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主观练习题(十)

中考历史主观练习题(十)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台湾是怎样被“贵国所踞”的?(2分)“余既来索”的最终结果如何?(2分)

材料二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台湾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2分)

材料三诗人余光中《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一湾浅浅的海峡”使“我”和“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2分)这一现状与材料一“贵国所踞”及材料二“割台湾”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2分)

34、(12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西汉初期统治者是如何重农的?(3分)结果如何?(1分)

(2)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土地政策是什么?(2分)对当时的革命运动有何影响?(2分)

(3)19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土地还家”指的是什么?(2分)有何意义?(2分)

六盘水市课改实验区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15、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红军长征途中在何地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1分)

(2)、红军三大主力在何地会师?(1分)

(3)、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至少答出2种困难)(2分)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1分)

(1)遵义。(2)会宁。(3)1、恶劣的自然环境。少粮食给养。敌人的围攻堵截,沿途的民族问题等。2、长征精神

四、简答题(8分)

17:关于20世纪代的中国外交,请回答下列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5分)

(2)、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有什么作用?(2分)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对和合作。

五、综合题(2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号召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奋斗!

材料二: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

胡主席强调:讨论两岸关系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当今世界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顺历史潮流而动,应人民要求而行,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携手合作,开创未来,为台湾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回答问题:

(1)针对台湾问题,我国于何年何月制定了一部什么样的法律?(2分)

(2)、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2分)采取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什么?(3分)

(3)、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3分)

(4)、近代史上,台湾何时被哪个殖民地侵占过?(2分)请计算,是中国收回台湾多少周年?(1分)

(5)、19,美国用什么方式阻止我国解放台湾?(1分)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哪些努力?(6分)

(1)“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

(2)“一国两制”

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

(3)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4)18,日本

(5)派海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6)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2、不久,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采取一些开族措施。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4、19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5、19,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6、19,“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入协议,达成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共识。7、19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作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8、3月,我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以上八点只答出6点就可给满分)

山西省试验区中考文科综合试题

三、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

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始实行以为主的责任制。(2分)

(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

(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1)家庭联产承包(2)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杂交水稻、籼型水稻)

(3)启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靠党的富民政策(2分)又要靠科学技术。(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课改试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16小题各10分;第15小题6分,共36分。

13.请结合图例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简要表述历史写出五条即可。(10)

例:中英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希望中学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19我国农村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三大改造完成后,在农村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19在我国农村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2分)

(4)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枣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

21.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转战陕北示意图,图二: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形势图,图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

(1)分别说出三幅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3分)

(2)从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向?(2分)

(2)从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向?(2分)

(3)结合图片反映的史实,请你谈谈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4分)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初二年级历史暑期作业详解与扩展

初二年级的历史暑期作业内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探究题。选择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简答题则涉及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城市改革的相关问题。分析探究题则涉及到独立自主的和

2025-08-14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