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篇1: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物理:设计性实验题会增多

指导名师:省物理学科中考命题员、哈市萧红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陈伟东

中考物理命题将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的形成,重视实验过程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复杂试题将简单化,简单试题将灵活化。命题的方向不回避核心知识点和热点问题。将避免出现计算量大、偏难、偏怪的题目。

从这两年中考的实验考查情况看,今后的设计性实验题会增多,但难度不会加大;对实验过程的考查应占有一定比例;各种仪器的使用应当占有一定份额。

备考策略:掌握10个重要知识点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90%左右,对10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10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复习速度这一知识点,可以把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其他物理概念中。

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在上升,在实验中,学生尤其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的作用和选择、操作步骤,观察分析现象,分析归纳结果。

考生复习阶段应做到关注自己:例如体重、身高、密度、体积、正常步行速度、正常体温、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压强等;关注周围:例如课桌多高、一层楼多高、一只鸡蛋质量多大、家用电器功率多大、小轿车速度多少、保温瓶容积多大、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指甲刀、自行车、白炽灯泡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等;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露水、霜的形成、冬天水管容易破裂等;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例如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人工降雨、航空航天、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总结:物理中考备考策略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学过的知识点,祝同学们中考再创佳绩!

篇2: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初三年级下学期,相当长的教学时间,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复习。为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和再提高的机会,提高复习的效果,特制定本复习备考指导意见。

一、昆明市中考试卷的研究:

1、昆明市中考试卷的内容结构:由六块知识组成。

力学:34分(加、减2分) 电学:34分(加、减2分)

热学:12分(加、减2分) 光学:8分(加、减2分) 声学:2分

小粒子与大宇宙、信息、材料、能量和能源:10分(加、减2分)

2、题型结构: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16分(8题);填空题20分

(9题左右);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34分(5题左右);综合题30分(5题左右)。全卷试题在28题左右。

3、难度结构:易、中、难三种档次占分比例 7:2:1。

二、近几年昆明中考试题分析:

昆明市初中升学考试试题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考试命题立足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近几年中考试题特点:

1、试题兼顾了基础性和选拔考试的功能。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基础题注重了初中阶段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从光学、声学、热学、电学、信息时代,材料世界,能量和能源几个部分进行考查,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方面的考查,考查较全面。如试题第2、3、4、6、10、11、12、13(第一、二两空)、15、16、17、18(第一空)、19、20(第二、三小题)、21(第二、三小题)、22、23(第一问)、24、25(第一问)、26(第一问)、27(第一问)等近60分的考查内容属于基础题,只要愿意学习的考生应该都拿到了这部分分。体现了难易分布中\"6\"的比例要求。试题1、5、7、8、9、14、20(1)、21(1)(3)、23(2)、25(2)、26(2)、27(2)、28(2)等31分的考查内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对考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能力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试题13(3)18(2)25(3)26(3)28(1)等11分的考查内容,需要学生对知识做到灵活应用才能正确解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2、进一步注重了实际背景的创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试题的设计,注重了实际背景的创设,注重联系科技实际、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是人为编造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情景。试题从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创设情境,考查知识。如昆明市题10题:昆明地区每年从2月份到雨季节来临,植被非常干燥,容易发生森林大火。造成植被干燥,除了降雨稀少外,主要还因为 和 加快植被中水分的蒸发。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这些题目的设置,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热爱生活。试题中有实际背景的题为:3、4、5、6、7、8、9、10、11、12、13、14、16、17、20、21、22、24、26、27、28。

3、注重试题的创新。要能够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试卷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创新试题,或改编得很巧妙的试题。原创试题情景新,在考查考生的能力方面有很好区分度;改编得好的试题,让人有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感觉,这类试题概念性比较强,如果学生对知识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就容易出错。原始创新的试题,共有5题。如13、18、22、23、24、26、28。这些试题的情景比较新,但知识落点却比较低,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4、针对教学中的弊端命题。众所周知,考试对于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试题在发挥考试正确导向作用方面突出在以下几个试题:

(1)针对死记硬背而出的题:如18题,如图的电路中,R1∶R2=3∶5,那

么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 ,电压表U1 和U2 的示数之比U1∶U2= 。

本题出错较多的是第二空,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对知识不求甚解,那么必填错误答案3∶5。

(2)针对\"题海战术\"而出的题:如25题,如图所示电路,R2=3Ω,R3=6Ω当S 、S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当S 、S 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1)求电源电压;(2)请用两种方法求出电出电阻R1的阻值。(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这个题如果只是求一求R1的阻值,难度不会才有0.41,但由于要求用两种方法求解,在解题方法上进行了开放,试题变难了。

(3)针对教学中基础知识不落实而出的题:如20题第一题刻度尺的读数,虽然近几年都在考,但偏偏出了一个准确值、估读值都是\"0\"的情况,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弄懂了刻度尺的基本读数方法。

5、注意体现五个方面的意识:

(一)是安全意识。如第3题,安全用电规范。又如第4题,虽然是一个改变内能方式的试题,但高速公路上超载货车屡屡肇事的元凶多是刹车片失灵,试题这样设置情景,目的就是要引导教学从科学的角度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二)是效率意识。如昆明市试题26题,火力发电的效率的计算。

(三)是判断大众传媒科学性的意识。如下面是摘自报纸上的几则报道,这几则报道说法正确的是:

A.老建筑中导线的绝缘层老化,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灾,应及时更换

B.石龙坝水电站全年发电量是4000万千瓦/小时

C.由于汽车超速行驶,惯性变得很大,容易造成刹车失灵

D.一台《容声》牌家用电冰箱年节约用电5000度

(四)是能量意识。能量、能源是课程改革中体现的一大主题,近几年在这方面的题型体现很多。如1题、8题、9题、26题等都从能的角度进行考查。

(五)是环保意识。如热机工作造成的污染,水污染等题型在近几年的试题都出现。

6、突出体现课改理念。考试中能够体现的课改理念,主要是借助科学探究七个要素中可以考察的五个要素。考查了分析论证、评估、设计实验、猜想与假设。如22、24题考查了分析论证;22题考查了猜想与假设;23题考查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23、24题考查了评估。

7、进一步加强对实验的考查,注意将做过实验和未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开来: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对实验的考查分值从过去的26分左右提高到34分左右。实验的考查力度得到加强,实验题的考查形式也较灵活,不仅考查课本上的实验,还考查课外的探究实验,不仅考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还考查进行实验的科学探究其他环节。如的19题、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实验题是课外探究的一个问题。20题:根据报道材料, 送石油液化气汽车发生泄漏,用潮湿的纱布睹住一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猜想和假设环节。实验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引导学校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23题在于引导教学要重视实验过程的教学。

8、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比较典型的如的13题第三空,这个填空题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要求较高,而这个问题也是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要碰到的一个难点。

9、注意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如的22题、23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提供的现象,进行猜想、评估,考察了学生观察、实验、和评估的能力;的24题是一个科学思辨问题,学生要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对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要求较高;的28题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近几年中考题中的重点知识点:

1、光学:反射、折射的现象及作图、凸透镜成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等。

2、声学: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的三要素,减少噪声的途径等。

3、热学:分子动理论、物态变化(汽化、熔化、液化、升华、影响蒸发的因素等)、温度计的读数、热量计算、热效率、热机等。

4、力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机械运动、测力计、天平的读数、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二力平衡、惯性、速度计算、密度计算、压强计算、大气压的应用,机械功、功率的计算,浮力计算、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5、电学:电荷间的作用、电路故障及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电路计算(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效电阻)、安全用电、家庭电路、磁体、电磁感应、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等。

6、小粒子与大宇宙、信息、材料、能量和能源:能源的分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微粒的大小尺度、电磁波的传播及计算、超导体、纳米材料等。

四、中考的热点:

随着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深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出现了阅读题和科技发展成果及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

1、以生活实际及相关报道为背景的试题:近几年,昆明市的中考题都有与相关报道为信息的试题:如的\"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惠更斯探测器\";的\"石油液化气泄漏,用潮湿的纱布睹住\"等报道材料为信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分析,解决问题。

2、以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以体育运动会(奥运会)、节水、节电、节能、环保等社会热点及卫星发射的科技成果为背景进行命题。如26题结合\"十一五\"计划为背景,煤耗降低问题进行命题。25题以三峡围堰爆破为背景进行命题。这些题目的出现引导教学要关注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及科技发展。

五、对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

1、扎实双基:对于平时过于重视知识的重复训练,热衷于\"题海\",不注意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习,忽视能力提高的学生来说,在中考中就很难取得好成绩。所以应把基本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放在首位,注重对它们本质的理解,注重知识来龙去脉的学习,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练习有两个作用:一是检验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二是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明确了这个作用,教学中才不会犯以练习代替知识的错误,做练习才不会步入\"做题---对答案\"的套路,整天沉湎于\"题海\"而不能自拔。做题不是答案对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认真分析做题过程中的得失,同一个题目还有哪些解法、可能有哪些变化、属于哪种基本解法,要在一个题上做足做够\"文章\"。这样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能力的作用。

2、知识的落实仍需加强。初中知识就这么一些,关键是要落实,同学是否真正懂了,做练习能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来。一道题往往是某一点卡住了就做不下去,只要旁人点拨一下就没有问题了。所以作题过程中要养成先复习知识后做作业的习惯,树立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这样才能检验是否真正懂了。否则,平时好像懂了,但一到考试就出问题,出现了都学懂了的假象,使错误未能及时得到纠正,问题越积越多。

3、科学语言的表述仍需加强。每年的中考试题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文字表述题,简明扼要、准确是理科文字表述题的要求。要通过平时的训练达到上述要求。

4、中考中两道教材上实验的改编题得分率都不高,反映出学生基本实验掌握得不好。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实验结果,也要重视实验过程的教学,对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用科学探究的思想去统领实验,在实验中尽可能的体现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5、努力克服\"满堂灌\"现象的发生

例如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于固体、液体的压强和压力谁先谁后的问题、电路计算中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时\"张冠李戴\"的问题、浮力计算的三种方法、电功电功率计算中,公式P=I2R和P=的适用范围等等,应在学生自己解题的基础上亲身体验感悟,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吗?所以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要讲究方法的。教学应在如何将教师的教学目的巧妙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上下工夫,特别是在巧妙二字上做好文章。总结方法和规律,越具体越好,忌空洞说教。如电路中的\"张冠李戴\"问题,教师可以在解题中有意识的犯一下这个错误,让学生来纠错,学生就容易明白什么叫\"张冠李戴\"。

6、例题选择\"重量轻质\"

复习课应着重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有的教师对例题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典型性,一节课罗列了几个、十几个题作为例题,而这些题目相互之间的几乎没有关联,让人感觉例题的教学就是一堆题目的讲解,没有层层递进,先易后难的过程,让人看不出教师究竟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如电路计算应该从最基础的题到开关控制的电路到滑动变阻器控制最后到开关、滑动变阻器控制的电路。

7、复习课应着重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再学习

作为复习课教学,哪些是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哪些是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采用个别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作调整。对于学生答不上来的问题,强调一下;而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则可以少讲略讲。讲解例题之前,有时需要对知识进行复习、梳理,但此时应特别注意,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切忌老师主导过多,甚至完全由老师包讲到底,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结果造成知识疏理累赘,复习重点不突出,未能达到复习课的要求。

8、应善于从解题过程中总结解题的一般方法

复习课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要通过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方法的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所谓一般思路和方法就是要具有普适性,即对于大多数题目都适用的思路和方法。但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住这个要求,热衷于总结一些只适用于某类题甚至某个题的解题方法,并且作为一个规律要求学生记住。

总之,在复习教学中要控制好难度,拓宽知识面,复习课要体现知识的拓宽,思维的拓宽,要在知识的广度上做文章,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一个显着的提高,力争让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

篇3: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o℃),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o℃),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o℃);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四、热机

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排气冲程。

热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篇4: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双线教学法初探

教学是目标既定,按照知识内涵不同所划分的章节教学顺序向前推进的系统工程。如果忽略其整体属性,仅着眼于各章节目标教学,逐一发挥个体功能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很不够的。研究各章节教学在教学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联系,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对提高教学效果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双线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整体属性和教育心理学原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条教学副线,把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划,使之在教学中得以加强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对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双线教学分主线教学和副线教学两部分。主线教学是完成教学期间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的常规教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以往经验组织教学。副线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成份,其主要任务是为主线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教师在实施主线教学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复习以往知识,把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形成两个分立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

下面以高中物理选学教材中的《磁撤教学为例加以说明。《磁撤主线是针对有关磁场概念、性质、定律和公式所进行的,以分别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为目标的教学。副线教学选定《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来展开。显然,副线将为主线在涉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运用时,将提供比以往更为有力的力学工具,并为学生在相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作出了安排。既巩固学生的力学基础,又方便了在教学中的运用,起到了一石双鸟之功能。一般来说,每一章节教学第一课可以复习一些选定了的副线基础知识,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副线课外练习。练习难易程度应以学生通过认真复习、努力思考便能解决为宜。否则,过难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使教学受阻;过易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影响双线教学实施质量。章节教学第二课起才开始上主线知识新授课。在课堂中,若无特殊情况,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不涉及副线教材知识内容,但在课外练习中应安插一定数量的、难易适当的副线练习题。教师应针对练习分别做好必要的承上启下的讲评和提示工作,使副线教学运转正常。

事实表明,这种新旧知识结合,不同层次思维穿插起来的练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强度均衡、功能完整的、巩固知识和培养智能相结合的训练。随着主线日渐推进,副线练习题的数量可以适当调整,难度可按题意分类有序递进。这时,教师应注意运用系统信息反馈,根据教学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副线教学份量和水准。当主线课程进入有关“安培力”和“洛化兹力”的运用时,副线知识已先后分别融入主线教学之中发挥作用。一般来说,若是副线知识与主线知识性质相近,则会产生对学生学习主线新授知识的干扰。所以双线教学不能依靠教材的知识性质相近,或学习方法相似,使用借鉴模仿的方法来带动主线教学。在章节教学初始阶段,如果主副双线教材知识性质迥然不同,则能有效地降低前摄抑制作用,而有利于主线知识概念的建立。随着教学程序推进,副线教学对主线教学的协从作用便日益明显起来,原先分立的双线则逐渐融为一体,副线教学为主线教学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并及时为新知识的运用排忧解难;反过来,以后的主线知识的学习运用又成为对副线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新景下的再次运用。这是双线教学法的“双向”功能。但是,在主线知识已相当巩固的情况下,教师选定与其知识相近的章节作为副线教材,在主线章节教学的后期展开,发挥其对比功能,使知识更加巩固,也是双线教学模式之一。

例如《功和能》与《动量》相搭配的双线教学就是其中一例。这时,教师不但可以启发学生在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对比的思维中加深印象和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范围更为宽广、解题情景更新、题型更为复杂的练习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种并列对比的双线教学一般只限于章节复习中使用,而且节次和份量都应适度,以免造成知识相互干扰和学生因负担过重而心理失衡。出于不同的教学目

的,选定不同的教学副线,在教学中与主线地从属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对教学整体效应的影响均有不同。在有关《热学》和《光学》之类教材的教学中,由于这类教材的相对独立性强,如果继续根据上述原则选定与其关连的章节作为副线教材与之强行搭配,似乎确有不伦不类之感。这时,教师可以把以往教学较薄弱的、效果不尽意的、或从教学长远目标考虑而需要反复加强和提高的重点章节选定为其副线教材,在注意避免互抑作用的前提下,在主线教学知识初成之际,中途切入与主线平行展开,发挥副线教学对以往知识技能的补救、巩固和提高之功能。只要教师注意系统信息反馈,把握教学份量及其水准,对主线教学将不会有所不良影响。相反,由于学生积疑消除,知识进一步巩固,能力提高和信心增强而产生智能横移,促进主线教学顺利进行和教学整体效应的提高。这时,副线教学只是教学的携带部分,教师可通过布置一定的副线习题,依靠必要的承上启下的指导和校正将副线延伸,甚至贯穿若干主线章节。这要求教师切实做好章节备课,合理分配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好每一次练习,正确处理好双线关系。如果一旦发现教学效果不佳时,是否因为副线教学影响干扰,或学生负担过重所致,是教师应该首先着眼分析的原因。

双线教学法从高一期间《牛顿运动定律》教学开始,就可以选榷直线运动》作为其副线展开。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牛顿运动定律》将有可能多次成为其他章节的副线教材。因此,教师可以就此进行长远规划,把教学目标统筹安排,逐渐深化,循序渐进地分配到未来的教学中去,准确把握其在各次副线教学中的不同教学水准,即合理安排目标递进幅步,是衡量双线教学实施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篇5: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篇5: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1.速度v=s/t; 2.密度 3.压强P=F/s=

4.浮力F=G排=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 =UIt =I2Rt=U2t/R 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 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

这篇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6: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备考方法。

一、复习重点

1.抓住基础知识。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5.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生活中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数形结合物理图象等命出了一些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同学们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的能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6. 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摆脱学科本位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热点问题

通过观察总结近两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火星探测器、神舟飞船等。

(2)关注时事新闻。

(3)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问题的提出,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片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三、题型结构

1.近几年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多了定性的简答题,少了定量的计算及死套公式的试题。学生对于陌生的简答题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不得要领的毛病,再加上简答题的题目很多,出题方式灵活,给中考复习带来一定困难。这里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力的问题、运动问题、光的问题、蒸发问题、液化问题、浮沉、杠杆、安全用电问题等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

(2)横向分类。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直接叙述题、用物理语言帮助解答题、需用图帮助解答的问题。对于此类题目学生要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就能创造性地答好问题。

2. 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科学探究。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物理备考方法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7: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很多考生也进入了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如何才能拿到中考物理的高分?为大家整理了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供大家学习。

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

明确关键词语,避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 的注意。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

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 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思考,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图 景,帮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中考物理答题总体来讲应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则去做。

篇8: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不断进入每个家庭。科学地使用这些电器,不仅能充分发挥家电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节约用电,对个人和国家都有好处。

日光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线柔和、寿命长、耗电少的特点,一盏14瓦节能日光灯的亮度相当于75瓦白炽灯的亮度,因此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可以使耗电量大大降低。另外,在不同地方应安装不同的电灯,例如走廊和厕所可以安装小功率的日光灯。看电视时,只开1瓦节电日光灯,既节约用电,收看效果又理想。当然,还要作到人走灯灭,消灭长明灯。

提供的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篇9: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篇9: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口诀

找到不变用电器,千方百计求关系。走投无路总电压,最终目的电阻比。

注释

1、找到不变用电器

画好正确的电路图后找不变的电阻或灯泡。

2、千方百计求关系,利用不变的物理量来解题

(1)在相同的电路图中,串联:一定要利用好电流相同;并联:一定要利用好电压相同。

(2)在不同的电路图之间,不变的电阻:利用题目中所给条件列出关于这个电阻的关系式,最后将电阻约掉,得出电流或电压之比。

(3)就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能求出多少物理量就求出尽量多的物理量及物理量间的比例。

3、走投无路总电压

在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无法再求出更多物理量及比例时,可以利用不同电路图的总电压相等,列出关系式。

4、最终目的电阻比

要充分利用好题目中给出的或求出的各种比例,力争求出各电阻之间的比值,因为电阻比例是不随电路的改变而改变的。在电学综合题中有时要善于利用某个分式已知来解题。

篇10: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1、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但这是走向成功必由之路。

2、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

4、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5、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

6、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

7、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

8、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9、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10、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

11、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篇11: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多以地面为参照物。一个是静止还是运动的,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referenceobiect).

站在上升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将

是不同的,这就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客观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

2、假定性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

3、多重性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因此,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这便是参照物的多重性,也就是说,对同一物体的研究。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并且,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往往不同。例如,坐在匀速行驶的客车中的乘客,若以车为参照物,他们则是静止的;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他们则是运动的。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考物理备考知识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12: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为了同学们能够扎实的学习物理知识,更好的进行中考物理复习,下面是中考物理复习的方法,供大家学习。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

3、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网络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上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点转向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上。

但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容易混淆,为此,在复习时我们可以用表格或框图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用要点记载方式和方法把知识归纳起来,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便于熟练而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专项训练,凸现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为此,在复习迎考,打基础,抓重点的同时,可以把所学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和专项训练。

我们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实验等几大板块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实验复习中,要熟悉课本每个实验的原理、器材、方法,特别是一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可按照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重新经历实验过程,体会各种方法。

篇13: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篇13: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物理复习一般分为四轮,第一轮是章节,第二轮是板块,第三轮是专题,第四轮是综合。围绕着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物理复习备考几点做法:

一、复习的总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一)、重视教材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如活动、信息浏览,STS等,这些栏目有的是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如电冰箱的工作循环,液晶等等都是科学世界中出现的,有的锻炼我们的应用能力,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个问题,每张图片,将每一知识点真正弄懂,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

(二)、关注社会生活

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为生活生产服务,第一轮章节复习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识掌握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1.补充一些生活常识:如一些常见的温度、长度、时间、质量、速度、电压、功率值、安全用电常识等。2.通过听老师的举例,做练习,自己的观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提高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有很多情景事例可能涉及到多个物理知识,例如游泳就有浮力、蒸发、折射等问题,复习时有意识这样总结;4.训练答题说理的准确性,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

(三)、注重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规律和一些概念都是通过探究的形式出现的,有的是部分,有的是全部,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复习时,对每个探究实验从这七要素方面去进行,特别是有些探究是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可以将这一类归类。评估就是讨论实验的可行性、误差、错误等。交流与合作是写出探究报告,改进探究方案等。近几年其他省市中考题有例子,可以借以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还有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测量物质的密度、测导体的电阻,测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对这些实验要多总结它们的各种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等。

(四)、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复习了力、热、声、光、电各部分知识,要尝试应用这些知识和探究能力解决一些创新实践问题,例如给出一个新的物理情景或问题,自己提出方案进行设计探究。

总之,复习时要注重课堂,注重基础,切不可以为自己知道就不听,少听,要多总结,多归纳,将两本书的知识浓缩在自己脑中,就一定会做到信手拈来。

二、具体做法:四轮递进复习。

第一轮:章节式复习。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习方法。这一轮复习时间大概是7个星期左右。

第二轮:板块式复习。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板块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这一轮复习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习。针对河南省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探究说明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一轮复习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四轮:综合式复习。这过程是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试题讲评、总结、归纳、延伸,学生反馈、领悟、升华,实实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题能力,时间大约2个星期。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篇14: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篇15:中考物理备考策略与技巧指南

1.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3.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从选的各个答案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归谬法反证法。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5.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计算求解法。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7.推理法。根据题给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8.赋值法。有些选择题展示出一般情形,较难直接判断正误,可针对题设条件先赋值代人进行检验,看命题是否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化学备考辅导:化学复习策略与技巧

中考化学备考辅导中的化学复习策略与技巧。文章强调了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熟悉“大纲”,完善复习指导思想,并紧扣课本进行复习。文章还提到了全面复习、狠抓“双基”、提高学生能力以及进行分类指导等要点。中考化学复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以确保

2024-09-25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让学习压力见鬼去吧!轻松应对的妙招

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压力的几大妙招。王女士的儿子在初三时因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症状。老师发现儿子的压力主要源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王女士采纳了老师的建议,通过心理调节和体育运动来缓解儿子的压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09-26

最新文章

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指出智力是多元化的,孩子的学习方法和领域选择应该基于其多元智能的发展。文章通过王颖的案例说明,家长应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避免盲目模仿他人,同时强调勤奋和刻苦努力的重要性。摘要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和

2025-01-10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