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复习要点
篇1:初二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复习要点
初二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复习要点
1、自然资源: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等。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篇2:初二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复习要点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事物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掌握好知识点,才能化难为易。!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初二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复习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
些)两大类,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由小编提供的初二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复习讲解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地理。
篇3:初二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复习要点
初二地理复习资料:中国土地资源问题
森林资源已基本枯竭,按现有生产水平继续下去,林业局可采森林将全部采完,而南方集体林区乱砍滥伐更为严重,形势十分严峻。
1.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测结果,在现有耕地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全国总耕地的41.6%;对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约占34.5%;对农业利用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约占20.3%,不宜农用而需退耕者3.3%。据统计资料推算,如果以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亩产150千克为一个台阶计算,那末15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占21.0%,高于300千克的高产田占22.5%,150—300千克的中产田则占56.5%。
2.全国农用后备土地资源约5亿亩,按其质量评价,其中一等荒地仅占3.1%,二等荒地占49%,三等荒地占47.9%,包括盐碱地、沼泽地、红黄壤山丘、高寒地、干旱地和沿海滩涂等。且大多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开垦所需投资较大,要经大力改造后才能使用。
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35°N以北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山区的山间谷地及山前丘陵,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流域等,这些地区的荒地面积约占全国荒地面积的80%。宜农荒地既可以开垦用于农耕,也适于发展牧业与林业,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以免引起农、林、牧争地的矛盾。宜农荒地中约有40%为天然草地,主要适于开垦种植饲草饲料,将天然草地转变为人工牧草地。另外,约有16—20%的宜农荒地分布在南方各省山丘地区,主要适宜发展木本油料和茶、桔等作物。
3.中国西部牧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但草原牧区土地生产力低,平均每亩草场仅产肉0.15千克。如以牧草加上农作物秸杆,农副产品的剩余部分作为饲料量计算,则西部的饲料量仅占全国的11%,产肉量占4.9%。西部牧区草场不仅生产力低,而且普遍过牧超载,导致草原退化与土地沙化。因此,草原牧区当前不宜大幅度增加载畜量,而应休养生息,严格地控制牲畜数量。
饲草资源开发潜力,一是加强草原管理,使4亿亩退化草场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估计每亩可增产干牧草30千克;二是改良草场,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通过开辟水源,消除毒草,建立科学的放牧管理制度,规定合理的载畜量;三是开发缺水草场。据调查,全国牧区约有3—4.5亿亩缺水草场,平均利用率仅有30—40%,经过开发水源,可扩大利用率;四是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南方山地草场牧草生长期长,产量高,目前利用不到20%,具有很大潜力。
总结:因此,应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力求在本世纪末成为国家最大的用材林、经济林基地,以避免到时可能出现森林资源青黄不接的问题。发展林业条件优越。
篇4:初二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复习要点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土地资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⑴ 人均土地占有量小;
⑵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⑶ 分布不均匀;
⑷ 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 .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篇5:初二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复习要点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15-16学年初二上册地理第三章复习要点:土地资源,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土地资源的概念
(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 替代性
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3.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 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臵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 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臵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 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
4.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 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
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5.5%,居世界第五位
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
5.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
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
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
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
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