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篇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篇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篇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重力的由来: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叫重量。(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篇4: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变阻器是可以调节电阻大小的装置,接在电路中能调整电流的大小,接入电路过程中要保持最大,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变阻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知识点

1.滑动变阻器

一种可以调节获得不同电阻的电子部件.

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电阻大小的装置,接在电路中能调整电流的大小。电阻丝外面涂着绝缘层,绕在绝缘管上,它的两端连在A、B两个接线柱上。滑片P通过金属杆和接线柱C相连,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A、C两个接线柱间电阻丝的长度不一样,这样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一般的变阻器用电阻较大的导线和可以改变接触点以调节电阻线有效长度的装置构成。

滑动变阻器构造:1.接线柱 2. 滑片 3. 瓷筒 4. 线圈 5.金属杆 6.四个接线柱 原理:金属杆电阻小,电流顺着划片从金属丝流过从而改变了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也改变了电阻的大小。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筒上,大部分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为镍络合金丝,电阻丝外面涂有绝缘层。

2.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起到连续改变电流大小的作用,但不能准确知道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如果需要知道连入电路的电阻的阻值,就要用电阻箱。

所以,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的并且能够显示出电阻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它与滑动变阻器比较,滑动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它可以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电阻箱能表示出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但阻值变化是不连续的.

电阻箱的使用

使用时,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旋盘就能得到0~××××××欧之间的任意阻值。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以面盘上标出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

分压是和分流相对的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可以作限流器用,也可以作分压器用,应当如何选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呢?这首先是由电路中的需要来决定的,例如,有时需要负载电压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有时需要能够做到细微的调节。哪一种电路能满足这些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两种电路的输出特性。

实验前取滑动变阻器(20Ω/0.5A)、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源(6伏)、电阻箱(0-9999Ω)、开关、

课后练习

电源电压不变,S闭合后,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

解析:

(1)此电路中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2)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因为电阻线变长);电路中总电阻变大(因为R=R1+R2);

(3)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电流变小(因为I=U/R,U不变,R变大,I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

(4)此时,电阻R1的电压U1减小(因为U1=IR1,I减小,R1不变,U1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1+U2,可知:U2增大(因为U2=U—U1,U不变,U1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注意此时不要用U2=IR2判断,想一想为什么?)。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1)搞清电路连接,即串联还是并联。

(2)确定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及总电阻变化,注意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小),则总电阻变大(小)

(3)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变化

(4)根据电路特点确定电压变化。

变阻器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最后的时间复习备考,预祝大家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5: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粗糙程度。(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5.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减少压力;②使接触面光滑些;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

篇6: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内能是什么

分子的动能: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运动着的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与温度有关 永远不等于零

分子的势能:物质的分子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等于零

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分子永远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存作用力 与分子数及温度、体积有关 永远不等于零

2、影响内能的因素

(1)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2)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存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休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同一物质,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

练一练

1.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是( )

A.细雨濛濛 B.桂花飘香

C.雪花飞舞 D.树叶凋零

2. (江苏扬州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3. (乌鲁木齐中考)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4. 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D.气体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7: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同学们对物理中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磁与电知识点总结吧,下面我们来做一定的讲解学习哦,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下面讲解的知识。

第一节 磁现象

一、磁性、磁体、磁极

1、 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 磁体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S)和北极(N)

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

二、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特殊物质,叫磁场。磁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正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即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感场的分布情况,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1)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

(2)曲线分布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第二节、电现象

一、 电荷: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

二、 两种电荷:

(1) 正电荷: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 负电荷: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三、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Q

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

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 电场: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 电流:

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实: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②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源的外部:正极出发,流回负极

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

⑤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必须闭合。

第三节 电与磁

一、奥斯特的发现

1、给导线通电,能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右手螺线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通过对上面这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磁与电知识点总结的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篇8: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篇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篇10: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l.质量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篇1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

简单机械(三上20-31)

1. 杠杆: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 的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是: 、 、 、 、 。

3. 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 状态或作缓慢的 都叫杠杆平衡

4. 杠杆平衡的条件: 。公式表示为:

5.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费 。

(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省 。)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

6. 定滑轮特点:不 ,但能 的方向。(实质是个 杠杆)

7. 动滑轮特点:省 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 为 二倍的杠杆)

8. 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9.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

篇1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小练习

1、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____________的。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力。

3、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1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篇14: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1.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4.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

(2)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篇15: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力知识点精讲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

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I=Q/t,其中I的单位A,Q的单位C,t的单位s .

4、大体知道一些常见电流值。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中关于杠杆、滑轮、功、功率、机械效率以及机械能的知识点。杠杆的五要素包括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滑轮部分介绍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功的要素包括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

2024-10-12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让学习压力见鬼去吧!轻松应对的妙招

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压力的几大妙招。王女士的儿子在初三时因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症状。老师发现儿子的压力主要源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王女士采纳了老师的建议,通过心理调节和体育运动来缓解儿子的压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09-26

最新文章

中考高分必备十大绝招

中考取得高分必备的十大绝招。首先强调了重视基础,建立错题本以及积极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接着提到数学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重视质量。最后,强调了保持良好语感以及通过做题查缺补漏在英语学习中作用。这些绝招对于中考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2025-02-23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