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https://www.yizhongkao.com/photo/2024/12/18/1734518340_18.jpg)
篇1:七年级历史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小编整理了这篇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希望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置最东的是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丁村人
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希腊 D.中国
4.北京人生活的年代
A.距今约170万年 B.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C.距今约1 D.距今约
5.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与下列哪一项基本没有区别
A.类人猿 B.猿人
C.北京人 D.现代人
6.下列物品中最能体现山顶洞人特点的是
A.石器 B.木棒
C.骨针 D.装饰品
7.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蓝田人
8.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蓝田人
9.被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尧
C.黄帝 D.舜
10.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时间是
A.约公元前 B.约公元前
C.约公元前 D.约公元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历史诊所(请指出下列各题中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
11.小明问:小红同学,你知道嫘祖要做衣服,供她选择的衣料有哪些吗?
小红答道:棉布。
诊断结果:
12.小红问:小明同学,你知道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大败蚩尤的地点吗?
小明答道:临汾。
诊断结果:
三、牛刀小试(共13分)
13.(3分)请你分别答出在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类的主要遗址。
14.(6分)请写出山顶洞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特点。
15.(4分)请你分别答出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房屋的样式。
四、一试身手(共33分)
识图知意:
16.(5分)
请你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描绘山顶洞人一天的生活。
读读想想:
17.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3分)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怎样评价他?
(2)(4分)从材料中看,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什么?
18.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请回答:
(1)(2分)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
(2)(2分)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史海破谜:
19.(7分)你能解释半坡人面鱼纹陶盆图案的含义吗?
阅读思考:
20.(10分)
神农氏勇尝百草
在传说中,神农氏是远古时代贡献最大的一位领袖。他勇尝百草,教民农耕。
传说在神农氏那个时代,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仅靠打猎已经吃不饱肚子了。氏族中常有人因分不到食物而生病甚至饿死,人们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
就在这种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伟大的神农氏出现了。神农氏看着人们过着这种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心里十分难受,就决心想个办法来保证人类能生存下去。他看着满山遍野茂密的树木和花草,突然灵机一动,人们为什么总是吃肉呢?这些树木的果实、茎叶不能吃吗?于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神农氏决定亲口尝一尝各种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确定哪些能吃、好吃,哪些不能吃或不好吃。他采集了各种各样的果实、种籽和根、茎、叶,一样一样地亲口尝。在这一过程中,神农氏发现,有些东西味道甜美,特别好吃;有些东西又苦又涩,难以下咽;而有些味道尝起来不错,可吃下去头昏脑胀,上吐下泻。原来这些东西是有毒的。于是,他把这一切都一一记了下来。
伟大的神农氏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种种危险,为人类找到了大量的食物。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发现。他看到人们为了采到可口好吃的植物,往往要走很远的路。能不能在家门口自己种植呢?神农氏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吃完扔在地上或自己长熟落在地上的瓜子、果核,到第二年又发出新芽,长出新的瓜蔓和果树。后来,他又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天气、土壤有关系。天气暖和的时候,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天气寒冷的时候,植物落叶枯萎。而且,有些植物喜欢潮湿的土壤。于是他决定利用天气的变化和不同类型的土地,指导人们对植物进行人工培植,这样就能有计划地来收集果实种籽作为食物,以补充打猎的不足。
自从神农氏勇尝百草,教民农耕以后,人类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虽然这些是神话传说,但它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进程。同学们知道,人类解决居住、食物、穿戴等问题,是同自然界作斗争,逐渐积累经验的结果。这中间包含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奋斗、失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懂得很少到懂得很多,使生活从很不完善改进得较为完善,最后才取得成功。
读完神农氏勇尝百草这篇故事后,我们应向神农氏学习什么?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能言善辩(共30分)
21.写一个你喜欢的历史神话传说故事,谈一谈你喜欢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1.D 2.A 3.D 4.B 5.D
6.C 7.A 8.B 9.C 10.C
二、11.错误。供嫘祖选择的衣料有麻布、葛布、丝绸。
12.错误。涿鹿。
三、1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14.①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会制造骨针。
②渔猎、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
③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15.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杆栏式的房子。
四、16.答案要点:思路一:可按山顶洞人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思路二:可按山顶洞人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17.(1)黄帝。人文初祖。
(2)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叛乱。
18.(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或人口增多,食物不足)
(2)原始农业生产。
19.对人面鱼纹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它具有图腾崇拜的意义,有寓人于鱼之意。人面鱼纹用大胆夸张的手法结构。人面为图形,头顶的三角形是束起来的发结头饰。五官部分都高度图案化。嘴部两端各衔一鱼,表现了人与鱼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双耳也各绘一鱼。图腾的低级阶段可以是纯动物图案,高级阶段则是人格化。人面鱼纹说明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已经到了人格化的高级阶段。至少这个图案可以说明,捕鱼仍是半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另外这个彩陶盆也不可辩驳地说明,制造陶器的技术在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答案只要贴近题意即可)
20.提示:读后感围绕神农氏勇于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写。
五、21.提示: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有很多如女娲补天、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等。
怎么样?上面的题你会了吗?希望看了这篇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帮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篇2:七年级历史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想要学好历史,一定要多做同步练习,以下所介绍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练习卷,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马坝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2、北京人使用的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铜器 D、陶器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 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 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原 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 ③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
①稻 ②麦 ③黍 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11、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 B、大汶 口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12、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炎黄战胜了蚩尤
13、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 A 、堵塞 B、疏导 C、抽干 D、蒸发
1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篇3:七年级历史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置最东的是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丁村人
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希腊 D.中国
4.北京人生活的年代
A.距今约170万年 B.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C.距今约1 D.距今约
5.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与下列哪一项基本没有区别
A.类人猿 B.猿人
C.北京人 D.现代人
6.下列物品中最能体现山顶洞人特点的是
A.石器 B.木棒
C.骨针 D.装饰品
7.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蓝田人
8.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蓝田人
9.被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尧
C.黄帝 D.舜
10.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时间是
A.约公元前 B.约公元前
C.约公元前 D.约公元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历史诊所(请指出下列各题中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
11.小明问:小红同学,你知道嫘祖要做衣服,供她选择的衣料有哪些吗?
小红答道:棉布。
诊断结果:
12.小红问:小明同学,你知道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大败蚩尤的地点吗?
小明答道:临汾。
诊断结果:
三、牛刀小试(共13分)
13.(3分)请你分别答出在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类的主要遗址。
14.(6分)请写出山顶洞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特点。
15.(4分)请你分别答出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房屋的样式。
篇4:七年级历史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 七年级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马坝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2、北京人使用的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铜器 D、陶器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 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 ,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 ①② D、①④②③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①稻 ②麦 ③黍 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11、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中晚期 C、河姆 渡氏族 D、半坡氏族
12、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炎黄战胜了蚩尤
13、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A、堵塞 B、疏导 C、抽干 D、蒸发
1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二、判别题
15、判别下列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
(4)人类由群居时代进入氏族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5)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6)现代的猿不可能再进化为人。
(7)传说不是历史,但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
(8)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父系氏族的晚期。
(9)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
(10)我们对远古历史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文物考古发掘知道的。
三、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D 6、D 7、C 8、A 9、B 10、A 11、B 12 、C 1 3、B 14、D
二、判断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