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篇1: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精选:

  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1/R=1/R1+1/R2+……

  欧姆定律I=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J)W=UIt=Pt

  U:电压I:电流

  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

  U:电压I:电流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ν:频率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d.水的比热容:4.2×103J/(kgo℃)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篇2: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t

2、放热:Q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G/nF(竖直方向)

(2)、=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f/nF(水平方向)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G/nF(竖直方向)

(2)、=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f/nF(水平方向)

2、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W=UIt=PtU:电压I:电流

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C=C: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千克kgm=p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9.8N/kg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16、单位换算:

(1)、1m/s=3(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m/V

p=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G/nF(竖直方向)

直方向不计摩擦)

(3)、=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t

2、放热:Q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2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1.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

速度=S/t1m/s=3.6Km/h

声速=340m/s

光速C=3108m/s

密度=m/V1g/cm3=103Kg/m3

F=F1+F2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p=F/S

p=ghp=F/S适用于固、液、气

p=g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g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76cmHg柱=1.01105Pa=10.3m水柱

浮力①F浮=GF

②漂浮、悬浮:F浮=G

③F浮=G排=液g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液>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G(液=物)悬浮

③F浮<G(液<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F=G/n

n

SF=nSG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W=FS=Pt1J=1N?m=1W?s

功率P=W/t=F1KW=103W,1MW=103KW

有用功W有用=Gh(竖直提升)=FS(水平移动)=W总W额=W总

额外功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fL(斜面)

总功W总=W有用+W额=FS=W有用/

机械效率=W有用/W总)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篇3: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常用的物理公式:

  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电压恒等于电源电压(现实生活中由于其他原因稍有偏差属正常现象)

  并联电路电阻R(Ω)1/R=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I=U/R

  I:电流

  U:电压

  R:电阻

  电流定义式I=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J)W=UIt=Pt=I^2Rt=U^2/Rt

  U:电压I:电流R:电阻(“^2”意为平方,下同)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

  U:电压I:电流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C=λf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

  f:频率

 

篇4: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定律:

  质量m千克kgm=p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热量Q焦耳(焦)JQ=cm(t-t°)

  比热c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篇5: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大全集锦:

  速度V(m/S)v=S/t

  S:路程t:时间

  重力G(N)G=mg

  m:质量

  g:常数,通常取9.8N/kg(标准值)或者10N/kg(近似值)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液G液:物体在液体的重力(弹簧秤在水中的拉力)

  浮力F浮(N)F浮=G物(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F1:动力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同下一)

  G物:物体的重力(同下一)

  S=h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上升的高度(同下一)

  注:“同下一”意为下一符号与此意义相同

  动滑轮F=(G物+G轮)/2(绳子段数为2)

 

  S=2h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G物+G轮)/2(分滑轮为一动一静)

  S=n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W=FS

  F:力(特指此计算中对物体做功的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W有=G物h

  总功(W总)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功率P(W)P=W/t

  W:功(特指所求功率所对应的功)

  t:做功时间

  压强p(Pa)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指物体之间真正接触的面积)

  液体压强p(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所求物体与容器所装液体最高液面的距离)

  热量Q(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

  m:质量

  q:热值

 

篇6: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2、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W=UIt=PtU:电压I:电流

  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C=λνC: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千克kgm=p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9.8N/kg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16、单位换算:

  (1)、1m/s=3(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2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

  速度υ=S/t1m/s=3.6Km/h

  声速υ=340m/s

  光速C=3×108m/s

  密度ρ=m/V1g/cm3=103Kg/m3

  F=F1+F2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p=F/S

  p=ρghp=F/S适用于固、液、气

  p=ρg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ρg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76cmHg柱=1.01×105Pa=10.3m水柱

  浮力①F浮=G–F

  ②漂浮、悬浮:F浮=G

  ③F浮=G排=ρ液g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G(ρ液<ρ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F=G/n

  n

  SF=nSG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W=FS=Pt1J=1N?m=1W?s

  功率P=W/t=Fυ1KW=103W,1MW=103KW

  有用功W有用=Gh(竖直提升)=FS(水平移动)=W总–W额=ηW总

  额外功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fL(斜面)

  总功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篇7: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速度V(m/S)v=S/t;S:路程,t:时间

  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G物+G轮)/2,S=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G物+G轮)/n,S=nh,n:承担物重的段数

  机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G物*h,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功W=FS=Pt1J=1N?m=1W?s

  功率P=W/t=F*v(匀速直线)1KW=10^3W,1MW=10^3KW

  有用功W有用=Gh=W总–W额=ηW总

  额外功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fL(斜面)

  总功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η=G/(nF)=G物/(G物+G动)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功率P(w)P=W/t;W:功;t:时间

  压强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电压U(V)U=U1=U2=……

  电阻1/R(Ω)=1/R1+1/R2

  欧姆定律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Q/t: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J)W=UIt=Pt;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R:电阻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知识点概要总结,主要学习知识点掌握

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理量、单位、公式以及基本概念如测量、机械运动、力等。文章详细总结了各个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单位以及相关的公式。此外,还介绍了重力、重心、二力平衡条件等重要概念。

2025-04-01

大家都在看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最新文章

倾听心声: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

提升亲子沟通的艺术,提出了三个关键方法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首先,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探索和尝试的空间;其次,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给予孩子认可和接纳;最后,父母应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孩子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倾

2025-05-01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