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篇1: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

  ⒁ 检验Cl-:AgNO3、HNO3溶液 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

  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 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

  制取Ca(OH)2用:CaO+H2O—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篇2: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生活实际型.

  分析:首先了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对ABCD四个选项做出正确判断即可.

  解答:解:A、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是物质的状态,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但灭火是利用了它不支持燃烧的特点,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故不可选;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时要吸受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可选;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二氧化碳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和物理性的区别.

  2.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金属可以与氧气、酸能发生反应,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

  解答:解:A、铝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能阻止内部的铝与氧气接触,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不需使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故A错误;

  B、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从而使药效降低,故B错误;

  C、除去水垢后的铝壶是铝与盐酸接触,能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铁制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可以采用覆盖保护层的方法防锈,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

篇3: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碳酸钙主要以石灰石和大理石存在,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大理石和石灰石做建筑材料,工业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制水泥。

  碳酸钙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跟盐酸、硝酸反应(碳酸钙不溶于水,可溶于酸)制二氧化碳可用硝酸代替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CaCO3+2HNO3=Ca(NO3)2+H2O+CO2↑②高温分解:CaCO3CaO+CO2↑CaO+H2O=Ca(OH)2(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十一)有机物

  甲烷CH4(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燃性CH4+2O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蓝色,放出大量热。

  乙醇(俗名:酒精,C2H5OH)无色液体,易挥发,与水可劝斥比互溶酒精燃烧C2H5OH+3O22CO2+3H2O甲醇(CH3OH)有毒,不可以饮用,饮用后使人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

  煤(主要含碳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三种最重要的矿物燃料,都是混合物。

篇4: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生成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

  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惹缶痊鸣气)2H2+O2===2H2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

  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⑻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篇5: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管壁有水珠产生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重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现象?(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可以燃料,化工原料.

  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篇6: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 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别:

  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新物质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丝因通电发热变红而发光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合)

  通式:A+B=AB

  例:C+O2 CO2 ;CaO+H2OCa(OH)2

  (2)分解反应(分)

  通式:AB=A+B

  例: Cu2(OH)2CO32CuO+CO2↑+H2O    Cu(OH)2CuO+H2O

  (3)置换反应:(换)

  通式:AB+C=CB+A

  例: Zn+H2SO4ZnSO4+H2↑

  注意:CO+CuO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反应的反应物由两种化合物组成。

  (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

  通式:AB+CD=AD+CB

  例: 2NaOH+CuSO4Cu(OH)2↓+Na2SO4

  注意: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CO3

篇7: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单质:

  ①N2:空气中含量最多、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

  ②O2: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食物腐败、金属生锈

  ③H2: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④碳:金刚石:划玻璃;石墨:电极、润滑剂;活性炭(吸附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

  ⑤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 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

  ⑥S:制火药、火柴、鞭炮

  ⑦Mg:作照明弹

 

篇8: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氧化物:

  ①H2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遇到硫酸铜变蓝

  ②CO:煤气的主要成份、作燃料、冶炼金属、有毒

  ③CO2: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汽水 、温室化肥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舞台烟幕

  ④SO2:引起酸雨,硫磺燃烧或放鞭炮、点燃火柴时产生的气体

  ⑤NO2: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⑥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能吸水,可作干燥剂

  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篇9: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

  酸:

  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

  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

  ③硫酸:金属除锈、蓄电池中的填充液

  碱:

  ①氨水(NH3·H2O):作氮肥

  ②NaOH:吸水,固体可作干燥剂、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于制肥皂、石油炼制、造纸

  ③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鸡蛋保鲜,澄清溶液用于检验 CO2

  ④Mg(OH)2、Al(OH)3:中和胃酸过多

  盐:

  ①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 、生理盐水(0.9%)、维持人体酸碱性平衡、融雪剂

  ②CaCO3: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石灰、补钙剂、实验室制 CO2、除 CaCl2 中的盐酸

  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用于造纸和纺织业、泡沫灭火器的填充物NaHCO3: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的填充物、

  皮肤上沾了浓硫酸,用大量水冲洗后涂 3%~5% NaHCO3 的溶液

  ③CuSO4:用于湿法炼铜、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检验水,溶于水显蓝色明矾:净水剂,吸附水中不溶于水的悬浮物

  ④氮肥:NH4Cl、NH4NO3、NH4HCO3、(NH4)2SO4 ,使叶.浓绿

  钾肥:KCl、K2SO4、K2CO3(草木灰),      使茎.粗壮磷肥: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磷矿粉,      使根.发达复合肥:KNO3、NH4H2PO4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文章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却因人而异。一些同学可能学习效率不高,而另一些同学则能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享受充分的娱乐时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文章介绍了几

2025-03-19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中考

京ICP备10209629号-24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