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https://www.yizhongkao.com/photo/2024/12/18/1734518366_443.jpg)
篇1: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1.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 )
A.鸦片战争期 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 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B.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C.组织强 学会D.戊戌变法
4.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19世纪代,覆没于代。要想了解北洋海军
的兴衰史,寻访历史遗迹,可去下列哪个地方:
A.广州虎门 B.福建马尾 C.天津大沽 D.山东威海卫
5.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思想解放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6.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7.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反动派的 第一枪的是( )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 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9.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11.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
A. B. C. D.
13.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14.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 平
15.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
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五四运动后期, 运动中心转移到 ,运动主力变成为 ?
A.北京 学生 B.上海 工人 C.成都 学生 D.北京 工人
17.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独秀 D.董必武
18.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C.工农运动发展 D.国民党在各地清共
19.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决定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20.4月,井冈山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 )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D.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二、识图读图(1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写出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并写出每一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6分)
图1《_ ___________条约》影响
图2《_ ___________条约》影响
图3《_ ___________条约》影响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2分)
(3)在这几次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2分)
三、材料解析(10分)
22.中国近代 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 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是什么?请举出这一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3分)
(2)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分)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2分)
(4)请说出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
四、读史有感(10分)
23.材料一: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
材料二:九十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也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材料一中的军官学校指 的是什么?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3分)
(2)材料二中的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分)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 么?(1分)青少年应该怎样发扬这种精神?(1分)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 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 义?(3分)
篇2: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初二历史与社会上册期中试卷
同学们: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用一幅幅灿烂生动的画卷伴随我们度过了半个学期,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快乐和意义。今天在这里,把你的知识和才华尽情地展示出来吧!祝你成功!(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古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看作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A手脚分工 B直立行走 C语言产生 D人脑形成
3.早在七千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杆栏式房屋,先民采用此种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习惯 B 宗教信仰
C气候环境 D个人爱好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纣 B 禹 C 启 D 周文王
5.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A 古代美洲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印度人 D 古代阿拉伯人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战国 B 商朝 C 夏朝 D 春秋
7.文明古国中作为权力象征的有
① 金字塔②文字③木乃伊 ④司母戊鼎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8.创制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的是
A、两河流域的先民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C、恒河流域的先民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
9.掌握古代印度祭祀大权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0.曾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汉字
11.古代爱琴文明的中心
①克里特岛 ②迈锡尼 ③雅典 ④斯巴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希腊城邦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 D.教会
13.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工匠,靠为人打造各种金银饰品来维持生计。这个人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4.法西斯是20世纪以德国希特勒为首的反动势力的象征,你知道法西斯最早是哪个国家的权力标志吗?
A、古希腊 B、雅典 C、斯巴达 D、古罗马
15.罗马共和制走向帝制,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A、 罗马的版图日益扩大B、屋大维独揽大权
C、罗马的军事力量衰落D、奴隶获得了民主权利
16.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室、僧侣和贵族等是统治阶级。B、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因此他们不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C、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奴隶,受尽统治阶级的剥削,没有人身自由。
D、古代埃及的奴隶大多来源于战俘。
17.下列说法中,能反映人类社会已经出现分化的是
①、王室、贵族等统治阶级,奴隶处在社会底层②、整个社会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
③、国王是最高统治者④、贵族住在别墅,而穷人的生活十分悲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农业村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开始了
A.原始手工业B.吃熟食 C.新石器时代 D.定居
19.下列关于我国文明起源的历史事件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①国家产生 ②象征权力的玉器出现 ③商起兵灭夏 ④早期农业出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0.下列现象到了新石器时代才出现的是
A.妇女从事采集 B、男子从事狩猎 C、人们过上定居生活D、有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
21.下列对传说时代解释正确的是
A、古史传说中所描述的远古时代 B、唯一能并确实产生了英雄的时代
C、没有任何资料可考证的时代 D、产生历史传说的时代
22.被称为西方文化之根的古代文明是
①古希腊文明 ②古埃及文明 ③古罗马文明 ④古巴比伦文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素质测试(答题卷)
请在答题卷上写好姓名、班级、学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二、问答题(共56分)
23.世纪末,生活在北京和天津的学者发现从中药店购回的龙骨(甲骨)上有奇特的刻画符号。他们推断这很可能是一种古代文字,经追根溯源,找到龙骨的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安阳是商朝后期都城殷的所在地。经认真学者们认定龙骨上的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从此后,甲骨文这一概念出现,研究甲骨文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请回答:
(1)什么是甲骨文?(4分)
(2)甲骨文是文字的雏形吗?(4分)
(3)为什么我国学者如此重视甲骨文研究?(4分)
24.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各级官员也都通过抽签产生。
材料二:人的一生都服从城邦的军事需要,儿童在7岁就要开始军事训练,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等,以便将来成为强壮的母亲。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材料中的事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国家?(4分)
(2) 请你根据材料说明这两个国家分别有怎样的特点。(8分)
(3)学习了上述两段材料后,请你对我国的民主制度、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分别谈谈感想。(6分)
25.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相关题目。
(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流域或国家:(4分)
A、___ _ __流域;
B、__ ____ _(国家);
C、 (国家)
D、____ _ ___流域
(2)判断:西亚新月沃地位于现在的____(国家);世界上最早培植棉花的是古代的_____(国家)(4分)
(3) 四大文明古国中有哪些成果对世界文明有直接的影响? 请你至少列出4条。(8分)
(4)请你分析它们成为文明发源地的共同原因。(6分)
(5)试着自制一把年代尺,将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先后表示出来。(4分)
26.附加题:猜谜语,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内。(每个2分,共10分,不计入总分)
(1)、你的来信已经收到(打外国人名一个)【 】
(2)、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苏辙《涂山》)(打中国人名一个)【 】
(3)、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打一历史人物)【 】
(4)、第二季会议共七天(打中国朝代三个)【 】
(5)、陈规(打外国古代史中的名词一个) 【 】
篇3: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何地当众销毁
A.吴淞 B.宁波 C.厦门 D.虎门
2.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3.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19世纪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
5. 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的头目是:?
A.华尔 B.戈登 C.克林德 D.义律?
6. 下列建议和主张不属于左宗棠的是:?
A.力主收复新疆 B.重视东南海防,放弃西北塞防?
C.先南后北,缓进急战 D.在新疆设立行省
7. 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A.林永升 B.丁汝昌 C.左宝贵 D.邓世昌
8.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下列哪一个战役中:
A.马尾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9. 下列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 洋务运动中,在中央的代表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奕?
11.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强学会成立 B.兴中会成立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12.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
右图中的何人所说
A.邓世昌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梁启超
13.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
A.民主、民权、民生 B.民国、民主、民权
C.民族、民权、民生 D.民主、民国、民权
1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阻碍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15. 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平等、自由 B、新道德、新文化
C、民主、科学 D、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封建主义
16. 在中国,第一个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鲁迅
17. 右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浙江嘉兴南湖拍摄的照片。
如果让你为这副照片选择一个主题词,你会选择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18.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 ②袁民凯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 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
A.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红军要北上抗日
B.转移到陕甘宁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打倒蒋介石,把革命推向全国
20. 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 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B.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二、判断题(对的填A,错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 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2. 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
23. 建立的中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国民党。
24、中共一大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25、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6、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 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__的旗号。
29. 的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3分)
(2) 台湾被割让是在哪个条约?(1分)这个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1分)
(3)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个条约?(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月至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材料二:北京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1分)
(2) 根据材料一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材料二中的卖国贼主要指的是谁?(1分)
(3) 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1分)
(4)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上述事件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1分)
32、近代中国既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和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近代第一个官办钢铁企业 汉阳铁厂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1分)其主观目的是什么?(1分)
(2) 依据材料二,这是在中国发生的哪个运动中颁布的法令?(1分)
(3) 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哪一政党提出的?(1分)
(4) 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这些举措或政治纲领都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说明了什么?(1分)
(5) 哪一政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D A B D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C A A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B B A A
27、鸦片战争(1分);五四运动(1分)
28、自强(1分);求富(1分)
29、南昌(1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30(1)《南京条约》(1分);《马关条约》(1分);《辛丑条约》(1分)
(2)《马关条约》(1分)(1分)
(3)《辛丑条约》(1分)
31、(1)五四运动(1分)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分);曹汝霖等(1分)
(3)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1分)
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分)
(4)忧国忧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
32、(1)洋务派(1分);维护清朝统治(1分)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或维新变法运动均可)(1分)
(3)中国同盟会(1分)
(4)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回答合理,均可得分)。(1分)
(5)中国共产党(1分)
篇4: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学生都在为期中考试的复习忙活不停,期中考试复习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一文为同学们讲诉了期中考试前复习方法及复习计划安排。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鸦片俗称大烟,又叫福寿膏,是一种麻醉毒品。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现在你们班准备出版一期禁毒黑板报,在收集清朝禁烟运动的课程资源时,点击率最高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列强攻占北京 D.《南京条约》
2.9月,巴西外贸委员会提高7种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以提高这些产品在本国的销售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它们的进口数量,以维护本国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追溯历史,导致近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使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保障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鸦片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4.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5.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 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7.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8.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9. 11月,大型纪录片《国之重器》在CCTV开播,这是为宣传新中国装备工业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拍摄的。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那么近代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起步于
A.鸦片战争以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 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0. 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D.北洋政府最终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2. 一位老人生于,卒于,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
13.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14.飘飘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 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5.下列口号、标语,按其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16.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体现其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7.历史课上,孙老师展示了右面这幅历史地图,
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8.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C.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 四位同学分析了右表中关于中共党员人数
骤变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共党员被捕
B.小华: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共 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共党员牺牲
20.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A.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 B.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中华民国成立 D.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二、判断题:(正确 的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 1. 有人认为,道光皇帝(1821-在位)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台湾岛。
22. 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耻辱,它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见证了中国人的探索,洋务派在这里创办近代企业;上海也见证了中国人的抗争,工人在这里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23. 为加强西北边境的管理和防务,清朝末年根据李鸿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24.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5.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句话反应新文化运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6. 戊戌变法和辛 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7. ▲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
28. 成立的 ▲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以 ▲ (杂志)为主要阵地,宣传新思想。
29.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__窃取,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7月,中共一大选举___▲ 为中央局书记。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官方的新华网17日(4月)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远海训练编队1 7日上午在冲绳县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附近海域巡航。有中国媒体指出,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新浪军事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界碑?(2分)
(2)材料二中签订的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了哪些领土?(2分)
(3)材料三反映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看右图: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它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哪一政治运动的要求?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近代历史》
材料二: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三民主义》()
(1)据材料一,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2分)
(3)为实现民族复兴,孙中山在,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5:AACBB 610:BCABD 1115:BBDBC 1620:ABDBD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1分,共6分)
2126:BABBAA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28、京师同文馆、《新青年》
29、袁世凯、陈独秀
31、(1)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分)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公车上书(1分)。
(3)民主和科学(1分);新文化运动(1分)
(4)从学西方技术到学政治制度到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1分)
35、(1)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
条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2)主张:民众团结;恢复民族精神;恢复固有道德、知识、能力;学欧美之所长。(任二点得2分)
(3)国共合作(筹建黄埔军校)。(1分)
这篇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5: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经历了半学期的努力奋战,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刻就要到了,期中考试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我们一起来通过这篇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题速率和能力吧!
一、选择题(每题2分,有且只有一个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22324252627282930
1、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一次是 全仗,其余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全仗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列强的炮声 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A.魏源 B.张之洞 C.林则徐 D.关天培
4、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5、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6、据《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7、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条约的签订,戴着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枷锁进入了20世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下边文字是李明同学关于《辛丑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并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权;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属于该条约的影响的是: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 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C.都有巨额赔款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0、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 ,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12、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 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A.完善了近代 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13、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谭嗣同 B.詹天佑 C.左宗棠 D.邓世昌
14、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③ D.③⑤
15、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④ 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共一大召开 C.井冈山会 师 D.遵义会议召开
17、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辛亥革命
18、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 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19、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 质
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20、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 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2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23、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 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 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4、1903-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有169家,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5、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6、某历史小组准备考察陆军军官学校的旧址,他们应该去哪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2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28、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抗美援朝
29、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恩主义的先驱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0、,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指的是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 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二、材料分析(40分)
31、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1分)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是什么?(1分)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2分)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2分)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2分)
材料三 明清鼎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但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并陷入危机。的鸦片战争 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3)根据材料三列举至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 四次战争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4分)
(4)根据材料三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这些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请阅读下列材料,按 要求完成问题。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 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代表人物(各一位即可)。(4分)
(2)、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分别是什么事件?(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几个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2分)
(4)、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志士,请你为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出路。(2分)
(5)、民主革命时期(1840至),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1分)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
33材料一: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材料二: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1)、说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2分)
(2)、这场运动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体现什么精神?(2分)
(3)、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到20世纪代前开展的那些探索有什么特点。(2分)
(4)、)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奋斗之梦。请问中共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作为一 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2分)
31、(1)船坚利炮;江南制造总局;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三民主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影响:丧失了主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1)洋务运动、李鸿章;戊戌变法、康有为;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3)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4)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识:中国人具有探索精神,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为大家推荐的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6: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欢迎参考!
一、选择题(下列小题2分,共50分)
1、6月1日是我国《禁毒法》颁布实施6周年纪念日。它让我们想起中国禁烟第一人,他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左宗棠
2、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开始了,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3、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6月5日上午,圆明园国宝虎首、牛首、猴首及数十件金铜佛像等大量国家级文物在严密迷得安保人员护送下抵达湛江。圆明园兽首铜像因的一场劫掠而流失海外。与这场劫掠有关的两个强盗是( )
A、英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俄国、美国 D、德国和俄国
5、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我们要考虑太平天国的历史遗迹,首选的地点为( )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宁波
6、下列英雄事迹符合邓世昌的一项是( )
A、指挥清军坚守炮台血染战袍,为国捐躯
B、指挥致远号舰艇冲锋向前,准备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
C、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D、带领义和团员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7、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 国们再东方进行了一次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组成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它们的亮相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着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面践行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种观点体现了谁的思想主张( )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10、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体现以制器为先 的是( )
A、创办民用工业B、筹建海军C、创办军事工业D、创办新式学堂
11、,在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老人在聊天,甲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乙说:我参加 过义和团。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读过《万国公报》。四人中谁在说谎( )
A、甲B、乙C、丙D、丁
12、辛亥革命打开的大门,让中华文明汇入世界潮流,让振兴中华踏上征程。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观念大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途径,敞开了天地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观念是指( )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存C、民主科学D、民主共和
13、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一本名为《革命》的杂志发行时间为: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B、C、D、
1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良师益友,并被读者认为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棒喝的刊物是( )
A 、《中外纪闻》B、 《民报》C、《警世钟》D、《新青年》
15、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 场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16、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17、下列史实与南京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兴中会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民国历史政府成立
18、下列报刊,曾发表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胜利》两篇论文的是( )
A、《青年杂志》B、《民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
19、20世纪上半期,上海闸北一家虫鸟店曾经贴过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这幅对联出现在( )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0、5月28日,鲁迅生平与创作展在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揭幕。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
2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
A、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B、北洋政府逮捕北大学生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2、9月18日《工人之路》载: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汉阳工人罢工是为了配合( )
A、五四运动的进行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中共一大召开
23、如果为北伐战争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变着,天下之公理也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 D、打到列强,除军阀
24、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了兰考。回顾历史,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李大钊B、毛泽东C、胡适D、陈独秀
25、 下列人物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袁世凯、曹汝霖B、康有为、梁启超C、蒋介石、周恩来D、吴佩孚、孙传芳
二、问答题(本题4小题,共60分)
篇7: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有()
①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 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粤汉铁路 B.凇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张铁路
3.魏源和严复的共同点有()
①都主张学习西方长处②都有一颗爱国心③都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④都主张反对外国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什么时期创办的()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 D.辛亥革命时期
5、下列属于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小说是()
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②《小二黑结婚》
③《屈原》 ④《黄河大合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主观题
1、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曲折发展,困难重重。
①左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业出口增长表。当时中国面粉业的发展呈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②右图人物是_______ 。他为挽回中国利益,发展本国企业,提出了_______ 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了_______ 等一系列企业。
③你能说说他创办的企业的发展情况吗?
④纵看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其发展有哪些特点?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回答下面问题。
①近代中国引进了西方发明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近代交通通讯技术。
②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
③你能简单说说近代中国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吗?
3、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很多进步思想家,他们认识到要改变中国现状,就必须向西方学习。据此回答。
①图1是_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品是《》,书中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_______ ,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_______。
②图2是___________ 。他影响最大的译著是《》,书中提出了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等进步观点。
4、连线
鲁迅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郭沫若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屈原》
丁玲 《黄河大合唱》
侯德榜 《义勇军进行曲》
詹天佑《愚公移山》
徐悲鸿《狂人日记》
聂耳 京张铁路
冼星海 侯氏制减法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8: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马恩河战役
2.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对经济方面规定: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反映出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开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平均地权 D.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
3.清末民初,人们对地位高的人不再称呼老爷大人,而是改用先生女士等称呼,这表明(▲)
①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 ②男女地位不平等
③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④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右边的这幅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了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俄国二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②凯末尔改革土耳其工业增长速度较快
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英国殖民当局
④南昌起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留下不少诗词,每一首诗词背后往往有一件或数件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回答6~7题。
6.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C.秋收起义后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7.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8.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9.20世纪,世界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发展的道路也不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地方是(▲)
A.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实行社会大转型的变革
C.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道路
D.从城市夺取政权,并带动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10.根据右边图文信息,可以判断该事件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战役
11.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阅读下表,
从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9月1日5月8日5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6月22日5月8日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12月8日9月2日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9月18日9月2日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8月9日9月2日25天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战场与世界其他战场相比,持续时间最长
③二战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在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A.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3.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14.歌曲《走近新时代》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国国民党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你缺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受访者回答最多的是:缺钱、缺房。百姓口中的缺表明,我国(▲)
①要重点解决温饱问题 ②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 ④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两会上,李克强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就新时期做好民族区域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 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③少数民族行使完全的自治权 ④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材料说明(▲)
①一国两制有利于大陆和台湾的稳定和发展 ②两岸关系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③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④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1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这表明(▲)
①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经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环境保护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 ④必须重视农业生产,忽视工业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3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零距离接触中国文化:练书法、打乒乓、逛故宫、看京剧、登长城、观兵马俑、赏古筝、品绿茶、打太极、吃火锅。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促进作用 B.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20.中国航天人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直接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始终一致 B.是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C.是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D.核心是无私奉献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60分.)
21.(10分)20世纪上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震荡和可贵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图1、2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谈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震荡?(4分)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向俄国无产阶级表示热烈祝贺,祝贺它备遭世界大战造成的骇人听闻的痛苦磨难之后,在世界上首先打碎了专制制度的锁链,消灭了资产阶级并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没有奴隶也没有统治者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 据《现代史文献选编》第一卷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捷克斯洛伐克因为什么喜事向俄国无产阶级祝贺?俄国的这一喜事对现代化进程的探索有何影响?(3分)
材料三:在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3)罗斯福面对大萧条现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请你指出他试验中的两项措施。(2分)并用一句话概括试验的新特点。(1分)
22.(10分)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3分)
材料二: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试举两例。(3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图一 嘉兴南湖红船 图二 开国大典
(3)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图二所示的事件,有什么标志性意义?(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所获得的历史认识和感悟有哪些?(2分)
23.(10分)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彰显正义,祈祷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史话】完成下表史实的填写,并根据史实说说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战争史话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亚洲的主战场,遭受了严重的侵略,同时中国军民英勇战斗,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5分)
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靠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了两颗原子弹,也有人说靠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及时出兵东北,我认为抗战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 。(1分)
【战争创伤】2月,日本右翼分子河村隆之发表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言论。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他们的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及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情感,引起了极大愤慨。
(2)请你举出两例事实(材料中提及的事件之外)证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罪行。(2分)
【战争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等一些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在同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再度爆发。经过反复协商,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作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 据《联合国风雨六十年》等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再度爆发?(至少两个角度)(2分)
24.(10分)1924~,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分则两伤,合则两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二: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是两党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1)合则两利,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叙述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性事件。(2分)并说明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
(2)代初,日本大举侵华,哪个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为两党的再次合作奠定了基础?(2分)
(3)分则两伤,说说两次国共合作破裂对当时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5.(10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情况
(1)请从材料一中概括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可喜的是什么?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的同时,发展起来之后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大量积聚,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成为前进路上的硬骨头和险滩。
(2)说说大量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哪些观点?(4分)
(3)克服硬骨头和险滩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26.(10分)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举世瞩目的神舟、蛟龙、北斗到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基因育种间,我国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分)
(2)我国应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分)
材料二: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的创新也必将为我国科技的进步助推一臂之力。
(3)教育关系着国家长远发展,教育创新必将为我国科技进步助推一臂之力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从教育重要性角度回答)(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2345678910
ABCADBCCAD
11121314151617181920
ABDDBBDACC
二、非选择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1)(4分)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最终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浩劫。(2分)
德军突袭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人类社会再一次遭受沉重的灾难。(2分)
(2)(3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分)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模式。(2分)
(3)(3分)措施:整顿银行业;调整工业;复兴农业;以工代赈,解决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写出2点即可得满分)
新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分)
22.(1)(3分)洋务运动;(1分)戊戌变法;(1分)辛亥革命。(1分)
(2)(3分)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胡适倡导白话文等。(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其它代表人物也可以,共2分)
(3)(2分)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共的诞生;(1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分)
(4)(2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携手团结,共同奋斗等。(2分,言之成理均可)
23.(1)(6分)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台儿庄战役D南京大屠杀E百团大战
抗战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每格一分)
(2)(2分)日本侵略军在对抗日根据地推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731部队;轰炸城市等。(两例即可)
(3)(2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公正、公平地调解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采取和平协商的手段来解决争端;反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
24.(1)(4分)(1)国民党一大召开;(2分)第一次国共合作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创办黄埔军校,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等。(2分)
(4)(2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4分)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进入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给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以可乘之机。(2分)
抗战结束后国共合作破裂,导致三年内战,造成了台湾问题。(2分)
25.(1)(4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分)
(2)(4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3)(2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6.(1)(2分)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4分)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
(3)(4分)(3)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任选二点)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