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

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

篇1: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

1.西安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被认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连接欧亚的著名商路B.当时东西方惟一的要道

C.连接亚非两洲的商路D.运送的仅仅是丝和丝织品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一条著名商路,这条商路上,东方的珠宝、丝绸、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等传到欧洲,故B、C、D叙述错误。

2.(重庆沙坪坝五校检测)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它的创造者是

()

A.古代苏美尔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犹太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并传到欧洲。

【方法探究】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可用示意图掌握:

3.(株洲学业考)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A.古代印度人B.古代罗马人

C.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日本人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后传到欧洲。故答案选C。

4.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

A.10世纪B.18世纪C.12世纪D.16世纪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的是

()

A.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B.传播了从0到9的计数法

C.传播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传播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马可波罗行纪》记述的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不是阿拉伯人所写。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2: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

1.达芬奇名画中取材于宗教、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情实感的是( )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自画像》 D.《圣母像》

2.下列有关文艺复兴的作用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B.创造了灿烂文化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进一步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3.下列证明地球是圆的结论是( )

A.哥伦布达到美洲 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环球航行

4.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文艺复兴运动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航路的开辟

5.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转移到( )

A. 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黑海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6.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新议会召开

C.国王挑起内战 D.查理一世被处决

7.美国的国庆节是( )

A.7月4日B.7月14日C.9月20日D.10月1日

8.华盛顿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主要是因为他( )

A. 组织了北美人民的大陆会议B.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C. 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D.解放了黑人奴隶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民群众 B.资产阶级自由派 C.拿破仑 D.大资产阶级

10.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你认为这一材料来自于(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3: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

篇3:初三上册历史课后同步练习与提升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A.大和B.高丽C.琉球D.本州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本州中部的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时统一了日本。

2.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开始的标志

C.大化改新的经过D.大化改新后产生的影响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识记能力。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这一内部危机促使天皇和一些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故选A。

【拓展延伸】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

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儒家思想到佛教神学,从风俗习惯到生活情趣等社会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中国的烙印,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日本古代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亚文明。

3.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日本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廷帝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公元7世纪,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并进入了封建社会。由此可看出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故选A。

4.右图中人物的突出事迹是()

A.统一了日本

B.力主改革,推动日本大化改新的进行

C.颁布改新诏书

D.操纵皇室,反对改革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图片中是日本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中臣镰足,故A、D错误;C是天皇所为,与中臣镰足无关;故选B。

5.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大化改新。在大化改新中规定,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而非卖给农民耕种。

6.下列有关日本大化改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B.它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C.它发生于7世纪中期

D.改革取得成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它改变了社会性质。故选B。

7.下列人物在亚欧封建国家的确立和统一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有()

①汉谟拉比②孝德天皇

③伯利克里④穆罕默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亚欧封建国家。①③属于奴隶制文明时期,与题意不符。②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改新,在日本确立了封建制度,④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故选D。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上册历史课堂同步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历史地位,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青铜器文明、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等重要内容。

2025-03-02

大家都在看

最新文章

亲子沟通的五个小妙招

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出亲子间存在代沟现象,然后提出五个小妙招来促进亲子沟通。第一个妙招是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第二个妙招是有效聆听比经验重要,第三个妙招是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以及后两个妙招的简要介绍。摘要的主旨在于强调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

2025-04-04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