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篇1: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 初中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

“发光物体叫光源”指出了什么是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说明光线是用来描述光线的传播方向的;“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描述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光的传播速度需要记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还要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实例:“影子小孔日月食,还有激光能准直”。

常见考法

本节知识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形式来考查:光线的描述、光的直线传播及具体解释(例如日月食的解释)、激光测距的原理。

误区提醒

1、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0×10 8 m/s

· 初中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典型例题

题目

夏季晴天时树林中的地面上会出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 的像,形成的原因是 。排纵队时“向前看齐”,即:看见自己前面的同学挡住了本队前面的所有人,队伍就排直了,这是根据 的原理。

答案

解析: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夏季树林中的树叶之间会有许多的小缝隙,即小孔,当太阳光从小孔中射出时,就会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排纵队时“向前看齐”,看见自己前面的同学挡住了本队前面的所有人,队伍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答案:太阳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题目

答案

本题考点

声音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过程

A选项,军徽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当军徽上反射的光线射入人眼时,就会看到军徽,不符合题意;B选项,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判断队列是否整齐划一,不符合题意;C选项,队列整齐的脚步声是脚步踏击地面使其振动发出的声音,不符合题意;D选项,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符合题意;故选D。

规律方法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及光的传播,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实际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线射入人眼,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篇2: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中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考点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在发光时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能与光能之间的转化。

2.介质

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

3.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线、光束

在研究光的行为时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称为光线。有一定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如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

5.影

光源发出的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

(1)本影,光线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2)半影,只有部分光线照射到的区域。

如果是点光源,只形成本影。如果不是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6.日食和月食

(1)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当地球上在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时,这个地区的人就可看到日全食。

在月球半影区里的人,只能看见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

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只能看到周围的环形表面,这就是日环食。

(2)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当月球有一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

需要注意的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只是月亮的亮度有些减弱。

(3)日食和月食的观察无论日食还是月食,都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但是,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只有一小区域内的人可以看到,而发生月全食时,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各处可以同时看到。这是因为月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57~59倍,而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约等于地球半径的55~67倍,月球的本影只落在地球上极小的一个区域内。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本影里发生月食时,地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216倍,远远超过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所以,月食时凡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的人均可同时看到。

7.光速

光传播得很快,但光速是有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0108m/s。由于光速很大,要测定光速,就必须利用很大的距离,或者准确地测出很短的时间间隔。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是光年,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如果一年按365天计算,则1光年等于9.461012km/s。

篇3: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规则1:光源的概念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光源。

  规则2:光沿直线传播

  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规则3:光线的概念

  我们就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规则4:光的直线传播的光现象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

  日食和月食也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规则5:光直线传播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因此应该说,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规则6:光的速度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快得多。由于光的速度很大,不容易测量,直到本世纪代才测出了比较准确的值。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以认为是3×108米/秒。光在水中的速度是上述值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是上述值的2/3。

篇4: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爱迪生

分类:(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 热光源(火把、太阳);

(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 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2. 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条件:均匀介质 [均匀介质:同一种介质, 这种介质密度均匀。]

核心:传播方向不变-------沿直线传播

最早记录光直线传播知识的书是我国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小孔成像

3.光线

定义: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直线叫光线。

理解: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

☆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篇5: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中考物理辅导--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精解

1.光源

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在发光时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能与光能之间的转化。

2.介质

光能够在其中传布的物质称为介质。

3.光的直线传布

光在统一种平均介质中老是沿直线传布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布形成的。

4.光线、光束

在研究光的行为时用来暗示光传布标的目的的有向直线,称为光线。有必然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结称为光束,如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

5.影

光源发出的光照在欠亨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概况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漆黑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

(1)本影,光线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2)半影,只有部门光线照射到的区域。

如不美观是点光源,只形成本影。如不美观不是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6.日食和月食

(1)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统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心。当地球上在月球苯影囡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概况时,这个地域的人就可看到日全食,如图1-1中的a区。在月球半影区里的人,只能看见太阳某一侧的发光概况,这就是日偏食。如图1-1中的b区。在月球本影延迟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概况的中部,只能看到四周的环形概况,这就是日环食。如图1-1中的c区。

(2)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统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心。当月球全数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如图1-2中的a区。当月球有一部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如图1-2中的b区。需要注重的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并不贰生月偏食,只是月亮的亮度有些削弱。如图1-2中的c区。

(3)日食和月食的不雅察看无论日食仍是月食,都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看到的。可是,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只有一小区域内的人可以看到,而发生月全食时,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遍地可以同时看到。这是因为月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57~59倍,而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约等于地球半径的55~67倍,月球的本影只落在地球上极小的一个区域内,如图1-1所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苯影囡发生月食时,地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216倍,远远跨越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所以,月食时沉闷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的人均可同时看到。如图1-2所示。

7.光速

光传布得很快,但光速是有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布速度C=3.00108m/s。因为光速很年夜,要测定光速,就必需操作很年夜的距离,或者切确地测出很短的侍旧肃离。天文学中的长度单元是光年,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传布的距离,如不美观一年按365天计较,则1光年等于9.461012km。

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篇6: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中考物理知识点自测练习册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解答:

解:①在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孔的形状,但所成的像相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②在甲图和丙图中不同的是物体的形状,所成的像也不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③观察三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④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故答案为:

(1)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4)太阳

点评: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从题干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如观察图可知: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小孔的形状.

篇7:中考物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与应用

1.光线、光束

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称为光线,光线是一种几何的抽象,在实际当中不可能得到一条光线.

无数条光线的集合即成光束.实际发光体发出的都是光束.

2.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1)小孔成像.

(2)影.

点光源发出的光被障碍物阻挡后,在屏上便形成障碍物的本影(见图20-1),线、面、体光源发出的光被障碍物阻挡后,在屏上形成本影和半影(见图20-2).当太阳、月球、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又位于太阳、地球之间时,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形成日食(见图20-3).

3.光速

在真空中,任何频率的光均以3.0×108m/s的速度传播.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物理详解:透镜原理与实际应用

中考物理中关于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考点。首先,介绍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性质,包括它们的形状、对光线的不同作用以及焦距的概念。接着,详细阐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如何通过实验设置来观察成像,并总结了成像规律的关键点,如焦距与成像大小的关系。然后,文章

2024-09-29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让学习压力见鬼去吧!轻松应对的妙招

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压力的几大妙招。王女士的儿子在初三时因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症状。老师发现儿子的压力主要源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王女士采纳了老师的建议,通过心理调节和体育运动来缓解儿子的压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09-26

最新文章

中考心理障碍的防治指南

中考前考生可能面临的焦虑症、强迫症和抑郁症三种心理障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供了详细的障碍描述和对应的处方。对于强迫症,周围人应给予宽松环境,引导开朗不较真,必要时需就医治疗;对于焦虑症,家长应耐心听取孩子诉说,疏导情绪,考生可进行心理暗示消除

2025-02-14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