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篇1: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m nm

换算关系: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m= 109nm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 和 。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2、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分、 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m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 m

3、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

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

③测量者估读

误差的减小: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

②选用精密仪器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改进测量方法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2: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1、认识刻度尺:

要做到“三看”:

(1)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划线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进行选择。

2、长度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使用方法:

(1)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l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会“放”。如图所示.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零刻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3)会“看”。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4)会“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如25.38cm中, 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虽然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 25.3~25.4cm之间而更接近于25.4cm。

(5)会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标明单位,只写了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3、选用合适刻度尺和正确记录数据的方法:

长度测量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所以,根据所要达到的精确度,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都合适的直尺、皮卷尺等刻度尺,如:测量课本的长度,用分度值为1mm、量程为30cm的塑料直尺即可。用精确度很高的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物体,如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增加了测量的麻烦,也是不可取的。测量时要尽量选择量程大于所测物体长度的刻度尺,这样可避免多次测量的累加,提高测量精确度。

正确读数和记录数据是做好测量的关键。读数时,应弄清各大小刻度值的意义(即标有数字的主刻度的单位及分度值的单位)。如图所示,每一大格为1cm,每一小格为1mm。读数时,还要注意被测物体的始端是否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没有对齐,要将所读数值减去这一刻度的刻度值。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第一章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3: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运动的快慢,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无论通过多远的路程,也不管运动多长时间。

②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④正确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B.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

篇4: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篇5: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篇5: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体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3、回声与运用:①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②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玩0.1s以上

③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4、乐音与噪声: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 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一般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6: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物体较热,我们说它温度高,物体较冷,我们说它温度低。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但往往不可靠。

二、温度计: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有三种:

(1)原理: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2)实验用温度计:在实验室用来测物体的温度,量程:-20℃∽110℃之间,分度值:1℃

(3)体温计:医用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温度,量程:35℃∽42℃,分度值:0.1℃

构造特点: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的非常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上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体温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不是体温计的普通温度计不能甩)。

(4)寒暑表:家庭测气温用,量程:-30℃∽50℃,分度值:1℃

三、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沸水的温度是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等份代表1摄氏度(1℃)

①.单位:摄氏度(℃)

②.读法;例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重点)

①.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②.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量程,认清分度值,找到“0”刻线的位置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④.温度计玻璃泡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将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篇7: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小编准备了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奇妙的物理现象

[看一看]点燃两支蜡烛(一长一短),用玻璃杯罩住,观察

是长蜡烛先熄灭,还是短

蜡烛先熄灭?(见课本图01)

[议一议]为什么短(长)的先熄灭?

[点 拨] 如果玻璃杯较小,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温度高密度小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到

玻璃杯的顶端,长蜡烛先熄灭;如果玻璃杯较大,二氧化碳气体下沉到杯

的底部,短的蜡烛先熄灭。

[猜一猜]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瓶的颈部,不金鱼会怎样?(见课本图02)

[想一想]金鱼为什么没有被迅速烫着?

[做一做]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见课本图03)

[想一想]书上的字为什么变大了?

[试一试]给你玻璃杯、课本(纸张)、文具盒(铁质)、塑料板等到物品,隔着上述

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发生变化吗?

[点 拨]同学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将它们

分为: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电现象、热现象、磁现象等。为了解开这些物理现象之谜,我们要多留心观察,勇于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小结归纳] (板书)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篇8: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质量及其特性

1、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与物体内物质的多少有关,与位置、温度、形状、状态等无关。

质量的单位换算II

1、质量单位:国际上的主单位是千克(kg)还有比它大的吨(t),比它小的有克(g),毫克(mg)。

2、换算关系为:1t=103kg ;1kg=103g ;1g=103mg 。

补充: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来表示。现保存于巴黎国际计量局中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所示)是底面直径和柱高均为39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以它的质量作为1kg的标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9: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篇9: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期中马上就要到来了,为了让各位初中生们做到更好的复习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汽化和液化,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篇10: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临近期中考试,学生要有一定自主性,光跟的老师的步伐也没用,每个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什么是电功率

[演示](1)将15W和100W的电灯分别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100W转得快说明用电器用消耗的电能快.不能说消耗得电能多。

(1)、电功率(electricpower)用P表示,是表示消耗电能(或电流做功)的快慢

(2)、单位:①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②更大的单位是千瓦(kW),即1kW=103W

2.电功率的大小(或意义):等于用电器1s内消耗的电能。(即它与电能和用电器工作的时间有关)W消耗电能(或电流做功)

3.电功率计算(或测量):(1)t用电器工作的时间

P电功率

(2)、P=UI其中U电压(V),I电流(A),P电功率(W)

(3)、[补充]①P=I2R②P=U2/R都可以求出P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220V,15W指的是电灯的额定工作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5W.

家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测量要求]:(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并观察小灯泡亮度.(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和器材]设计如右图电路.(要记做图)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值;2.合上开关,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3.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4.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1)不同电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3)在额定电压下,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四、电和热

1.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铜丝与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

相同时间,电阻丝阻值大,发热多。

2.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通电时间大小的关系:(课本图试验)电流相同,

电阻相同,通电时间长,发出热多。

3.焦耳定律

(1)、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写成公式Q=I2Rt其中电流I(A),电阻R(),通电时间t(s),热量Q(J).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认为不变。

(3)、电流通过导体时,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和功)W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情况下,有以下公式:

4.电热的应用和防止

(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加热设备.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2)常见的电热器有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等.

(3)电热器优点:①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②热效率高,使用方便.③能方便地调节温度。

(4)电热的危害:电流过大,烧坏导体;绝缘材料老化,甚至烧坏,引起火灾:但可用电热来驱潮。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

2.保险丝:①材料铅锑合金;②特点电阻大、熔点低;③不同粗细的保险丝具有不同的额定电流.电流I大,由Q=I2Rt知,保险丝R较导线的电阻大,发热多,加上熔点低,易烧断。

3.安全用电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要防止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原来绝缘的物体不绝缘.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迅速使触电的人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绝对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电学综合重点复习》

一、串联:(如图右)(1)电流:I=I1=I2(2)电压:U=U1+U2

(3)电阻:R=R1+(4)、满足关系:I=U/R;I1=U1/R1;I2=U2/R2

(5)、分压关系:U1:U2=R1:R2

(6)、消耗电能关系W1:W2=R1:R2(7)消耗电功率关系:P1:P2=R1:R2

二、并联:(如图右)(1)电流:I=I1+I2(2)电压:U=U1=U2

(3)电阻:1/R=1/R1+(4)满足关系:I=U/R;I1=U1/R1;I2=U2/R2

(5)分流关系:I1:I2=1/R1:1/R2

(6)消耗电能关系W1:W2=1/R1:1/R2

(7消耗电功率关系:P1:P2=1/R1:1/R2

三、本期计算公式:

1.欧姆定律:I=U/R;变形公式:R=U/I和U=IR

2.电能(或电功):3.电功率:P=W/t=UI=I2R=/R

为大家推荐的内容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编还满意吗?欢迎大家阅读。

篇11: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光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 ②焦点(F) ③光心(O)④焦距(f)

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

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

6、凸透镜成像(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见大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

篇12: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篇13: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篇13: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篇14: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精要总结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光的反射》期中考试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中考中等生必知的100个物理知识点

中考中等生需要掌握的100个物理知识点中的电学部分,包括电流的形成、电压、电阻、导体与绝缘体、欧姆定律以及电磁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也涉及了家庭电路、磁体、磁场等相关知识。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电学领域的主要知识点,对于中考中等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

2025-06-08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教子有方 做成功父母的12个方法

成功父母应掌握的12个方法中的部分内容,包括补充育儿知识的重要性、如何学会倾听宝宝真实想法和感受,如何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给宝宝树立榜样,以及抽出时间陪伴宝宝和永远关心宝宝的重要性。这些建议有助于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养育孩子,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

2025-07-09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