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题目精讲

篇1: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题目精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之父的著名人物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建国以来,我国开始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是在 之后。( )
A.**八大 B.文化大革命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3.后,我国最先尝到经济体制改革甜头的是:( )
A.农民 B.工人 C.个体户 D.私营企业主
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 的歌谣。(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股份制改革 C.私有化改革 D.包工包料包销
5.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重庆
6.起,我国相继在沿海地区开辟了经济开发区,其中纬度最高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东南地区
7. 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1976至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A.袁隆平 B.蒋南祥 C.钱学森 D.爱因斯坦
8.八六三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主要是为了:( )
A.发展特色农业,解决吃饭问题 B.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
C.发展交通运输,提高运行速度 D.发展军事工业,实现国防现代化
9.20世纪代以来,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的是:( )
A.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B.超音速客机
C.生物工程和电讯技术 D.终身学习
10.下列不属于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是:( )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恢复高考 C.高等院校扩招 D.设立学位制度
11.来自四川西北部马尔康县藏族作家阿来,以其民族题材的作品《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文学奖,设立于:( )
A. B. C. D.
12.中国体育健儿实现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是在 奥运会上。( )
A.莫斯科 B.洛杉矶 C.悉尼 D.雅典
13.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句话是 说的。( )
A.毛泽东 B.叶剑英 C.邓小平 D.江泽民
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相是针对 问题提出来的。(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钓鱼岛
15.7月1日零时,英国国旗降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缓缓升起,这标志着:( )
A.中国最终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B.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香港独立 D.中国和英国共同管制香港
16.4月,中国和 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收回澳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葡萄牙
17.在两岸实现统一前,中央人民政府主张以 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A.相互尊重、互利互补 B.和平统一、互通有无
C.武力统一、以打促统 D.不统不独、维持现状
18.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的图谋的。江泽民的谈话说明 了中国政府的 的立场。
A.不会以武力统一台湾 B.只采用和平方式统一台湾
C.武力只针对外国人 D.坚持和平统一,不放弃使用武力
19.45月,台湾及马祖一带发生严重旱灾,台湾同胞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5月4日,福建省福州市在自身缺水的情况下,已向马祖运送2300吨自来水,为马祖同胞缓解了燃眉之急。这说明了:( )
A.两岸已经统一 B.两岸关系十分融洽
C.两岸关系紧张,但人民之间友好 D.血浓于水,两岸统一对两岸同胞有利
20. 年通过的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 )
A.1954 B.1973 C.1982 D.
21. 上海市民张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争吵,王某在争吵中突发脑出血导致偏瘫。如果王某要起诉张某,应该适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2.小王今年大学毕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他的就业方式可以是:( )
①自主就业 ②市场调节就业 ③政府安排就业 ④政府促进就业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张大爷一家真不幸,自己两夫妇没有工作,唯一的儿子又下了岗,但是他们一家被列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这属于:( )
A.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社会救济
24.胶东在线网()6月15日讯(记者 杨胜武)APEC电子商务博览会今天上午在山东烟台国际会展馆APEC广场隆重开幕,这是APEC在电子商务领域举办的首次重大经贸活动,也是展示和引领IT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科技盛会。APEC是 的英文缩写。(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五国组织 D.联合国
25.有一首歌唱道:高举旗帜迈向未来!这里的旗帜指的是:( )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5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26. 年以后,农村普遍实行了 (又叫包产到户),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
27.,我国颁布了《 》,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2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有《 》、《创业史》、《青春之歌》、《红旗谱》等。
29.11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通过后, 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本大题共4小题,30小题8分,31小题8分,32小题10分,33小题4分,共计30分)
30.阅读材料(8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百六十九人、候补中央委员一百一十二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华国锋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请回答:
(1)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6分)
(2)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1.阅读材料 (8分)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请回答:
(1)这是什么大会?(2分)什么时间召开的?(2分)
(2)为什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4分)
32.阅读材料(10分)
材料一 东方网6月15日专稿:今天上午10时40分,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签字仪式前,六国元首进行了会晤。
材料二 10月20日至21日,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与会成员领导人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APEC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通过了《领导人宣言》和《上海共识》等文件。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一致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请回答:
(1)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是根据什么论断进行的?(2分)
(2)中国为什么能在这么多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中积极活动?(2分)
(3)APEC的宗旨是什么?(2分)中国为它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是什么?(2分)
(4)我国为什么要组织上海合作组织?(1分)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
33.阅读材料:(4分)
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请回答:
(1)邓小平同志的话概括起来就是我国实行的重大战略,你能说出来吗?(1分)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又是科技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提出的殷切希望是什么?(3分)
四.议一议:(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10分)
34.阅读图片: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组照片
请回答:根据上图,采访父辈。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篇2: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题目精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
A.邓小平B.叶剑英C.胡耀邦D.陈云
2.20世纪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A.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真理标准
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6.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7.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
8.,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1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3.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5.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
A.互相对立B.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C.完全一致 D.大同小异
16.邓小平南方谈话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A.阶级斗争之路B.照搬苏联经验之路 C.学习日本之路 D.走自己的路
18.下列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
①不可同日而语②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③翻天覆地④闭门造车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9.在有关桥的图片资料中能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0.从至今,的自强,的变法,的革命,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民主主义革命⑤改革开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80分)
21.列举右图历史人物生平重大事件(至少三件),并为这位伟人写一简洁的评价。(共8分)
(1)生平大事(6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评价:(2分)
2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列举中国共产党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作出的贡献,并比较这些创新的思想理论的共同点。 (7分)23.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请列举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改革事件并简要阐明其影响(各举一例):(共9分)
古代:
近代:
现代:
24.为祝福我们的祖国,同学们决定以新中国经典瞬间为主题,举办历史图片展览。请您也来参加:(共12分)
(1) 整理课本中的历史照片,按下列相关要求选择图片并陈述选择的理由(选择一幅图并写出其名称即可)。 (9分)
你认为能见证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名称:
选择理由:
最能感动你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图片名称:
选择理由:
最能让你反思的历史事件图片名称:
选择理由:
(2)在展览的结束语中,你会写些什么?(3分)
25.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共20分)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3分)
(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其主要历史业绩各有哪些?(至少各写出两例,8分)
(3)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3分)
(4)你还能帮助王亮同学搜集到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歌曲吗?(请至少写出一首并注明其创作背景,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共11分)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4分)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4分)
(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3分)
27.某校以乡村今昔为题,举办了一期关于农村建设的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三幅图片:(共1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阅读上图后回答:
(1)同学们在整理图片时,将图片顺序搞乱了,请你帮助他们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三幅图片的顺序并分别撰写简要的解说词。(7分)
(2)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3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 。(3分)
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B B D B C C B D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D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80 分)
2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千里跃进大别山等(2分)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4分)
(2)略(2分)
22.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4分)
共同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等。(3分)
23.古代: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等。(3分)
近代:戊戌变法,传播了维新变法思想等(3分)
现代:改革开放,使中国富强起来等(3分)
其他符合要求的亦可
24.(1)可参考的图片:《开国大典》、《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农民拔地界碑》、《邓稼先》、《文化大革命中一幕》、《凤阳小岗村》、《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上海浦东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主会场的夜景》等(9分)(2)略(3分)
25.(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3分)(2)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10分)(3)新民主主义革命:《东方红》;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3分)(4)抗日战争:《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4分)
26.(1)第一个五年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等。(4分)
(2)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
(3)如我国政府关注国计民生,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立志报效祖国等(3分)
27.(1)顺序:农民拔除地主的地界碑、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凤阳小岗村农民。解说词略(7分)
(2)解放生产力或为了农民的利益等。 (3分)
(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 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3分)
篇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题目精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复习题
4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4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改革开放 B.民主集中制 C.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8、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4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沿海城市 C.经济特区 D.农村地区
5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了:( )
A.分田到户,由农民自己耕种的制度 B.组织生产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生产队责任制
5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农民反对大包干
52、一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游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不包括的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5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54、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中央工作会议上
C.邓小平南巡讲话中 D.中共十五大上
57、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确的理解是 ( )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
B.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
D.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61、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 )
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②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年代
③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④他具有卓越的才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5、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是( )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66、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规章规定了党的行动指南,他们是(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三民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67、确定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68、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78、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的开发战略是( )
A.西部大开发 B.东部大开发 C.开发东南沿海 D.东北大开发
79、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产物。这一构想提出的时间是在:( )
A.新中国建立时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中共十二大 D.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80、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一国两制的基本内不容包括:( )
A. 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81、一国两制提出的重要意义是:( )
A.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B.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C.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D.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82、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因素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被有关方面接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83、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而来。七子悲歌成旧恨,九州热泪入新醅。这里的喜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
C.香港和澳门回归 D.与台湾实现了三通
84、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87、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 )
A.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篇4: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题目精讲
一、选择题
1、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是( )
A、“文革”结束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颁布新宪法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 )
A、经济建设 B、民主法制建设 C、廉政建设 D、改革开放
3、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次会议召开于底
B、会议在北京召开
C、会议做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
D、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我们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
A、讨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B、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平反了冤假错案
5、下面这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 )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农民反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7、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论贡献是( )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的战略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
9、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当不早于( )
A、 B、 C、 D、
1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段歌词歌颂了哪三代领导人的功绩( )
A、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B、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
C、孙中山、刘少奇、江泽民 D、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
请回答:
(1) 邓小平理论是何时写进宪法的?
(2) 在你学过的教材中,有哪些国策或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表述?
(3) 你应该怎样“与进俱进”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2、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台湾分裂势力坚持“两国论”,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海峡局势存在着严峻的危机,对此,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强调指出:“中国政府仍然是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势力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1) 为解决台湾问题,谁提出了具体的构想?这个构想具体是什么?
(2) 运用这一构想,中国政府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问题?
(3) 结合材料和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三、问答题
13、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家庭也在变化之中,改革开放使我们告别了贫困的昨天,享受着幸福的今天,憧憬着美好的明天。请你以“昨天、今天和明天”为题,说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你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AABBADBDA
11、(1)**“十五大”()
(2)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学好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12、(1)邓小平、一国两制
(2)香港、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