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核心考点解析: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如同我们身边的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它总是忽晴忽雨,时冷时热。而气候,则像是一个稳重的老者,它经过了多年风雨的洗礼,形成了稳定的模式。当我们说今天的天气是晴朗的,或者明天可能会下雨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描述天气。而当我们谈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比如某地的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这就是在描述气候。
(2)识别天气符号
气象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天气符号,这些符号就像是一本本天气的密码书,帮助我们解读天空的言语。例如,云层密布的符号代表阴天,闪电雷鸣的符号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暴风雨,而太阳光芒四射的符号则意味着晴空万里。学会识别这些天气符号,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出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3)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农业燃烧作物残留物,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都在不断地改变着大气环境。这些行为不仅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还可能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因此,保护大气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波动。通常,气温在午后两点左右达到最高值,而在日出前后的时段达到最低值。通过观察气温计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天中的气温日较差,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② 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不同地区的气温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北半球,大陆上的气温在七月达到最高点,在一月降至最低;而海洋上的气温则在八月达到最高,在二月降至最低。南半球的情况则与此相反。通过对气温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气温的年较差,从而更准确地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③ 五带中的气温变化:在热带地区,由于接近赤道,气温变化较小;而在温带和寒带地区,气温变化较大。这种差异是由地球自转轴倾斜所引起的。
(2)气温曲线图的绘制与解读
掌握气温资料并绘制气温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绘制气温曲线图时,需要将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标在图表上,然后连接这些点形成一条折线。通过观察这条折线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出气温的变化趋势,如气温的升高或下降。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气温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的气温较高,而高纬度地区的气温较低。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多,而高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此外,在同纬度的地区,夏季陆地的气温通常比海洋高,而冬季陆地的气温又比海洋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陆地和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
在山地环境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
降水主要包括雨、雪和冰雹三种形式。雨是最常见的降水形式,而雪和冰雹则相对少见。了解这些降水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天气条件。
(2)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 从赤道向两极方向,年降水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多,而两极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少。这种差异导致赤道地区降水丰富,而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降水通常多于大陆西岸。这是因为大陆东岸受到季风的影响,季风带来了大量的水汽,而大陆西岸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的降水通常少于沿海地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受到海洋的影响,空气湿润,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干燥。
④ 在山地环境中,迎风坡的降水通常多于背风坡。这是因为迎风坡受到湿润气流的影响,容易形成降水,而背风坡则因气流下沉而降水较少。
⑤ 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这里全年温暖湿润,降水充沛。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则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这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⑥ 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这里年降水量超过10000毫米,被誉为“世界雨极”。而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则是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这里几乎常年无雨,被称为“世界的干极”。
4、世界的气候
(1)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繁多,其中一些主要气候类型包括:
- 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 温带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 寒带气候。
(2)温带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
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具体来说:
-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例如,纬度位置越低,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也越高;而纬度位置越高,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少,气温也越低。海陆分布同样会影响气候,因为海洋和陆地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
地形因素如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形成雨影区,导致同一纬度上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显著。
(4)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不仅影响自然景观,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农业生产的适宜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在热带地区,热带雨林气候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而在温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则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此外,气候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在热带地区,人们更倾向于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而在寒带地区,则需要穿着厚重保暖的服装。因此,了解气候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