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篇1: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基础达标
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
A.5 B.5 C.5 D.6
2.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4. 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5. 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能力提升
1.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全长四、五千公里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按照东、南、西、北的次序排列下列水利工程,正确的是
①郑国渠 ②都江堰 ③灵渠 ④江南河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3.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4.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5.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拓展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胡曾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怎样?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篇2: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2、是世界生物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该作品作者达尔文逝世200周年。他在书中提出人类史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在人类漫长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语言 B、直立行走 C、劳动 D、自然环境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D、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
4、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后,同学们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你认为结论正确的的是哪一项
A、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 D、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5、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作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6、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8、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9、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右上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A、半坡原始居民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0、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11、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12、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3、某电视台要拍摄右图中人物历史纪录片,如果由你来担任策划,下列情节你最可能保留的是
A、他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它在涿鹿之战中被蚩尤打败
C、他去世后将王位禅让给大禹 D、他领导的部落生活在长江下游一带
14、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而展开大战,地点在
A、涿鹿 B、阪泉之野 C、牧野 D、安阳
15、,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发掘出船形彩陶壶,说明了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相传造出车船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16、传说继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 C、禹、尧、舜 D、尧、禹、舜
17、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荐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禅让制的再现啊!关于禅让制,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联盟会议推举C、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18、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A、堵塞的方法 B、疏导的方法 C、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 D、引水灌溉
19、《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黄帝和炎帝时期
20、我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主要是依据
A、传说 B、考古 C、想象 D、推理
二、非选择题:
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1)图一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分析这种建筑方式有什么好处?
(2)图二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3)图一、二所代表的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造成这两种房屋构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ACDDCBADDDCDABAABCCA
二、非选择题:
21、(1)河姆渡原始居民 干栏式 饲养家畜,通风防潮,防止禽兽虫蛇侵袭
(2)半坡原始居民 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3)自然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潮湿多雨
(4) 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居民过上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人类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改善生产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后训练第一单元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
1、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小明在网上看到了一则用远古人类的知识来编写的短信: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让我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你知道来自云南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4、右图是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这些工具主要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石器和木棒 D、石器和骨器
5、英语单词china时,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6、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炼制 D、玉器的加工
7、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8、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特征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9、假如你生活在半坡聚落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0、作为养蚕抽丝技术的发明者,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老师为她写的碑文是: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她就是
A、嫘祖 B、女娲 C、尧 D、舜
1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12、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创造了人类B、结成联盟打败蚩尤C、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3、有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带领人们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为了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A、尧 B、舜 C、鲧 D、禹
14、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种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枝等。
请回答:(1)上述材料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何历史意义?
(2)发挥你的想象,北京人使用的火是怎样得来的?
16、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炎帝陵 图二:黄帝陵 图三:大禹陵
请回答:(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图三人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ADBABACABABDDC
二、非选择题:
15、(1)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制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2)从自然界取来火种(高温下易燃物起火、雷击起火、火山爆发等),并且保存火种
16、(1)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还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3)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大禹治水
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事迹
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一历史同步练习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3: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一第一学期历史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A、夏朝 B、东周 C、战国 D、秦朝
2、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 B、公元前3 C、公元前2 D、公元前2
3、秦朝的都城是(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阳城
4、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丞相分管行政③太尉分管军事④御史大夫分管监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5、秦统一后,规定全国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楷书
篇4: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一第一学期历史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灭亡西晋的是 ( )
A.匈奴人 B.氐族人 C.乌孙人 D.大月氏人
2.东晋的建立者是 (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3.东晋的都城是 (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4.4 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
A.西晋 B.东晋 C.魏国 D.前秦
5.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
A.东晋和西晋 B.西晋和前秦
C.东晋和前秦 D.南朝和前秦
6.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
①揭竿而起 ②风声鹤唳 ③破釜沉舟 ④草木皆兵 ⑤斩木为兵
⑥纸上谈兵 ⑦问鼎中原 ⑧退避三舍 ⑨投鞭断流
A.①⑦⑧B.②④⑨C.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⑧
7.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 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③南朝从4开始 ④南朝包括前秦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 (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9.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海外贸易的中心是 ( )
A.建康 B.番禺 C.扬州 D.江州
10.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 ②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东汉到东晋,北方人口南迁出现了三次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三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4)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第一学期历史第四单元同步练习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5: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初一历史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的?( )
A.女娲捏出出来的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C.猴子变化而来的D.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
B.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D.半坡原始人
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
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
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
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D.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D.水稻、粟
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11.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12.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1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
1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禹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
A.黄帝 B.大禹C.蚩尤D.女娲
17.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前
1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
19.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0.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
二、识图题
21.读右图回答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旧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
22.右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判断题
23.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镰刀去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钻木取火,因为他要用陶锅做香喷喷的大米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列举题
2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个典型聚落和它们异同点。
25.列举我国距今左右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
五、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5月,在我们韶关市曲江县城马坝镇狮子岩的洞穴里,当地农民在采挖洞中的堆积物作肥料时,发现了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和一批动物化石,考古学家如获至宝。经鉴定,那个头骨化石是13万年以前的原始人类,因为这个头骨化石是在马坝发现的,考古学家便将之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把石块打制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作为工具,艰难地掀开了珠江流域光辉历史的扉页。
──据《韶关历史》改编
(1)从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来看,马坝人生活在什么时代?
(2)马坝人的生活状况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古人类最相近?
(3)材料说马坝人的生活非常艰难,你能想象一下马坝人的生活情景吗?
27.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8.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炎帝和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回答:
(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跟课本的说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3)通过以上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对照,你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4.B5.C6.B7.D8.B9.D10.C11.C12.B13.B14.A15.A16.A17.C18.D19.B20.B
二、识图题
21.(1)北京人(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万年前(3)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旧时器时代
22.(1)A半地穴式;B杆栏式(2)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3)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三、阅读判断题
23.(1)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2)北京人还没有铁工具(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4)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不会单独劳动(5)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四、列举题
24.半坡原始聚落种植粟和蜀;河姆渡原始聚落种植水稻。
25.黄帝、炎帝、蚩尤
五、材料解析题
26.(1)旧石器时代(2)北京人(3)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27.(1)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28.(1)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为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形成的部落联盟是后来华夏族的主干(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3)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9.(1)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禅让制(2)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互相进行斗争;不一致;因为课本上介绍的是,这些部落首领具有自己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3)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论证。
六、探究题
30.相同点:①都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②都使用磨制石器;③都已有了农业和畜牧业,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了水稻;④都已使用弓箭;⑤都会烧制陶器;都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31.(1)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2)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养蚕缫丝,发明历法,制造医药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篇6: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2、是世界生物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该作品作者达尔文逝世200周年。他在书中提出人类史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在人类漫长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语言 B、直立行走 C、劳动 D、自然环境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D、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
4、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后,同学们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你认为结论正确的的是哪一项
A、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 D、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5、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作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6、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8、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9、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右上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A、半坡原始居民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0、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11、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12、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3、某电视台要拍摄右图中人物历史纪录片,如果由你来担任策划,下列情节你最可能保留的是
A、他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它在涿鹿之战中被蚩尤打败
C、他去世后将王位禅让给大禹 D、他领导的部落生活在长江下游一带
14、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而展开大战,地点在
A、涿鹿 B、阪泉之野 C、牧野 D、安阳
15、,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发掘出船形彩陶壶,说明了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相传造出车船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16、传说继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 C、禹、尧、舜 D、尧、禹、舜
17、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荐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禅让制的再现啊!关于禅让制,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联盟会议推举C、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18、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A、堵塞的方法 B、疏导的方法 C、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 D、引水灌溉
19、《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黄帝和炎帝时期
20、我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主要是依据
A、传说 B、考古 C、想象 D、推理
二、非选择题:
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1)图一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分析这种建筑方式有什么好处?
(2)图二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3)图一、二所代表的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造成这两种房屋构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
篇7: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为了帮大家提高历史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一历史同步练习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唯一正确选项写在括号内)
( )1.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 )2.暑假,小明想写一篇关于河姆渡聚落的说明文,请问他应该去哪个省
A.陕西 B.北京 C.浙江 D.云南
( ) 3、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 )5、,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发掘出船形彩陶壶,说明了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相传造出车船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 )6、传说继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 C、禹、尧、舜 D、尧、禹、舜
( )7.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主要原因是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 B.华人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
C.中华民族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黄帝蚩尤战胜了炎帝
( )8.我国远古时期的历史,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流传了许多的神话和传说:如女娲炼石补天。其中有一个叫神农氏,相传他教人民种庄稼和发明了医药,你还记得他的另外一个称呼吗?
A.炎帝 B.黄帝 C.大禹 D.蚩尤
( )9、《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黄帝和炎帝时期
( )10、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 )11、《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的第一目的标题是家天下的夏朝,这里的家天下与下列哪个制度有关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土地私有制 D、分封制
( )12.从夏商末代国君亡国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
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 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 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
( )1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当年写下的诗句,该句中的安阳附近过去曾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14、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包括 ①授民授疆土 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选举产生④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①实行分封制 ②实行等级制 ③建立强大的军队 ④制定严酷的刑法 ⑤制定礼仪规范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16.有关夏商西周时期平民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平民阶层隶属于贵族 B.平民是农业和手工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C.平民拥有独立的生产工具 D.平民无人身自由,常被王和贵族用于赏赐和买卖
( )17、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诸侯纷争。今天的北京市所在地隶属于战国七雄中的
A、齐 B、赵 C、燕 D、秦
( )1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9、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大型话剧《商鞅》,在经过最近半年来的精心打磨后,再次亮相。小明陪伴妈妈观看此剧时给妈妈介绍了许多有关商鞅的事情,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 B、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C、商鞅的变法措施得到秦穆公的支持 D、商鞅虽然被车裂而死,但他的变法措施却继续推行
( )20、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的代表人物是
A、孙武 B、孙膑 C、墨子 D、韩非子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1)商鞅的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2分)
(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1分
1分
(3)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22.(1)右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2分)
(2)在这些阶层中,哪些是属于统治阶级?
哪些是属于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1分)
被统治阶级: (1分)
附加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四: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回答:
(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这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三、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24.成语是我国语言中带有独特魅力的词汇。许多成语包含着历史故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成语故事与相关的历史典故搭配起来(将相对应的字母写入括号中)
( )开天辟地 A 原始社会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 )约法三章 B 大禹治水时的故事
( )烽火戏诸侯 C古代关于盘古创立世界的神话
( )阵前倒戈 D汉王刘邦为了取得民心实行的政策
( )三过家门而不入 E 纣王发明的一种残酷刑罚
( )卧薪尝胆 F 只会夸谈理论、上了战场却大败的赵括
( )采集狩猎 G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磨练自己的方法
( )炮烙之刑 H体现周幽王的昏庸
( ) 纸上谈兵 I牧野之战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同步练习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