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教版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练习

人教版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练习

篇1:人教版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练习

7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0分)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2)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景象?(2分)

探究三 文化篇

材料三: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 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或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2分)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

77.观察下列图片:(10分) 四

请回答:

(1)图一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迎进来,也走出去。你知道这是哪个开放的朝代吗? (2分)请举例说明它不仅迎进来,也走出去。(2分)

(2)图二反映的事件被称为明朝对外开放的壮举,请说出郑和航行最远到达的地点?(2分)

(3)图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你能 判断这是什么政策?(2分)

(4)图四是有关纪念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内容,请你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政策或行为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2分)

篇2:人教版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练习

69.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作讲座的主人公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宗

70.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判断题(本 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A, 错误的填B)

7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至北宋最后完成。

72.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

73.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74.清朝前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朝廷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75.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7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唐朝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是因为她们都嫁给了当时的赞普,当时的民族被称为什么?(2分)

(2)请说出元政府又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2分)

(3)清初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至少写两点)(4分)

(4)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2分)

篇3:人教版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练习

21.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 B.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 D.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

2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维护国家主权

C.加强专制统治 D.巩固清朝海防

23.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①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 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5、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26.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7.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 蒙古族 D.党项族

28.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 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29、人们常说读史使人聪明,宋神宗则评价一本史书:有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此书也因此得名。这本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30.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你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广通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31、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表现为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相权矛盾 B.设锦衣卫、东西厂,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D.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33、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

A.安史之乱 B.澶州之战 C.郾城大战 D.雅克萨之战

14、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戚继光 ② 郑成功③渥巴锡 ④岳飞 ⑤文天祥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⑤

35、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A.秦朝中央与地方机构 B.明朝锦衣卫印 C.军机处 D.广州十三行

36、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

C.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D.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

37、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以下关于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B.改变了魏晋以来按门第选拔官员的传统

C.考试只允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分成八个部分

D.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38、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文天祥抗元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39、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景德镇盛产青花瓷 B.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出现许多较大的商业城市 D.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40.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歌曲《本草纲目》。下列对《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它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它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篇4:人教版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练习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BDCADBDDADBABA

题号1617181922232425

答案BDCCCBCABA

二、非选择题

26.(13分)

(1)A.涿郡 B.余杭;(2分)永济渠、通济渠。(2分)

(2)运河形状不同,截弯取直(或隋朝大运河呈大弯曲状,路程远,元朝大运河较直,路途缩短);(2分)

共同影响:都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3)不同;(1分)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一方面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开凿运河劳民伤财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4分 )

27. (13分)

(1)手工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最为有名;商业发达,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国际性的大都市等等。(2分)

(2)李白、杜甫、白居易等。(3分)

(3)民族关系文成公主入吐蕃、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等等;(2分)对外交往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等。(2分)

(4)《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分)吴道子,《送子天王图》。(2分)

28.(14分)

(1)隋朝,科举制;(2分)因为之前的官员大多从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担任高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2分)

(2)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开始实施殿试,增设武举科;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5分)

还有唐太宗。(1分)

(3)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4分)

29. (10分)

(1)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范围广(任意两点即可);(2分)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分)

(2)原因: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交往,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分)

(3)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导致中国逐渐落伍;(2分)

我们要吸取教训,坚持对外开放。(言之有理即可)(1分)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初一学生人教版历史暑假作业测试题

初一学生暑假期间的人教版历史作业测试题。首先,文章聚焦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和相关事件,包括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与赞普的联姻,元朝对西藏的管辖以及清初政府加强西藏管辖的措施等。其次,文章通过探究中国古代的创新精神,介绍了制度、经济和文化的变迁。文章最后通过分

2024-12-25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倾听心声: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

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提出了三个关键方法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首先,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探索和尝试的空间;其次,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给予孩子认可和接纳;最后,父母应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孩子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倾

2025-05-01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