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篇1: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篇2: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8、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9、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30、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2、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4、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3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6、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7、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篇3: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五、目的、目标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八、特点、特征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6、我国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见《能训》P84第3题。

篇4: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九、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见课本P76最后一段大号字。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

  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篇5: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十二、主体、主题、核心、中心

  1、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2、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新)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6、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9、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11、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发展问题。

  12、我国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是:经济建设。

  十三、关系、关键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两者具有一致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2、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4、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关键(措施)是: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持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7、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的关键是: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十四、因素、趋势

  1、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因素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贸易摩擦、领土争端、资源争夺、宗教矛盾等。

  

    十五、要求、前提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或说有法可依)。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6、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提(或说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7、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篇6:中考政治核心考点精炼总结

  十六、包含、包括、范围

  1、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结社、集合、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③监督权

  3、人民享有的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4、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如受教育权、出版权、知识产权等。

  5、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发明权、发现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7、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9、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

  十七、本质、性质、实质

  1、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2、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

  3、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7、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8、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或说本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十八、依据、根据

  1、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基本国情。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定依据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十九、写宣传标语、口号、主题

  1、12月4日是法制宣传日,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见《能训》P25第34题、或P53第30题)

  2、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宣传人才强国战略?(见《能训》P35第30题)

  3、环保类标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4、诚信类标语:人人讲究诚信,共建和谐社会;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基。

  二十、活动形式/方式

  1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

  2故事会、文艺慰问演出、纪念日活动、宣誓仪式

  3黑板报、手抄报、看相关视频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中考复习要注意做到三不要

中考复习时需要注意的三个要点。首先,不要脱离基础知识,要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其次,不搞题海战术,要学会平衡做题与理解思路的关系,学会运用知识点举一反三。最后,不要知识留白,要重视查漏补缺,消灭每一个知识漏点。在冲刺阶段,合理的复习方法至关重

2025-04-03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