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社会成长知识点精讲

篇1:初三政治:社会成长知识点精讲
1、亲近社会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P9
(1)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我们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怎样学会亲近社会?(或亲近社会的基本途径有哪些?)P9-11
(1)不能做“看客”。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结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2)遵守社会公德。必须遵守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3)善于明辨是非。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
3、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怎样?P6-7
(1)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或社会离不开个人)。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4、青少年关注时事政治的途径、意义分别是什么?P7
(1)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
(2)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人类社会面临着哪些新问题、新挑战?有何影响?P5
(1)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如犯罪、吸毒、恐怖主义等。
(2)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闪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意义分别是什么?P5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课后练习
选择题
1.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当代的现代文明,是------的过程。
A.物质生产 B。精神生产 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D。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2.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的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说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这句话主要说明 ( )
A.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科学技术对人类只有积极作用,没有消极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的新的发展阶段。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实现共产主义
A. 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主要说明 ( )
A.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B。个人离不开社会而存在 C。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D。人们的生寸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5.下列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 ④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6.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更重要的是 ( )
A.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 B。明确作为社会的成员和国家的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C。关注时事政治 D。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7.我们之所以要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是因为 ( )
①只有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社会,更好的奉献社会 ②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③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④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列行为中属于亲近社会的行为的是 ( )
①过马路时,看见盲人,上前搀扶 ②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③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④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募捐。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④
9.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 )
A. 纪律 B。规章制度 C。合同 D。社会公德
10.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 )
A.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B.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C.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篇2:初三政治:社会成长知识点精讲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三上册政治第1课知识点复习:成长在社会,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
2、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21世纪头的奋斗目标)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6、作为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方式还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7、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8、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9、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P12
10、承担的责任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最重要的当然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篇3:初三政治:社会成长知识点精讲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必备的初三政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成长在社会,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亲近社会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P9
(1)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我们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怎样学会亲近社会?(或亲近社会的基本途径有哪些?)P9-11
(1)不能做“看客”。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结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2)遵守社会公德。必须遵守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3)善于明辨是非。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
3、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怎样?P6-7
(1)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或社会离不开个人)。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4、青少年关注时事政治的途径、意义分别是什么?P7
(1)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
(2)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人类社会面临着哪些新问题、新挑战?有何影响?P5
(1)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如犯罪、吸毒、恐怖主义等。
(2)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闪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意义分别是什么?P5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