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篇1: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的一个旅游区,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傣族人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主要的民族文化有泼水节、竹筒饭、孔雀舞、傣家竹楼,本区主要支柱是旅游业。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南到秦岭,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

4、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山区,我国除黄土高原外,还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

5、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问题是水土流失,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黄土的特征、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洪涝灾害。经常遭受旱灾,所以只能种一些耐旱的高粱、谷子等。

6、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主要是: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畜数量等

7、以长江为轴线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它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H”的格局,是我国承东启西的纽带,它还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将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8沿江地带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有四个特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其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最大的港口,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9、沿江地带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上游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频繁。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有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有酸雨,沿江地带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区是华中酸雨区,其次是西南酸雨区。

10、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11、我国国土整治中涉及地区最广泛的工程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它跨越的地区是东北、西北、华北,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12、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大家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有好的成绩。

篇2: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位置与范围:详见书P80

2、地形、气候与环境: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珠江,特点:“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珠江的主要支流有北江、东江,其主干是西江,西江发源于云南省的乌蒙山区。注入南海。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

第二节 经济发展

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地理条件:①区位因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商品粮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②人为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又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特殊的经济政策。

2、改革开放之初的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厦门。

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①“前店后厂”模式②主要工业部门:纺织、服装制造业、玩具、电子等。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原因:?城市;着力打造“1小时生活圈”。广州及“广交会”。珠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密集的城市群

第三节 香港、澳门

1、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的位置与范围(即组成,见书P91——P92),此部分可与“珠江三角洲”合在一起复习。知道什么叫“一国两制”。

2、香港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由此造成城市发展“上天入海”。把香港打造成世界的五大中心;

3、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课本P95图8..32和8.33为例)

4、文化交融:

篇3: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篇3: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篇4: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篇4: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核心知识点精讲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期末复习,供大家参考。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复习: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二章的知识点,包括我国的地势特征、地形分类、各级阶梯的特点及分布、山脉走向以及常见的地质灾害等。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2025-01-30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让学习压力见鬼去吧!轻松应对的妙招

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压力的几大妙招。王女士的儿子在初三时因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症状。老师发现儿子的压力主要源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王女士采纳了老师的建议,通过心理调节和体育运动来缓解儿子的压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09-26

最新文章

中考高分必备十大绝招

中考取得高分必备的十大绝招。首先强调了重视基础,建立错题本以及积极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接着提到数学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重视质量。最后,强调了保持良好语感以及通过做题查缺补漏在英语学习中作用。这些绝招对于中考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2025-02-23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