前2,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A.开元通宝 B. 刀形币 C. 秦圆形方孔钱 D. 交子

3.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①核桃 ②小麦 ③石榴 ④葡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6.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 )

A.陕西西安 B.河南洛阳 C.江苏南京D.甘肃敦煌

7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介绍一位历史名人时,展现右图画面该名人是( )

A.孔子 B.孙武 C.墨子 D.孟子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 )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

9.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主题是( )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 )

A.隋朝 B.汉朝 C.秦朝 D.唐朝

11.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12.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13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

A.李斯 B.主父偃 C.张骞 D.董仲舒

14.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15.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16.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它就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17.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都城在建业的政权,国号是( )

A.魏 B.蜀 C.吴 D.汉

18.(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

19.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等。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20.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

A.韩非子的思想 B.张仲景的理论 C.祖冲之的贡献 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21.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是(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22.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2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发明于( )

A.东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4.《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25.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二材料题(共47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三: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史记》

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4分)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6分)

3.材料二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汉景帝的做法。(6分)

4.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治世局面?(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试总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4分)

材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2分)

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8分)

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称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4分)

材料二中孝文帝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3分)

篇2: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4、以下搭配正确的一项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夏元昊 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耶律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许多外国商人居住在泉州 B、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占城稻是从朝鲜引进的 D、宋朝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6、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① 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② 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 ③ 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④ 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 ⑤ 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八股取士 B、废除丞相 C、设置东厂 D、设立军机处

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

9、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以下内容能够反映明朝经济发展的有 ①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 ②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盛产青花瓷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许多较大商业城市④在江南的丝织业中心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 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A、 秦长城 B、 汉长城 C、 明长城 D、 滇长城

11、我国古代以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 ①宋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利玛窦曾说:国家主持的考试对将给每一位有知识的人提供参政的机会。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而进士相当于博士。这种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征,为世界所接纳。这种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3.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以下哪些地区是中国的领土:①黑龙江流域 ②乌苏里江流域 ③库页岛 ④外兴安岭以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语句中,最能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苏湖熟,天下足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15.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入侵 C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 D册封宗教领袖

16、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文字狱 ④八股取士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③④

17、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我们济南的同乡,人称他们是济南二安。他们都生活在两宋之交。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另一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他们是

A.苏轼、李清照 B.李清照、辛弃疾 C.李清照、关汉卿 D.米芾、李清照

18、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19.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罗盘针

20、明清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③有效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选择题(共50分)

21、(17分)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1405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材料一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3分)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2分)

(2)用史实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3分)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二回答,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的对外政策?(3分)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3分)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22.(18分)中国政府自古注重民族关系,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唐蕃会盟碑,公元8立,至今仍巍然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中说,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2分)

材料二 见右图

(2)你认为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宣政院印戳(chuō)?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4分)

篇3: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篇3: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C

B

C

D

C

C

C

A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A

C

C

D

A

D

D

D

B

C

二、判断题(4分)

26、27、28、29、

三、列举题(6分)

30、(此题要求所列名称应当是古代典籍,名称与内容、地位相符可给满分2分。不相符,若错位或有一方正确,可给1分。全错0分)

第Ⅱ卷开卷部分

四、材料解析题(16分)

31、(8分)图一:1)现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或答:唐朝海陆对外交通均比较发达、唐朝对外交通从海陆均可通往西亚)。(1分)2)原因:如答唐朝政府比较开放、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时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等。(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4分)

图二:1)①天津②江苏太仓;(2分)2)大大方便了南粮北调(或答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业繁荣)(言之成理,一条给1分)

32、8分)①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开展的边境贸易。(2分)

②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时有战争和冲突,马多用于军事需要,因而导致市场缺马。(2分)

③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如南方多雨,所建瓦房一般屋顶坡度大;社会政治因素:如宋朝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经济发展因素:如大力发展畜牧业,使今天人们肉食丰富等等。(其它言之成理,均可给分。每条2分,此问最高4分)

五、问答题:(24分)

33、(4分)第一枚邮票:如中华文明远播西亚;(2分)第二枚邮票:如指南针的故乡。(2分)(其它合适的主题名均可给分)

34、(10分)答:①三方面:南方农业发展、南方手工业兴盛、南方商业繁荣(3分)

②原因或条件:政治上: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北方则战乱较多。自然条件上: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人口技术上: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新品种在南方的引种和推广;交通技术的发展(如造船与航海技术);商业流通的便利等等。(概括出一条可给1分,此问最高7分)

35、(10分)答:①意义:如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或我们应当自觉从历史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警惕并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等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此问最高2分)

②史实说明:a戚继光平息倭患,维护了国家主权;b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c台湾的归顺和加强管理,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d康熙帝时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使中俄双方能平等协商,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e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8分)

篇4: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篇4: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库与标准答案

经历了一学期的努力奋战,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刻就要到了,期末考试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我们一起来通过这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题速率和能力吧!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 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3.公元6,李渊建立唐朝,这一时期是

A.五世纪初期B.六世纪早期C.七世纪初期D.六世纪后期

4. 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它的设计者和建造时代分别是

A.李冰、隋朝 B. 李冰、唐朝 C.李春、隋朝 D.李春、唐朝

5. 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系列是

A.青瓷 B.唐三彩 C.白瓷 D.黑陶

6.因执政期间奉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而赢得各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和西北各部的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的

A.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B.北宋后期,广东地区

C.南宋前期、四川地区 D.南宋后期,广东地区

8.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板印刷 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径》 D.《步辇图》

9. 唐朝中期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直如白话,通俗易懂。这位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10.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圣是指

A.阎立本B.杜甫 C.王羲之D.吴道子

11.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说 明岳家军

A.队伍庞大B.作战勇敢C.纪律严明D.装备落后

12.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辽和北宋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蒙古D.北宋和金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统一蒙 古B.建立元朝C.创制蒙古文字D.创立行省制度

14.观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司南模型的舞者图。追溯历史,将司南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15.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了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6.《清明上河图》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描绘了汴河及其两岸的街景市貌。其作者是

A.郭守敬 B.赵孟 C.张择端 D.李公麟

17.我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政策调整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南方贸易发达

18.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 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 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9.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两尊铸铁跪像,写下了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诗名。你知道 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王彦抗金 C.岳飞被杀 D.秦始皇实行暴政

20.,是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追溯历史,攫取澳门居住权,进而霸占澳门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21.下列关于文字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文字狱是从清朝开始出现的 B.清朝的文字狱规模大,次数多

C.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D.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2.清初,一直坚持抗清并决定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将领是

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岳飞

23.5月,时年18岁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 胞 的祈愿法会。追溯历史,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始于

A.清朝B.明朝C.元朝D.唐朝

24.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没起过任何作用

B.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C.不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5.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 清时期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对应的答案。试题内容涵盖了大运河、名臣、唐玄宗统治时期、治国措施、科举考试制、文成公主、诗人称呼、历史搭配、纸币出现和节日等多个历史知识点。通过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为学习成绩的

2025-04-29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倾听心声: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

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提出了三个关键方法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首先,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探索和尝试的空间;其次,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给予孩子认可和接纳;最后,父母应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孩子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倾

2025-05-01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