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篇1: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培养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我国人口国情: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本特点: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的主要特征: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我国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一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要尊重他人的权利;(4)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5)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否则就是违法犯罪。
篇2: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一、“基本”类
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汇总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汇总。
二、“基础”、“基石”类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6.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 三、“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教育。
7.从根本上巩固合法按照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8.提升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9.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0.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汇总中考。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晋拓传媒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1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四、“本质”、“实质”、“性质”类
1.犯罪的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篇3: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复习要点汇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4: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考点必背知识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五、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 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六、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七、特点、特征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八、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九、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篇5: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三政治复习知识点串讲汇总
1、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党的基本路线(理解):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意义: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5、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6、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7、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8、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理解)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9、“一国两制”(理解)⑴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⑶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怎样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②两岸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③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决不动摇;④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⑤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⑥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⑦两岸统一是中华复兴的历史必然,一定能实现。
10、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的意义: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