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主要包涵这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邓小平理论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邓小平理论不是哪一个人的理论成果,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
4、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成果。
1、条件: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出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底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
③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④邓小平理论正是在思想解放和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背景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背景下形成的。
2、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创立者是邓小平。
①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②的中共十三大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③邓小平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讲话;
④同年的中共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这一提法。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3、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①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作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的主要命题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本质上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和计划都只是经济建设的手段,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②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
8、关于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9、关于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九个方面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的科学体系。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典例题
B
B
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历史。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指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至今共4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出来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现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行伟大实践探索——改革开放; 开辟伟大道路,取得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
【知识要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底在北京召开)
(1)会议内容:思想上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指导方针;政治上
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经济特区
(1)创建:,我国决定在深圳(窗口城市)、珠海、汕头、厦门 设置经济特区。发展:,
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省),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区域——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的格局。。
(2)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 、先进技术 和 管理经验 ,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
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
(3)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4),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作用: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篇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考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二轮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是()
①马列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
2.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中的有关数据
上述材料表明()
①经济快速发展
②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③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④城乡发展不够协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B.发展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国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12月17日晚8时,武汉市年终版“电视问政”拉开序幕。本次问政围绕武汉市“十大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连续推出五场,20多个承诺部门的负责人走上直播问政台,接受市民问政。电视问政()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表明我市人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
A.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决定的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C.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决定的
7.10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民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报告,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的最高检查机关
C.我国的根本制度
D.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8.邓小平同志说:“牢牢把握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下列关于党的基本路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基本路线指定的总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③基本路线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④基本路线核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9.下列关于税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税收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③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税收
④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⑤税收的特点是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固定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0.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实现“两个同步”增长必须坚持()
①关注民生作为工作中心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纪念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告诉我们()
A.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伟振兴
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只有彻底改革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才能实现经济大发展
12.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3周年纪念日,回顾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①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②担负着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任
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七次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政协委员们从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提出许多好的建议,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出重要参考。这说明()
A.人民政协是我国人民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B.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C.人民政协是我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
D.人民政协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根本政治制度
14.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的1%,增长到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由此可见()
①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了主体地位
②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强劲活力,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七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祖国各地的近3000名人民代表出席盛会,履行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园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5.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6.以上材料还说明,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中央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8.中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于12月2日成功发射,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与15日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创造多项世界第一。这属于()
A.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B.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C.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D.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9.2月5日,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正依据《若干意见》在细化。你认为在方案中应该坚持()
①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②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③坚持以改善民生为中心,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支持
④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李克强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说,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把它一道维护好、建设好、使其花团锦簇。他这样展望两岸关系的前景:“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两岸“花好月圆”,必须坚持的政治基础是()
A.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原则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软实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的指导地位
C.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由宪法规定的
③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④我国的权力机关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3.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来、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有:()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才能救中国
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才能发展中国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4.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
A.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总依据是:()
A.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提高社会生产力D.缩小城乡差别
二、判断题
26.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28.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29.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3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34.实现全面小康是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5.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本质属性。()
三、简答题
36.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8分)
37.【1月4日新浪网】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x疆工作汇报,研究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x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x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这是x疆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面对x疆大发展的机遇,一向敏锐的浙江商人乘势而上。以下是两位浙江民营企业家的对话。
(1)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
(2)请你为赵总经理如何做到“入乡随俗”提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3)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加快x疆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
四、论述题
38.为了聚焦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3月3日,扬州市委书记、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谢正义等人走进《扬州日报》“党报在线”和“12345”服务热线,与广大网友、市民在线交流,倾听心声,了解民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就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1)谢正义说:“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着感情与群众坐在同一个板凳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真正要懂老百姓。”这句话体现了我们教材中的哪些观点?(3分)
(2)谢正义说:“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各种渠道倾听民意、了解民意,才能听到真声音。”请问老百姓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映社情民意?(3分)
(3)“四风”在我们中学生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2分)我们应如何响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分)
篇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一句话评价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篇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考历史知识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所以使农民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3、经济特区
,我国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5、邓小平理论
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篇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特征】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道路。
1.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实践“特色”: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2)对外开放
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
【核心考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4.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7.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率,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8.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0.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1.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12.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4.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7.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篇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7.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
8.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9.“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0.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的“三个尊重”是: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篇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基础知识识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开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以法治国: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国有企业的改革从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又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能力情感价值】
⑴认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中国现代历史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飞跃。
⑵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⑶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的信念。
篇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实行多种所有制,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我国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保卫国家安全、公私财产。现行的是第四部宪法的颁布。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党历史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了4个经济特区,深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6、邓小平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改革开放。在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个中心2个基本点),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南方讲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姓“资”姓“社”问题,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篇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路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8.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设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和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物事迹归纳』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领导虎门销烟,是民族英雄。
2.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在位期间爆发鸦片战争。
3.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李秀成:太平天国将领。指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战役有:青浦大捷、慈禧战役。
5.华尔: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组织洋枪队进攻太平军。在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打死。
6.左宗棠:从俄国手里收复新疆,是民族英雄。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创办福州船政局。
7.光绪帝:清朝皇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支持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戊戌变法政变囚禁光绪帝。在位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来领其出逃。
8.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壮烈牺牲,是民族英雄。
9.李鸿章: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0.伊藤博文:日本首相。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11.西摩尔:八国联军侵华时,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
12.曾国藩: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3.张之洞: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14.栾訢:恭亲王。洋务运动中央代表。
15.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康、梁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6.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康、梁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7.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参与戊戌变法。后被杀害。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18.慈禧太后:甲午战争失败后派李鸿章与日本议和。发动戊戌政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带领光绪帝出逃。
19.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组织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组织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还创办了《民报》。
20.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创办《新青年》。五四运动时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中共一大期间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21.李大钊:新文化运动代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五四运动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
22.胡适:新文化运动代表。
23.鲁迅:新文化运动代表。
24.曹汝霖:五四运动去的初步胜利时罢免了他的职务。
25.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粉碎革命根据地。4月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遵义会议确立核心领导地位。在中共七大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签署“双十协定”。转战陕北。下达渡江战役的命令。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逝世。
26.董必武:参加中共一大。
27.李达:参加中共一大。
28.周恩来:创建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参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担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粉碎林彪集团中起了重要作用。文革中主持工作使经济有所好转。逝世。
29.贺龙:领导南昌起义。解放战争中率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进攻。
30.朱德:领导南昌起义。解放战争中率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进攻。下达渡江战役的命令。
31.杨虎城、张学良: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2.佟麟阁、赵登禹:保卫平津战役为国家捐躯。是抗日将领。
33.李宗仁:抗日战争中指挥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将领,是民族英雄。
34.彭德怀:抗日战争中指挥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司令员。
35.蒋介石:创建黄埔军校任校长。北伐战争任总司令。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叛变革命。使国民革命运动失败。4月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被扣押,后同意联共抗日。抗战后提议重庆谈判,发动全面内战。
36.刘伯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
37.邓小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文革中主持中央工作使经济有所好转。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还有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南巡讲话。成就详见八下P48~50
38.林彪:指挥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文革中形成林彪反革命集团,9月23日被粉碎。
39.衬衣、粟裕、谭震林: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
40.傅作义:由于中共的争取,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时,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使北平和平解放。
篇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形成了新时期的基本路线。(酝酿)
2.,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
3.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发展)
4.中共”十四大“提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5.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确定)
特别提示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内容),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是土地改革,它规定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它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3)第三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它提高了公有化程度和扩大了公有制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第四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篇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时事热点复习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
考点预测:
以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理想与现实、艰苦奋斗精神
15.在学习了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之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话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部分资料:
实现全面小康不让一个掉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懈奋斗。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受过去国家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等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尚有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我思考】上述成就和措施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了什么发展思想?
共享发展成果一个都不能少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实际,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提出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享发展,就是着眼全体人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让全国各地基本均等、全体人民普遍受惠。
【我分析】为什么要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撸起袖子加油干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共建就没有共享。坚持共享发展,既追求人人享有,也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践行】青年学生应怎样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民生问题,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立志报效祖国。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其实质,依据所学内容回答,材料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第(2)问,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五大发展理念”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宗旨、科学谋划人谋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以此组织答案回答即可。第(3)问,青少年要想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有远大理想,有扎实的行动,积累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要努力实践,由此组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