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考] 写给中考生及家长:中考之后,谁在伤痛?
中考,早已尘埃落定。但参与者的情绪还在继续,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迷惑,当然也不排除骂娘声----
不谈对学生与家长负责,学校应该如何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的竞争,真实宣传;也不谈如何指导到位,让家长清楚志愿的报法,及招生录取的顺序,接到数个电话,问及的都是要报一校为何却被另一校录取的问题,我肯定的指出,你的统招2报了录你的学校。
而电话另一端又都是一样的惶恐:不是录完第一志愿才录第二志愿吗?我只能苦笑。不知道自己走哪条路,谁之过?谁之痛?
跑偏了。其实今天要谈论的话题是,中考之后,失落吗?
每年此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俺孩子没考好,平时成绩很好,老师都说能上某某重点。
我经常是冷峻地回答:你孩子就该考在这。这就是你孩子的水平。
家长与学生是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的。她们希望你把她当作祥林嫂,去顺应她的话题,做出婉惜的表情。让她的面子过的去。
其实,我说的是真话。这确实是学生的真实水平。
几年来,我在每一年的新生教育讲话中都郑重明确我的观点。考试考什么?两方面。一是你学习的知识,并形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心理素质。我说你孩子二者一定有不过关的。许多家长承认孩子的心理素质不过关。有人说,考试就是在考心理素质。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指出:心理不安全,有效的学习是不可能产生的。
同样,心理素质不过关,有效的考试可能吗?
在我接触的学生中确实有诸多认为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的无目的地开始了浪费自己,放纵自己,不仅仅是混日子。记得三年前,有一名学生以前100名的成绩录取到我校。我认识他的原因是他的班主任多次向我汇报该生的恶劣。只要是学校的规定他都不愿意去遵守。
对学校的制度漠视,对教师的教育仇视。几个月就是这样你来我往,与老师“顶牛”。大家都是以后进生来对待他的。柔情感化无效,狂风暴雨无效,他被定性为“滚刀肉”,整个一个“死猪不怕开水烫”-----
报到我这里,那就要谈及纪律处分的层面了,而且班主任以结束自己班主任生涯为代价强烈拒绝该生。我清楚的记得在“心灵沟通小屋”,我没有给这个学生反驳的机会,用半个小时暴跳如雷的痛斥他高中以来的种种行径。之后我说:你的作法是有理由的,我要听你的理由。
我相信你不稽行为的背后有一颗苦闷无助的心。你可以拒绝我的帮助,但不能拒绝我的倾听。
之后是死一般的沉寂。他和我。我一直在注视他的桀骜不驯的脸。
汗水在他的脸上,也在我的心里。
接下来的,是让我一生惊愕的情节。
他痛哭------
我知道那是一个男子汉释放的泪水。
他向我全部地讲述了中考后的一切。父母的失望,老师的失望,自己的失望。父母的指责,老师的埋怨,自己的悔恨,还有别人的嘲笑------一个16岁的生命如何能承载这些,他开始了叛逆,开始了放纵,开始了敌视,开始了封锁,开始了压抑-------
我们谈了好久,我从来不在学生面前掩饰我的感情和我的泪水。我知道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我的泪水是我幸福的见证。之后他变了,开始了“新生”。今年的高考他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他实现了我对他说的话,用自己的努力三年后让嘲笑你的人仰视你。高考后,他轻松告诉我,他做到了。
在班主任会上,我以这个案例谈了自己的感受。不能只看到学生违纪的行为,更要去分析行为背后的理由。我在学校开展了“深入人心工程”,老师要走入学生心里,触摸学生的心灵,感动学生的情感。
教育是“心”的工程,但没有“爱”,是无法开启这项工程的。
这个学生成功的关键在于正视现实,找回了自己。人的一生其实就一件事,那就是知道我是谁,做好自己。
所以,正视自己,找回自己。是我每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第一课。我觉得找回自己是找准方向,快速前行的不竭动力。
今天我仍重复着这个话题------正视自己,调整自己。许多学生不是缺失在知识与能力。而是心理。今年高三备考时,我带高三文科重点班的语文,我在不动声色的调整着学生的心态,从整体到个人。每个细节都是我再三思考后的办法。看在不经意间,却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希望今年高一新生,无论你身在哪所学校,心一定要随形而动。要告诉自己适合是最美丽的。而你所在的学校是最适合你的。正视自己,分析知识与心理哪一个有了问题,用心去弥补,去调整,三年的时间,你一定会做的更好。
每时每刻找回自己。每时每刻用心去做好自己。这是一生的课题。
高一新生,祝你走出自己,走好自己,一路自己。