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攻略

篇1: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攻略
【摘要】多做题,多巩固知识点,大家的成绩才能有所提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上册复习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我们多少年前 ( )
A.一百七十万年前 B.七十万年前
C.九十万年前 D.约一百七十万年前
2.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我国有文字可以考察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A.清朝 B.秦朝
C.夏朝 D.西周
6.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
A.前475 B.前221
C.前220 D.221
7.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8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平城迁到 ( )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9.他医德高尚,背后是尊称为医圣他是 ( )
A.华佗 B.李时珍
C.司马迁 D.张仲景
10.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
A.庄子 B.孔子
C.老子 D.孙子
11.水排的发明者是 ( )
A.杜陵 B.杜诗
C.李靖 D.李景
12.秦汉之际,他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他是 ( )
A.铁木真 B.成吉思汗
C.冒顿单于 D.努尔哈赤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0分。)
13.公元前2,刘备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 )
14.东汉宦官蔡伦创造了造纸术 。 ( )
15佛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 )
16.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 )
17.王羲之是我国的书圣 ( )
三、材料说明题(共4大题,34分)
18.材料一:公元前3,他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⑴.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这次变法被称为什么变法?(4分)
⑵.这次变法的内容有些什么?(4分)
⑶.此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还。
⑴.材料一中的的秦王指的是?他的贡献主要有什么?(至少写三点)(4分)
⑵.材料二中的这位勇士是?他的结果是?(2分)
⑶.你怎样评价材料一中的秦王?(4分)
20.材料四:汉与匈奴和为一家,世世毋得祖诈祖攻。
⑴.在此之前,去攻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的是?(2分,写两个只写一个不计分)
⑵.为汉与匈奴和为一家做出贡献的匈奴首领和汉朝宫女分别是?(4分)
21.材料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⑴,材料中的桓公是?(2分)
⑵.他能成为霸主的条件有哪些?(4分)
四、探究题(共20分,1分一空)
国 家建 立 时 间建 立 人 物国 号定 都
魏
蜀
吴
2.填写出下列以给的的人物的其作品
屈原张衡张仲景王充司马迁贾思勰郦道元王羲之
篇2: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攻略
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攻略考点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远古居民代表图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表格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第课 华夏之祖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三、夏商周的政治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朝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人牲: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 、人殉: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第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一、春秋争霸 、诸侯争霸的目的: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公元前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城濮大战:公元前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①前提:王室衰微 ②实力:通过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齐晋迅速强大起来。 ③威望:通过尊王攘夷或战争树立威望。 、争霸战争的影响: ()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战国从公元前至公元前,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战争的目的:兼并和统一 、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课 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体现在: 一、经济上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著名的都江堰 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大守李冰 ②地点:岷江 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 三、文化上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第、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课 秦王扫**** 一、秦的统一 统一时间:公元前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篇3: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攻略
第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严酷的刑法;④秦二世更加残暴;⑤因大雨不能按期到渔阳,误期要被出斩。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
①公元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第1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二、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原因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措施
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削弱王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长安设立太学推行儒家思想,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统铸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公元前,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⑤外交上: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篇4: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攻略
内容预览: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内容标准〗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焚书坑儒、繁重徭役和残酷法律等暴政。
②知道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秦的覆灭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分析“焚书坑儒”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②搜集有关秦兵俑的材料,浏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受其磅礴的气势、欣赏其艺术之美。(注:这一点没有办法做到,网络现在已经成为洪水猛兽,我可不敢鼓励学生上网。)
③阅读课文小字,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前后不到6个月即告失败的原因。
④针对秦始皇一统天下,加强与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穷奢极侈、统治暴虐的另一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这种引导肯定为一言堂)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暴政的一个方面,它摧残文化,钳制思想。繁重的徭役和残酷的法律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危害了人民的生活,这是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
②认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首创精神。
〖教学要点〗
1.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的覆灭。通过对起义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秦的暴政。大泽乡点燃了秦末农民战争的烈火,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短短的就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轰然崩溃,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
2.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和猝然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