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深入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

篇1:初二物理上册:深入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
篇2:初二物理上册:深入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1、升华
(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特点:
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例如碘升华时要对它加热,就是要让碘吸热来完成升华。
2、凝华
(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特点: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补充:
1、定义: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2、常见凝华物质: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气态萘等。
3、常见凝华现象:
(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黏附在物体上形成的。它的环境温度比“下露”“下雾”时更低。
(2)灯泡用久发黑,目光灯两端发黑(先升华,后凝华)。
(3)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的。小冰晶和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就掉下来,在掉落的过程中小冰晶熔化便形成了雨。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升华和凝华知识要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3:初二物理上册:深入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复习要点整理:升华和凝华,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