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内能改变方法详解

中考物理:内能改变方法详解

篇1:中考物理:内能改变方法详解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2:中考物理:内能改变方法详解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要增加:

1)克服摩擦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如:搓手,滑滑板、车胎行驶久了后发热。

2)压缩物体的体积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如:打气筒

3)弯折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如:弯折铁丝时,弯折部分发热;

4)锻打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如:用力多锤几下铁丝后,铁丝变热了。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自身的内能减少:物体膨胀时,对外做功后,物体的内能减少。

如:被加了锅盖,且锅内正在沸腾的水,把锅盖推动后内能便减少,温度降低,锅盖又盖回来。

3.以上两点说明:可以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即:可以用功来度量内能的改变。

4.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机械能的互相转化。即其实质为:能的转化

5.练习:下列现象是由于做功而让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A.阳光下的沙子变得烫脚。B、啤酒瓶盖被自动冲开。

C.钻木取火D、热水被风吹冷。

篇3:中考物理:内能改变方法详解

篇3:中考物理:内能改变方法详解

1.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只有存在温度差时,热量才能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

2.热量传递的方向:热量将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且一定是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

3.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也叫热量)的转移。

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理解: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离开了热传递的过程,热量是不存在的。热量必须在热传递这个过程中才能提得出来。

5.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部分),内能减少,放出了热量;而低温物体(部分)内能增加,吸收了热量。但高温物体(部分)的温度不一定降低了,低温物体的温度也不一定上升了。因为此时要考虑到内能改变时,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总之,1)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

2)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不变。

6.热量、温度、内能之间区别

1)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2)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3)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7.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可用功和热量来度量物体的内能的改变。

8.用Q来表示热量,用J来表示热量的单位。

9.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收热量,或者没有放出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热量多。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C.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物体。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初三物理的各种思想方法解释

中考初三物理的各种思想方法,包括科学探究思想、实验思想、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推导演绎法等。文章强调教师需要更新观念,重视科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摘要概括了文章的主旨,突出

2024-09-25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让学习压力见鬼去吧!轻松应对的妙招

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压力的几大妙招。王女士的儿子在初三时因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症状。老师发现儿子的压力主要源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王女士采纳了老师的建议,通过心理调节和体育运动来缓解儿子的压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09-26

最新文章

中考高分必备十大绝招

中考取得高分必备的十大绝招。首先强调了重视基础,建立错题本以及积极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接着提到数学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重视质量。最后,强调了保持良好语感以及通过做题查缺补漏在英语学习中作用。这些绝招对于中考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2025-02-23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