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中考政治思路汇编

备考:中考政治思路汇编

说明:以下所总结的答题思路步骤仅为一般规律,在考试组织答案是要根据材料并视题目分值选择思路中的所有步骤或其中几个步骤。

1、直接式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2、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怎样做)

3、启示(告诉…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等

基本思路: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

)。

4、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这类题目解答对策是: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

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下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①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

③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视分值的多少而定)

5、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

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政治备考:中考中避免平时的失误?

中考政治备考策略。考生需将错题反馈到知识点上,强化训练自身软肋,注重课本,梳理知识体系。答题时,要慢开始、早入境、稳结束,遇到难题要沉着,细心读题并画出关键词。对于新材料、新问法的题目,不要慌张,要通过分析找到教材切入点。最后要全方位检查答案。中考不

2025-07-11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中考语文作文万能素材 优秀素材精选

中考语文作文的万能素材,通过讲述林肯、苏格拉底、郭沫若等人的故事,表达了坚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等积极向上的品质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通过介绍田家炳、林则徐和杨禄禅等人物的故事,强调了慈善和毅力对于成功的意义。此外,文章还通过王羲之吃墨的故事教导我们

2025-08-04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