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篇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记忆指导
一、联奏记忆法
这是按所要记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某些特点进行分类和联结记忆的一种方法。用“联奏记忆法”来记忆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史知识,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看这样的“串台词”:有一天,莫泊桑拾到一串《项链》,巴尔扎克认为是《守财奴》的,都德说是自己在突出《柏林之围》时丢失的,果戈里说是《泼留希金》的,契诃夫则认定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最后,大家去请高尔基裁决,高尔基判定说,你们说的这些失主都是男的,而男人是不用这东西的,所以,真正的失主是《母亲》。这样一编排,就把高中课本中的大部分外国小说名及其作者联结在一起了,复习时就如同欣赏一组轻快流畅的世界名曲联奏一样,于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就牢记了下来。
二、以少记多法
有时遇到两组容易混淆的知识材料,当记住一组便能推知另外一组的时候,可以采取“记住少数,推知多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以少记多法”。例如,"廴”与“辶”偏旁容易混淆。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辶”旁汉字约有120个;“廴”旁汉字只有“廷、建、延”3个,宝盖头(宀)汉字有80多个,秃盖头(冖)的常用汉字只有9个。到底该记哪一组来推知另一组,同学们一看便知。
三、画面记忆法
背诵古诗时,我们可以先认真揣摩诗歌的意境,将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鲜明的画面,就能将作品的内容深刻地贮存在脑中。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根据诗意幻想出如下画面:山上云雾缭绕,太阳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好似冒着紫色的云烟,远处的瀑布从上飞流而下,水花四溅,犹如天上的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记住了这个壮观的画面,再细细体会,也就相当深刻地记住了这首诗。
四、口诀助记法
诗歌比散文容易背诵,口诀比一般条文容易记住。“口诀助记法”就是把学习的内容编成口诀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应注意如下三点:①编口诀的内容,一般应是重要的、有规律性的或能明确理成条文型的;②在编拟时,应先认真领会全部待编的内容,尽量把它们的要点概括出来,使之条理化,为编口诀打下基础;③把概括出来的条文,依次排列在一起,编成口诀。口诀的语句,要力求简洁、通俗、形象,并注意音韵、节奏,尽量做到易诵、易记、琅琅上口。
篇2: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1.三原色:红绿蓝
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43.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
,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4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1.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54.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55.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5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57.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58.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6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
62.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63.三教:儒释道
篇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能力是指用语文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实践。本学年,本学科的学习依然要体现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梳理知识,进一步编织学科知识的网络,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内部规律。
(一)汉语知识
1、语音
能运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看拼音写出相应汉字。能根据拼音规则,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识记汉字与运用:一是应识记课本篇目中常见的字,做到会读、会写、会注音;二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同音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三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形似字,做到会注音、会写、正确运用;四是应掌握多音多义字,做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正确注音及运用,五是注意纠正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读音。
2、标点符号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能纠正使用标点符号不恰当的错误,能正确理解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了解标点符号知识及用法:一是了解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的用法;二是了解5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的用法,以及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的用法;三是能纠正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和具体说明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3、汉字
4、词语
掌握初三语文课本中的注释、课后练习中出现的词语,以及课文中的常用词语。能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辨析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能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
掌握、揣摩一些基本的方法:一是掌握常用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课文下注释和课后练习中提出的常用词语;二是能理解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包括词义、引申义、比喻义,能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表达作用;三是能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辨析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四是会辨析一些同义词、反义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把每篇课文下的注释中的词语要多看一看,有重点地记一记,写一写,做一些积累,学会在一定的语境中揣摩、理解词语的意义。
5、语法
了解词的分类,能在语境中辨析词类。了解短语的分类,能辨析短语的类型。能分析单句的成分,了解复句的主要类型,会分析二重复句。能够辨识、修改病句。
语法知识及运用:一是了解掌握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二是了解短语的结构类型(并列、偏正、动宾、主谓、介宾等),熟悉几种成分的使用;三是分析理解句子成分,并具有熟练的造句能力;四是复习巩固复句的主要类型,了解常用的关联词语,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结构;五是能修改常见的语病。学习语法是为了帮助我们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把话说正确,把语句写通顺。语法是研究用词造句的规律,我们学习语法要有重点地进行归类梳理,通过辨析比较,不断加深理解,以求达到熟练掌握。
6、修辞
能辨析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知识,能在具体语段中指出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能体会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作用,并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选择句式。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辨识运用:一是能辨析八种修辞方法;二是学会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变换句式;三是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学习语法是为了把话说得简明、通顺、正确;学习修辞方法则是为了把话说得好。
篇4: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例句】《松花江上》这支歌,虽然倾诉了人民家园沦丧、流离失所之苦,但却~,激起了无数抗日志士的反抗怒火。
2.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褒义
【例句】在这次世界杯足球赛上,哀兵必胜的战例很多,弱队纷纷爆出冷门,战胜强队。
3.安土重[zhng]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与安土重迁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恋恋不舍、故土难离等。
【例句】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哪一个不怕的?
4.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例句】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5.百年树人: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例句】古人都知道百年树人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6.暴殄天物[botiǎntiānw]: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例句:一桌的饭菜还没吃就倒掉了,真是暴殄天物啊!
7.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例句】他居然在钢琴大师面前炫耀琴技,真是班门弄斧。
8.贻[y]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例句】我的意见很不成熟,不敢说出来,怕的是贻笑大方。
9.变本加厉:本:原来。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多含贬义。
【例句】他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他,他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地旷课。
10.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故事】王恭从会嵇[kuijī]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自然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很吃惊,就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事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11.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
【例句】这次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圣节活动!
12.别具一格:别:其它。具:另有。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风味)。
【例句】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别有韵味。
13.不胫[jng]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播迅速。
【例句】尽管我们做尽了保密工作,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14.不翼而飞: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常用于比喻物品忽然丢失。
【例句】摆在饭桌上的钱,突然不翼而飞。
15.博闻强识[zh]: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例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16.妇孺[r]皆知: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在古代,妇女的地位是卑微的,所有跟妇女相关的成语,意义都不是很积极、正面,即使是妇孺皆知,其背后的含义也是:就连当时封建社会身份卑微的妇女儿童都知道某些事或某些人,自然就人人都知道了。所幸在今天,我们绝大多数妇女的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之后的很多年,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让男女实现更大程度的平等。我们当中的女孩子,除了学习,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特长,成为自尊、自爱、自强的出色的人。加油!
17.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例句】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
18.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例句】当时我不以为意,但是后来我发现脚踝和手臂多处被叮咬。
19.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例句】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20.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例句】这些人拗[ni]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21.不言而喻:喻:明白,知道。不用说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例句】他们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那种喜悦不言而喻。
22.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不宜用于家庭之外。
【例句】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呢。
23.耳濡[r]目染: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例句】婷婷的父母是艺术家,婷婷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
24.潜[qin]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例句】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25.各得其所:所:处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例句】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毛泽东选集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26.各行其是:行:做;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例句】这个组织群龙无首,人人各行其是,根本无法团结。
27.功亏一篑[ku]: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例句】这件工作眼看就要完成了,咱们得加把劲,不能让它功亏一篑。
28.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例句】这个大胃王目前的最高记录是一次可以吃下十五碗拉面,这够骇人听闻了吧!
29.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说的是不存在的事。
【例句】高速公路上的两车只是轻微的擦挂,却被他说成了耸人听闻的大车祸。
30.弄巧成拙[zhuō]: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指心思);拙:笨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典故】
孙知微是北宋时期一个有名的画家。有一次,成都寿宁寺请他为寺院画一幅《九曜[yo]图》。他画好草图以后,因为有事外出,就把弟子们找来,说:这幅画的轮廓我已经画好了,剩下着色的工作,你们几人接着做吧,一定要认真做好。
老师走了以后,弟子们准备上色,可是,忽然发现图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一个学生说:老师平时画瓶,总要在瓶上画一束鲜艳的插花,这一次可能匆忙当中忘了画上,我们给画上吧。大家都赞同他的意见,于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画上一枝粉红色的莲花。
第二天,孙知微归来。当他看到水星菩萨的侍从捧的瓶子中居然冒出一朵莲花时,气愤得吼叫起来:《道经》中说,这水星菩萨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来镇妖伏水的宝贝。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花草,如果添上花,它就不是神物而是一只普通的花瓶了。你们这是弄巧成拙啊!
弟子们一个个吓得低下头去。
31.扣人心弦[xin]:扣:敲击。指因感动而引起共同反应的心。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例句】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32.脍[kui]炙[zh]人口:脍:切得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人人赞美和传诵。
【例句】《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33.力挽[wǎn]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例句】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34.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例句】老舍《四世同堂》:粉妆楼(小说人名)有许多朋友,一天到晚门庭若市
35.首当其冲[chōng]: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例句】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所以还是早早避开的好。(巴金《家》二十二)
36.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例句】这件珍贵的艺术品真可谓是巧夺天工之作。
37.鬼斧神工: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指自然造就的)。
【例句】我确信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一个巨大的人工雕像。
38.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例句】夏天的夜晚,人们在树底下一边乘凉,一边谈笑风生。
39.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例句】
①乡间那辽阔无际,一片鲜黄亮绿的油菜花田,让人叹为观止。
②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40.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例句】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41.相得益彰[zhāng]: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例句】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42.星罗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例句】这一带山区小水库星罗棋布,改变了过去农业用水的被动局面。
43.鳞[ln]次栉比:栉:梳篦[b]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例句】大街上的商店鳞次栉比,非常热闹。
44.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例句】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秦牧《虾趣》)
45.言简意赅[gāi]:赅:完备、完整。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但意思完整。
【例句】我们做报告时切勿长篇大论,应言简意赅。
46.异曲[qǔ]同工:工:细致,巧妙。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例句】这两篇文章,尽管风格截然不同,但在表达技巧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47.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例句】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殊途同归,答案只能有一个。
辨析异曲同工和殊途同归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殊途同归偏重于方法、道路不同,而结果、目的相同;异曲同工则偏重于方法、做法不同而取得同样好的效果。
48.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宜的措施。
【例句】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
49.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例句】他的慷慨陈词,抑扬顿挫,得到了与[y]会群众的赞赏。
50.追本溯[s]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例句】对仗不是文人创造,而是从民歌中得来的。
篇5: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初中是语文打基础的阶段。而语文知识较多又比较零散,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记忆技巧来加快、加深语文知识的记忆。来看看初中语文知识记忆六大法宝。
一、联奏记忆法
这是按所要记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某些特点进行分类和联结记忆的一种方法。用“联奏记忆法”来记忆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史知识,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看这样的“串台词”:有一天,莫泊桑拾到一串《项链》,巴尔扎克认为是《守财奴》的,都德说是自己在突出《柏林之围》时丢失的,果戈里说是《泼留希金》的,契诃夫则认定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最后,大家去请高尔基裁决,高尔基判定说,你们说的这些失主都是男的,而男人是不用这东西的,所以,真正的失主是《母亲》。这样一编排,就把高中课本中的大部分外国小说名及其作者联结在一起了,复习时就如同欣赏一组轻快流畅的世界名曲联奏一样,于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就牢记了下来。
二、以少记多法
有时遇到两组容易混淆的知识材料,当记住一组便能推知另外一组的时候,可以采取“记住少数,推知多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以少记多法”。例如," 廴”与“辶”偏旁容易混淆。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辶”旁汉字约有120个;“廴”旁汉字只有“廷、建、延”3个,宝盖头(宀)汉字有80多个,秃盖头(冖)的常用汉字只有9个。到底该记哪一组来推知另一组,同学们一看便知。
三、画面记忆法
背诵古诗时,我们可以先认真揣摩诗歌的意境,将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鲜明的画面,就能将作品的内容深刻地贮存在脑中。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根据诗意幻想出如下画面:山上云雾缭绕,太阳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好似冒着紫色的云烟,远处的瀑布从上飞流而下,水花四溅,犹如天上的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记住了这个壮观的画面,再细细体会,也就相当深刻地记住了这首诗。
四、口诀助记法
诗歌比散文容易背诵,口诀比一般条文容易记住。“口诀助记法”就是把学习的内容编成口诀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应注意如下三点:①编口诀的内容,一般应是重要的、有规律性的或能明确理成条文型的;②在编拟时,应先认真领会全部待编的内容,尽量把它们的要点概括出来,使之条理化,为编口诀打下基础;③把概括出来的条文,依次排列在一起,编成口诀。口诀的语句,要力求简洁、通俗、形象,并注意音韵、节奏,尽量做到易诵、易记、琅琅上口。
五、抓头助记法
“抓头助记法”是指在全面学习或复习一篇课文时,有意识地对要记内容的头一句、或头一句中的头一个字,以及与上文有转折或跳跃性联系的连接句的头一个字作强化记忆。在需要时,可利用这些句子或字来帮助记起有关的内容。而对那些句子不多的短文短诗,更可以把每一句的头一个字依次集中起来,加以背出。这样,到需用时便可信手拈来且很少差失。如白居易《暮江吟》一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在背出后,再把每句的头一个字依次集中起来,即“一半可露”。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因某句卡壳而影响全诗背诵。
六、兴味助记法
所谓“兴味助记法”,就是在学习或复习时,尽量利用或创造一些有趣的办法,把原来不大有趣味、甚至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改造成趣味盎然的材料来帮助记忆。比如可用下列方法:
1、编绕口令助记法。汉字结构部件中“臣”与“”,经常会纠缠不清。其实“”这个部件在常用汉字中出现,只有“颐”、“姬”、“熙”3个。有人便把它们组编成两句绕口令:“颐和园演蔡文姬,熙熙攘攘真拥挤。”只要背出这个绕口令,不仅这三个字中的“”不会错写为“臣”;而且其余带“臣”的汉字,也不会误写为“”了。
2、编顺口溜助记法。如历代的文学体裁及成就若归纳成如下几句,就有助于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清晰易记的纵向思路。西周春秋传《诗经》,战国散文两不同;楚辞汉赋先后现,《史记》《乐府》汉高峰;魏晋咏史盛五言,南北民歌有“双星”;唐诗宋词元杂剧,小说成就数明清。
注:“双星”指以《吴歌》、《西曲》为代表的南朝民歌和以《敕勒歌》、《木兰辞》为代表的北朝民歌。
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记忆六大法宝。总之,学习语文不能光靠死记硬背,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加深我们的记忆!
篇6: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一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三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五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篇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诱惑 喧腾 一瞬shn间 训诫 耸立 啜chu泣 嶙ln峋
小心翼翼 迂yū回 凝nng望 头晕yūn目眩xun 收敛liǎn 迸bng溅
伫zh立 伶仃lng dīng 忍俊不禁jīn 倔强 ju jing 玷din污
诅咒 zǔ zhu 碌碌终生 可望不可即j 贪婪ln 堕du落 点缀zhu
雏ch形 玲珑剔tī透 嬉xī戏 风韵yn 厄运 心旷kung神怡
险象迭di生 泯mǐn灭 鞭策 报酬 奢shē望 蹂躏 ru ln 猝c然长逝
获益匪fěi浅 酝酿 yn ning 嘹亮 黄晕yn 嫩nn叶 抖擞sǒu
贮蓄 zhx 澄chng清 匍匐p f 闲情逸y致 主宰zǎi 磅礴 png b
栖qī息 寥lio阔 枯涸h 清洌li 梦寐mi 骸hi骨 葱茏 预兆zho
轻盈yng 匀称 yn chn 崩bēng塌弥m漫 狩shu猎 喧嚣 xuān xiāo
静谧m 篡cun夺 劫掠 ji l 憔悴 qio cu 诀ju别 荡漾 yng 嫌恶xin w
惊惶hung 虐n杀 恍huǎng然大悟 苦心孤诣y 霎sh时 滑稽jī 水波粼ln粼
并蒂d 荫yn蔽 炫xun耀 称chn职 头衔xin 骇hi人听闻 随声附和h
缥缈 澄澈ch 潺chn潺 孪lun生 踉ling跄qing
人声鼎dǐng沸 鉴jin赏 讪shn笑 脑髓suǐ 嫉妒j d 澎湃pi 狂澜ln
懊悔 祈祷 q dǎo 斑斓ln 亘gn古 默契q 污秽hu 筹chu划 仰慕m彷
徨 png hung 可歌可泣q 锋芒毕露l 家喻y户晓 妇孺r皆知 鞠jū躬尽瘁cu
纠jiū纷 赫h然 锲qi而不舍 潜qin心贯注 迥jiǒng乎不同 一反既j往
慷kāng慨kǎi 淋漓 气冲斗dǒu牛 深邃su 踌躇 chu ch 含蓄x 义愤填膺yīng
踱du 凫f水 晦hu暗 羁绊jī bn 蓦m然 冗rǒng杂 叹为观止 戛ji然而止
惬qi意 参差cēn cī不齐 静穆m 嗔chēn视 叱咤ch zh风云 浑身解xi数
尽态极妍yn 凛冽 lǐn li 吞噬sh 销蚀sh 羸li弱 步履lǚ 告罄qng
坚持不懈xi精疲力竭ji 闷mn闷不乐 毛骨悚sǒng然 怏yng怏不乐
姗shān姗来迟 忧心忡chōng忡 疲惫不堪kān 鲁莽mǎng 语无伦次
辐f射 躯壳qio 脐q带 真谛d芸yn芸众生 砭biān骨 养精蓄x锐
齐心协xi力 阴霾mi 迫不及待 孜zī孜不倦 怂恿sǒng yǒng 怅chng然
蜷qun伏 惩戒chng ji 逞chěng能 恍惚huǎng hū 甜腻n 娴熟xin sh
进退维wi谷 略胜一筹chu 眼花缭lio乱 秩zh序井然 苍穹 qing 悲怆chung
抽搐ch 不羁jī 剽悍piāo hn 驯xn良 窥伺kuī s 疮痍chuāng y 枉wǎng然
阔绰chu 观瞻zhān 庇荫b yn 遒qi劲 犷guǎng野 畸jī形 慷慨以赴f
相得益彰zhāng 妒忌d j
阻遏 锐不可当dāng 寒噤jn 转弯抹m角 张皇hung失措cu 赃zāng物
制裁ci 肃穆m 荒谬mi 霹雳 pī l 奔丧sāng 狼藉j 颓tu唐 琐屑suǒ xi
蹒跚 pn shān 尴尬gān g 烦躁zo 大庭tng广众 荒僻p 取缔d噩耗
呵斥hē ch 伎俩jliǎng 颠沛pi文绉zhōu绉 跋涉 b sh 穷愁潦lio倒
推崇 惟妙惟肖xio 巧妙绝伦 驻zh足 丘壑h 镂lu空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zhng 中轴zhu线 纳n凉 帷wi幕 造型xng 萌mng发 翩piān然
孕yn育 销声匿n迹 风雪载zi途 草长莺yīng飞 繁衍yǎn 褶zhě皱 劫难ji nn
追溯s 天衣无缝fng 归咎ji 在劫难逃 物竞jng天择 无动于衷zhōng
吟咏 绮qǐ丽 殷yān红 日薄b西山 气息奄yǎn奄
绯fēi红 不逊xn 诘ji责 油光可鉴jin 抑y扬顿挫cu 匿n名 深恶w痛疾
责罚f 凄惨 翻来覆f去 滞zh留 禁锢jn g 犀xī利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gu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jīn危坐 颔hn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zh疑
黯n然失色 广袤mo无垠 企qǐ盼 迁徙xǐ 觅m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c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冥mng思遐xi想 期期艾i艾 污秽hu 虐n待 雷霆tng
鞭挞t 罪孽ni 苍茫 胆怯qi 翡fěi翠 蜿蜒 咫zhǐ尺长吁xū短叹 千山万壑h
盛气凌lng人 呐n喊 不自量力 沧cāng海桑田相形见绌ch 佳肴yo 萧瑟s
和煦x 干涸h 媲p美 次栉zh比挑衅xn 缄jiān默 窥kuī探 顾忌j 凋diāo零
哂shěn笑 牟mu取 莫衷zhōng一是 颤chn颤巍wēi巍 慷慨大方 任rn劳任怨
众目睽ku睽 譬p喻 淳chn朴 引经据j典 门楣mi 籍贯j gun
囊nng萤yng映雪 押韵yn 顾名思义 逢场作戏 八面玲珑 左右逢源
孤陋寡guǎ闻 人情练达
篇8: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1.棹数小舟,曳铁钯(通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2.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4.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
5.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聪明)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通座,座位)
7.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8.荡胸生曾云(通层,重叠)
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10.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11.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13.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显现)
14.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15.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6.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17.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
18.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19.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20.玉盘珍羞直万钱(通值,价值)
21.玉盘珍羞直万钱(通馐,美味的食物)
22.困于心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2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24.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25.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
2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
2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28.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29.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遍,遍及,普遍)
30.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31.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3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措,放置)
33.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3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35.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36.子墨子九距之(通拒,抵御)
37.故不错意也(通措,置)
38.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39.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0.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
篇9: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1.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仁道)
③策之不以其道(正确方法)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⑤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道理)
2.居:①不可久居(停留)
②面山而居(居住)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④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在,坐)
3.毕:①吾与汝毕力平险(竭尽)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部,完全)
4.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灭亡,死亡)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④亡羊补牢(失去,丢失)
5.绝:①以为妙绝(极点)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③佛印绝类弥勒(非常,极)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
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
6.故: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
②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因此)
7.意: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想要)
②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8.诚:①帝感其诚(诚心)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确,确实)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
9.易: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交换)
10.顾:①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11.举:①举大计亦死(发动)
②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
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起,抬起)
12.分:①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
②必以分人(分配,分给)
③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13.去:①一狼径去(走开,离去)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
14.业: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事业,功业)
②武陵人捕鱼为业(职业)
15.达: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到,达到)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得志,显达)
16.当:①当奖率三军(应当)
②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介词,在)
17.伐:①十年春,齐师伐我(讨伐,攻打)
18.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到达)
②初极狭,才通人(非常,很)
③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极端)
19.益: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20.会: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合,聚会)
②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
21.兵: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武器)
②可汗大点兵(军队)
③上使外将兵(兵士)
22.度:①道不通,度(du)已失期(揣度,推测,估计)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过)
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量词,表示次数)
23.方:①方七百里,高万仞(方圆)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刚,将要)
24.固: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25.尽: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完,消失)
②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毫无保留)
26.称: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称赞,赞赏)
②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27.光: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②仿佛若有光(光线,光亮)
28.出: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外)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出去)
③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露出)
29.策:①执策而临之(马鞭)
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③策勋十二转(记录)
30.归:①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回去)
31.从:①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学习)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跟随,跟从)
③从民欲也(依从)
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顺着,随着)
32.还:①还于旧都(返回,迁回)
②计日以还(归还,交还)
33.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
34.环:①四面竹树环合(围绕)
②环滁皆山也(环绕)
③如鸣珮环(玉环)
35.食:①食不饱,力不足(吃)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食物)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喂养)
36.舍:①便舍船,从口入(舍弃,表示离开)
②土地平旷,屋舍(sh)俨然(房舍,房屋)
37.胜:①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美好的,壮丽的)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能够承受)
38.师: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
②齐师伐我(军队)
39.使:①送元二使安西(出使)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叫,让)
40.通:①初极狭,才通人(使通过)
②政通人和(顺利,顺畅)
③中通外直(贯通,通透)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
41.间: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
④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⑤遂与外人间(jin)隔(隔绝,隔开)
42.具:①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
43.良: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真,实在)
②此皆良实(善良)
44.谓:①太守谓谁(是)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叫做,称为)
45.寻: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找)
②未果,寻病终(不久,随即)
46.志:①必先苦其心志(志向,意志)
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③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标记,记号)
47.安:①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②衣食所安(养)
48.作: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③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劳作)
④一鼓作气,再而衰(振作)
49.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②野芳发而幽香(开放)
③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
④黄发(f)垂髫,并怡然自乐(头发)
50.信: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实情)
51.忍:①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心)
②动心忍性(使坚强)
52.名: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闻名,著名)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取名)
53.朝:①朝服衣冠,窥镜自视(早晨)
②皆朝于齐(朝见,朝拜)
54.旦:①每至晴初霜旦(早晨)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第二天)
55.秋: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季)
56.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长处)
②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57.将:①将欲行(副词,将要)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带兵的人)
③上使外将兵(带兵)
58.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
③召令徒属(部下)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59.许:①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②杂然相许(赞同)
③高可二黍许(上下)
60.数:①珠可历历数也(计算)
②扶苏以数谏故(多次,屡次)
③夹岸数百步(几)
篇10: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梗概/哽咽 猝然/鞠躬尽瘁 朝令夕改/改朝换代
B.驰骋/招聘 馈赠/溃不成军 提纲挈领/锲而不舍
C.和谐/和面 华诞/垂涎三尺 落井下石/丢三落四
D.亵渎/案牍 谛听/瓜熟蒂落 骇人听闻/言简意赅
【答案】C
【解析】A项,梗概(gěng)/哽咽(gěng);猝然(cù)/鞠躬尽瘁(cuì);朝令夕改(zhāo)/改朝换代(cháo)。B项,驰骋(chěng)/招聘(pìn);馈赠(kuì)/溃不成军(kuì);提纲挈领(qiè)/锲而不舍(qiè)。C项,和谐(hé)/和面(huó);华诞(dàn)/垂涎三尺(xián);落井下石(luò)/丢三落四(là)。D项,亵渎(dú)/案牍(dú);谛听(dì)/瓜熟蒂落(dì);骇人听闻(hài)/言简意赅(gāi)。故选C。
篇1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中考四川南充卷】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对(jiào) 狂澜(lán) 记载(zǎi) 锋芒毕露(lòu)
B.着落(zhuó) 莅临(lì) 蓦然(mò) 惟妙惟肖(xiào)
C.星宿(xiǔ) 要塞(sài) 周济(jǐ) 气冲斗牛(dǒu)
D.称职(chèng) 追溯(sù) 辟邪(bì) 悲天悯人(mǐn)
【解析】B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A项,"露"读lù。C项,"宿"读xiù;"济"读jì。D项,"称"读chèn。
篇12: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中考天津卷】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摇曳(yè) 亘古(héng) 惟妙惟肖(xiào)
B.诘责(jié) 伫立(zhù) 哄堂大笑(hōng)
C.蜷伏(juǎn) 滞留(zhì) 一气呵成(hē)
D.蓦然(mò) 亢奋(kàng) 忍俊不禁(jìn)
【解析】A项,亘古(héng)-(gèn);B项,正确;C项,蜷伏(juǎn)-(quán);D项,忍俊不禁(jìn)-(jīn)。故答案为B。
篇1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校对(xiào) 憎恶(zēng) 亘古(gèng) 气冲斗牛(dǒu)
B.解剖(pāo) 迸溅(bìng) 黝黑(yǒu) 五行缺土(xíng)
C.朔方(sù) 瞥见(piē) 羸弱(yíng) 脍炙人口(kuài)
D.忏悔(chàn) 概率(lǜ) 洗濯(zhuó) 不期而至(qī)
【答案】D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校对(jiào),亘古(gèn)。B解剖(pōu),迸溅(bèng)。C朔方(shuò),羸弱(léi)。
篇14: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怅惘(wǎng) 皎洁(jiǎo) 雾霭(ǎi) 戛然而止(jiá)
B.龟裂(guī) 磅礴(báng) 拙劣(zhuō) 销声匿迹(nì)
C.抉择(jué) 诬蔑(wū) 伛偻(yǔ) 怒不可遏(è)
D.两栖(qī) 追溯(sù) 骷髅(kū) 纷至沓来(t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B项,"龟裂"的"龟"应读作"jūn","磅礴"的"磅"应读作"páng"。
篇15: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精讲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热忱(chéng) 歇斯底里(xiē)
B.契约(qiè) 农谚(yàn) 颠沛流离(pèi)
C.轻觑(què) 蒙昧(mèi) 大庭广众(tíng)
D.诡谲(jué) 俯瞰(kàn) 蹑手蹑脚(niè)
【答案】D
【解析】A项,热忱(chéng)-(chén)。B项,契约(qiè)-(qì)。C项,轻觑(què)-(qù)。D项,正确。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