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课程:深入理解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篇1:初三政治课程:深入理解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弘扬民族精神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1、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质。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2、民族精神的含义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它是民族的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及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设国家,保卫祖国,献身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已经融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4、正确看待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不是凝固不变,它要经历一个不断弘扬、培育和发展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
崭新的水平。
5、你知道的民族精神有: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6、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它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的成长壮大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弘扬和实践民族精神,才能焕发我们的进取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百倍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我们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把这些精神素质加以凝练、提升,使之成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崭新内容;我们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实践者,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在学校各学科学习中,结合所学学科内容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等等。
弘扬民族精神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
篇2:初三政治课程:深入理解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重点,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
知识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民族精神的地位(重要性)?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之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3.中华民族精神具体体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抗洪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劳模精神
★河南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三平”精神、南水北调移民精神
4.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内涵?
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大大增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5.民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6.请列举一些河南的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少林寺、豫剧、少林武术、唐三彩、地动仪等。
课后习题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 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 、 “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 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 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 中国人民崇尚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
答案:
①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推 动世界文化发展。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秉承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睦近交远,以和谐精神善待他人,为世界文化的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弘扬民族精神重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新学期认真学习,预祝大家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3:初三政治课程:深入理解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
①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命题点1 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典例4 (·江苏高考)《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 )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答案 C
解析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等信息告诉我们先进模范人物对人们成长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所起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无关。
命题点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典例5 (·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哥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思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答案 (1)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2)鹦哥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3)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4)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解析 审题时注意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价值是永恒的可以理解为雷锋精神对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雷锋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雷锋精神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