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政治命题趋势之名师指点:增加实现共同富裕等考点

一、考试概况与命题特点
南京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范围、方式以及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考试方式为开卷笔答,难度系数为0.7,全卷分值为60分。这一考试形式旨在考察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要求。
开卷考试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和准备,而不是依赖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理解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从题型赋分比例上看,单项选择题25题,共25分,约占41%,非选择题部分35分,约占59%。这样的题型分布反映了考试对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双重重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而非选择题则更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还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从考试时间上看,中考继续采用政史合卷120分钟的形式。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两门科目的考试,这对考生的时间管理和答题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一道题目都能得到充分的思考和解答。
二、考试内容与考点变化
中考考试内容严格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继续以考点的形式呈现。考点的设置不仅涵盖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还结合了社会热点和时代背景,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考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删减以及能级要求的变化,增加了实现共同富裕、竞争与合作等考点。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家政策的重点方向。
具体来说,中考考点共57个,按照教材的顺序分年级呈现,其中七年级15个,八年级16个,九年级26个。这些考点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应用三个能级要求。这样的分布兼顾了初中思想品德三年的教学内容,符合我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际。
1.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七年级的考点主要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挫折应对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情感问题,还能为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八年级的考点涵盖了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公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的意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 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法治观念。九年级的考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知识,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九年级的考点包括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新增考点解读
1. 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也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重要的新增考点。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方式,深入探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关系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合作则是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竞争与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新增考点。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提升竞争力。
具体来说,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探讨竞争与合作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例如,在企业经营中,竞争可以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而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协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共同目标。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四、复习策略与应试技巧
面对中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因此,考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复习的高效性和针对性。以下是几点复习建议:
1. 把握考点,突出重点
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梳理出各个考点的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考点,考生要特别关注,深入了解其背景、意义和具体内容。同时,考生还要注意考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复习。
2. 加强训练,提升能力
考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度考前训练,尤其是对非选择题,要注重总结反思。非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考生在训练时要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同时,考生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条理性,确保答案清晰明了,逻辑严密。
3. 关注时事,拓展视野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了解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考生可以关注国家的扶贫政策、环保措施、外交活动等,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宽自己的视野。
4. 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考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模拟考试不仅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还能让考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同时,模拟考试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增强自信心。
五
南京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的命题趋势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国家政策的重点方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有效的应试技巧,考生一定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